公交故事 | 民国驾驶证 堪称老古董

1960年有一个风靡全国的文艺节目——表演唱《歌唱光荣的八大员》,演员扮作售票员、邮递员、保育员、理发员、缝纫员、售货员、炊事员、文工团员,表演时八个人站成一排,有说有唱带情景动作,绘声绘色地表现他们平凡的劳动。开头一段歌词是这样唱的:“手风琴拉得欢,现在表演八大员,八大员可不简单,哪位同志也离不了咱。”

衣食住行关系国计民生,“为乘客服务”是武汉公交的宗旨。公交系统每一位员工,如同机器上的微小零部件,协作配合发挥作用。换个角度看,大机器亦离不开任何一个小的配件,哪怕一颗螺丝钉。

民国驾照老古董

大家都知道,开小轿车的驾照是不能开货车的;同理开货车的驾照是不能开公交车的。公交车承载的是一车乘客,责任重大,货车司机想开大客车还要培训“增驾”;有了大客驾照就可以开公共汽车,但不能开电车,因为电车司机手握方向盘,眼睛看前方的同时,还要想到天上的两条“辫子”(供电线),在转弯、分线时要过“辫子”,搞不好电车“辫子”掉了,就要下车去把“辫子”抖上去,所以必须在电车线路上培训取得电车的驾照才能上路行驶。

开车必须要有驾照,解放前开车要不要驾照呢?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当年的驾照是啥模样呢?

1948年的驾驶证

武汉公交集团公司驾校江南办公室主任王义恒保存一本1948年《中华民国职业汽车驾驶人执照》,这本执照的主人公是公汽四场(今公交集团五公司)的司机夏千里,执照上夏师傅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出生,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19岁时获得这本驾照。执照标明准驾车辆类别有四项:小客车、客车、货车、机器脚踏车,夏师傅的准驾类别是小客车。

证件品相完好,字迹清楚,印鉴清晰,照片(登记照)手指纹印齐全,封底封面完整。没有发现涂改修饰的痕迹。照片和手印是贴在第一页的下方。除了封面有“汽车驾驶人执照”7个字是竖写外,其余所有印刷文字、填写文字和证件流水号都是从左到右的横写,同我们今天的书写习惯是一样的。印鉴上的文字是竖排从右到左的篆刻,也同今天的习惯一样。这本民国驾照是权威机关所发的正规证件。抗战胜利后,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对特殊行业的管理走上正常化、正规化。执照设计得象个小档案,各种信息归纳很详细。发证机关为“交通部公路总局”,“湖北省公路局监理所”是其派出机构,印鉴:交通部公路总局监理处机之执照用章。

当年,夏师傅持这本驾照进汽车公司工作,是为了证实他会开车,驾驶公共汽车还须“增驾”——获得开客车的资格,当然,这比从头学起要简单得多。王义恒记得1985年他在公汽四场人事部门工作时,夏师傅在他手里办的提前退休的手续,那年夏师傅56岁,还不到男职工60岁退休的规定年龄。

民国驾照与现在的驾照有什么不同?这本8页内容的驾照,除驾照持有人的信息、准驾车辆和受雇记录外,有3页分别刊有注意事项、行车守则和驾驶人信条。这说明那个时期的驾照,内容比现在的要丰富许多,也更严谨,其中不但有规章制度和一些驾驶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还有对驾驶人的道德规范。比如:肇事后,应尊重个人道德,立即停车按手续处理,不得急驶逃避。

1907年汉口街头的第一台车

在我国,自1901年袁世凯为慈禧买了第一辆汽车后,1903年首先在天津设立了管交通的警察。1927年至1929年间,上海先后公布实施《上海管理汽车司机规则》、《上海市汽车主司机执照章程》等。1934年12月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发全国统一的《陆上交通管理规则》。其中,均对汽车牌照和司机驾照的管理与发放做了规定。以后,随历史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司机驾照上的内容、样式、图案等有过多种变化。

这本《中华民国职业汽车驾驶人执照》是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司机驾照,是武汉公共交通发展史上极其珍贵的实物证件。

1979年,武汉市人民汽车公司21期三场司训队合影

武汉公汽公司从1952年起开办第1期司机培训班,招收在职青年职工20人,培训一年左右,学习汽车理论、修理常识和交通规则(现为交通法规),并进行原地、着地、城市公路、夜间驾驶和穿桩5个阶段基本驾驶训练。培训结束后,由交管部门考核合格者发给驾驶执照。其中1977年毕业的第19期司机培训班最为壮观,60名教官60台教练车,602名学员分60个班,在黄陂借房子场地办的学校,当时在全国亦是学员数量最多的公汽驾驶培训学校。亦是武汉公交历史上学员最多的一期培训班。

《武汉公交故事》田联申 袁厚翔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1876年的武汉

编辑:田联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