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圣人的三个阶段

文丨罗寰宇 · 主播丨小夜

记得大学时读过一本翻译过来的《教育哲学》,上面写道: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自己。

当时的感觉是,如果说这就是教育的本质,那也未免说得太简单,回过头想想,似乎又觉得并不简单。直到多年后回想起这句话,反复咀嚼之下竟又觉得,这可太不简单了。

常听到一些大专家批评中国教育的声音,说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把人给异化了,让人迷失了什么是自己。那么,应该说“使人成为自己”是教育的目的,所以要避免教育走向自己的反面呢,还是应该说,“把丧失的自我找回来”本身就是教育最重要的功能?

目的也好,功能也罢,教育人“成为自己”在我看来,其实相当于要把人培养成圣人,因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他成为了真正的自己。

不过,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能被称为圣人的用手指头都能数出来,更何况,这几个圣人真的是通过当时的教育而培养出来的吗?“培养圣人”这种事想想都挺难的,更别提付诸实践了。

可问题是,如果“使人成为自己”不是一个教育伪命题,那么“培养圣人”从理论上来说就是合乎逻辑且大有可能的。

这就让我产生了思考“怎样培养圣人”的兴趣。虽然我并非教育专家,也没有成为圣人或培养圣人的本事,但我还是准备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分享一下我的非专业观点。

讨论“怎样培养圣人”之前,首先得大致明确一下“圣人”的标准。

儒家评判圣人的准则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提出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梁启超据此就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第一位就是毫无争议的孔子,第二位则是就是明朝大学者、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剩下那半个则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

放宽点标准,儒家推崇的三皇五帝、尧舜禹、周公,以及亚圣孟子、兵圣孙武、武圣关羽、医圣张仲景、诗圣杜甫等也可算作圣人。

但《庄子》却认为儒家推崇的圣人以有为的“仁义”之治,扰乱了人民的本性,甚至在《胠箧》中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推崇的圣人则是大隐士许由。

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回绝说: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庄子·逍遥游》有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许由把声名看作一种无用的附属品,真正做到了“无名”,于是成为了典型的道家圣人形象。

如果从境界高度上来看,《庄子》中由低到高是圣人、神人、至人,境界最高的至人可谓知“道” 之人。但在占据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主流的儒家那里,圣人才是最高境界。

在儒家话语体系中,倒油翁“惟手熟尔”的经验胜于天赋算是至人,荆轲壮士无归的勇气胜于恐惧算是至人,当今那些在某个领域有特殊贡献或者某种特长异于常人的奇人就算得上是至人;

秦始皇开创的天下一统功过难辨算是神人,武则天破开男女壁垒留下无字石碑算是神人,如果放在当今,便是各国各民族各部落的领袖。

至于圣人,按三不朽的标准,相对而言最容易的是“立功”,因为儒家是入世之学,也推崇显赫的功业,“为帝王师”可以算作一条成功标准。

放在今天,今天各行各业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都可以符合这一条;比较难的是“立德”,因为儒家推崇的是十分严苛的“大德”,不仅要是当世道德标杆,还要是后世敬仰的楷模,所谓万世师表。

放在当今社会,即使是雷锋、焦裕禄式的榜样人物,似乎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标准;至于“立言”就更难了,因为儒家要求的是开宗立派、“自成一家”的学问,不仅要教化世人,还要泽被后世。

放在思想文化高度多元化的当今世界,即使是著作等身,号称会通古今中外学问的学者大师,恐怕也很难被公认推崇到言论金字塔的塔尖。

接下来,要谈谈教育圣人的可能性。

有一个疑问值得大家思考,诸子百家过去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在康庄大道如此之多的智慧世界,像孔子、老子、墨子这样开辟天地的圣人却再难以出现了呢?

当我们孜孜不倦的顺着这些圣人开创的智慧大道,自以为尽头便是目的地而漫无目的的走下去的时候,有没有人想过,如果我们和他们的地位一致,我们也可以认可或者不认可,遵从或者不遵从他们的意志,那么顺着走下去的我还是本来的我吗?

当我们成人有了完整的世界观的时候,我们难以避免的把自己认为事物的对错,当作真理灌输给孩子或者接受你教育的人。

但是这样的教育有很大的局限,就相当于,我们修筑河道而水便只能顺着设定的河道流下去,而流向的地方便是我们认为正确或者安全的彼岸。

但如果世间的一切是整片地图,我们的人生是一个圈,那么当我们引导孩子进入我们自己的圈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的这个圈是怎么来的?圣人想出了,儒、道、阴阳,对各种事物做出归类做出评价,传授给了我们,给了我们启蒙,让我们不再单纯的为了生存而活。

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认可并重复他们的思想时,我们其实已经快要离本真的世界越来越远了。

从小就被直接灌输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程度上是给了我们很多便利,但时代不一样了,虽然压力看起来更大,但是我们不再需要为了便利而去学习去思考,伟大的国家给了我们不必为安全与生存担忧的环境,我们可以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包括教育圣人的可能性。

