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实践论》,我明白了为何“知道很多道理,却仍过不好一生”
前不久开导一个好友,期间或多或少地给他讲了一些道理,他听了之后若有所思,然后对我说了一句:“道理我都知道,但是……”自然,话到此处,就证明这次开导就基本上要宣告无疾而终了。他那句“道理我都懂”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为什么道理他都知道,他依旧会如此呢?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电影《后会无期》里也有这么一句台词: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台词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说它是毒鸡汤也好,经典语句也罢,但确实是说出了一个被不少人认可的观点。这句话,和我朋友那句“道理我都知道,但是……”一样,都是不少人在生命中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多,想过知行合一的原因、认识深不深刻的问题等等,我认为我所找到的这些原因都对,但是这些原因又都因为过于宽泛而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过于宏观所以依旧变成了讲道理,因而不具备操作性,并不能够改变什么,又走进了“道理我都懂,但是……”的“轮回”。直到最近重读了《实践论》,一时间恍然大悟。我觉得《实践论》中的营养,或许能够指导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并告诉我们如何走出这个“轮回”。
毛主席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文章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要经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其他内容就不一一罗列了,大家当年都学过或者接触过。接下来我们用例子来讨论一下。
举一反三的例子
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故事来源于《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孔子对他的学生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它相类似的东西上。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做题要举一反三,工作的时候老板说要学会举一反三,成家后还用举一反三这个成语教育孩子……总的来说,“做事的时候要学会举一反三”是一个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道理,是一个人尽皆知其重要性的大道理。下面就以毛主席认识论的观点为基础,用大家都知道的“举一反三”这个“大道理”为例子,讲一讲如何走出上面提出的那个“道理我都懂,但是……”的“轮回”。
首先,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但有没有理解这个道理?看到这个小标题,大家会不会有一个疑问:举一反三,就是“举一反三嘛”,这有什么可说的,谁能不理解?确实是,道理极其简单。但是,我认为事实的真相却是:越是看似简单的东西,大家越不会深入思考。比如说:举什么“一”反什么“三”?这个道理的难点是举一还是反三?是任何情况下都能用这个“举一反三”这个道理做事,还是一些时候可以,一些时候不行?……是不是一个道理背后其实有很多疑问?当然了,对于我列出的这些疑问,都能够做出自己的回答,毕竟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这又是一个经常被大家实践的道理,这里就是一个例子。我要说的是,知道一个道理之后,要弄清很多东西,才算是开始理解这个道理,只有有了理解,才能够知道下一步怎么办。所以,不妨多对知道的道理进行一番理解。
然后,理解了这个道理,那没有尝试去实践道理?我们现在初步理解了“举一反三”的道理,知道了做事的时候举一反三可以让自己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少走弯路、事半功倍。但如果到这里停止了,那么知道这个道理有什么用呢?费了那么多脑细胞,不会只是为了跟身边人吹吹牛逼、说说心得体会吧?这样的话,即使我们理解了举一反三的道理,却依然做不好工作啊。比如说,按照我们对“举一反三”的理解,我们应该在策划一件事的时候,要举一反三的提出多种方案。但是,我们就是不举一反三,或者想不起来举一反三,那岂不是很可笑?
最后,我们实践了这些道理,却没有结合实际修正道理。接着上面的说,如果我们按照“举一反三”的道理去实践一下,在做方案的时候,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按照“举一反三”的道理进行操作一番,等到方案实施的时候,我们发现当时的举一反三确实促进了工作的发展,我们认为“做事的时候要举一反三”这个道理很有用,以后要继续用