现代人会经常感到无聊,即便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由于没有了新鲜感就提不起兴趣,而圣人便是要重新从这个世界的本真开始建立自己的“超脱”的人。

或许这样的存在难以完全,但却会对个体的生活产生翻天复地的改变,会让这个个体对生活对世界产生新鲜感,而且对个体的发展也会充满可能。

但教育一个圣人这个事情,对很多人来说肯定是看起来就觉得不可能的,圣人那么飘渺理解起来都那么难,更别说培养了。

其实不然,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孔子、老子他们为什么会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们知识渊博吗?是因为他们为儒为道做的具体贡献吗?显然不是,因为现在随便一个文史类大学生所了解的知识数量,包括对儒家、道家理论体系与知识建构的掌握程度,都可能远远高于他们。

关键的不同,是圣人能够自己创建一个全新的认知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他们便是规则,所以才会那么的高大又无处不在。而我们是在他们的认知体系与规则范围内,进行理解、阐发与学习。

总结来说,圣人便是自己,而圣人的学说便是其内在的外显,而培养一个圣人的关键就是让他由内而外的积累,而不是由外而内的填充。虽然这很难,但至少说明培养圣人还是可能的。

既然培养圣人存在可能,那么到底怎样培养圣人呢?我大开脑洞,将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体分为“不断对错、不论成就、不思自我”这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不断对错。就是抛开对错观念,教育孩子不要以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决定孩子对事物的做法,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各种观念,万事不要绝对化。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什么不管,可以讲的是客观事实与经验,可以做的是自己的行为。

比如一个初中生想要去上网,不能做的就是反复的告诉他上网不对,那种地方不好,你的判断是自己的,不是他的。一次次这样的填充累计之后,他便会下意识以这些积累来判断之后的事情,而这样便是顺着水流,直到公认的目的地。

怎样做才能开辟新的道路呢?你可以强制不让他去做什么事,但是绝不能在他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判断时,就告诉他那样不对,你可以找例子,说事实,但是绝不要把你认为是坏的事让他也觉得坏,人生不分对错,一切的对错都是前人的经验,甚至对错这个词。

万事本来就没有绝对,但对事物的判断流于对错,那么试想错的都不被认识,千年之后世上的对错又是什么?

第二个阶段,不论成就。就是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引导孩子正确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而不是从功利世俗的标准去做事情,降低成就攀比。

每个人都不一样,生命的精彩不是做成了什么,成就了什么,对自己来说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如果死亡之后本就一无所有,那么人生本就只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的时间看起来漫长却又是那么的简短的,对孩子来说有可能很长有可能很短,如果他想做一个简单的事那么人生是很长的,但如果他想做困难的事那相对来说人生又会显得短了一些不太够用,所以如果培养过多他们对于成就的攀比心,那么客观上来说他们就会失去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如果过早地让孩子设立成就目标,等他们开始自主思考自我,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中最大的就是时间,思考是一个过程,人本来为了生存就需要思考,而社会会让人产生交流互动,而现在社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成就攀比,这是上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在国家发展时被潜移默化植入的认知,积累变成了难以改变的本能。但是现在不同,延续变得简单,创新更显重要,生命的本质是自己再是他人。

第三个阶段,不思自我。不思自我当然不是不思考,而要是引导孩子对自我的思考,这是一个过程,而最终结果便是不需要思自我。

认识自我的过程,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而对于圣人来说,这个过程是必须的,因为没有对自己的思考,便不可能出现真正意味上的全新的自我构建。

这个过程就差不多等同于格物致知一般,王阳明也是要完成这个过程进而“致良知”,最后创立全新的心学体系之后,才能像孔子、老子那样被称为圣人。格物致知的时候,还没有冲破自我思考,没有到达无需阶段。

而无需阶段具体是什么,是难以描述的,但可以从简单的地方说起。如果把思考自我的过程比作一个圆,那么不思考和思考结束其实是同一个点,而两个点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单一的一个点,另一个则是两个重合的点。

举个例子,我见过一个企业家,从一开始就提出以爱治企的理念并贯彻于企业文化各个层面,多少年过去,企业规模扩张了几百倍,但以爱治企的原则依旧由内而外不受一点影响。对他来说,最开始做这件事时便是第一个点,而经历了所有依旧如此便是第二个点。

完成了这三个阶段,是不是就可以培养出一个圣人了呢?当然绝不会这么简单。

但这个过程却是现在的教育极其缺少的。如果能尝试着这样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即便连成同一个点的那个圈可能不够大不够完整,但两个点之间的那条弧线却是独属于他自己的一点点新东西,其成长历程可能就与大多数同龄人极其不同,在他们成熟的时候自主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会超过我们这一代人。

或许他们都很难成为圣人,但至少他们会活出自己,回望人生之时心中无悔,对我们给予的教育亦无怨。

正心正举

健康与发展公益讲堂开讲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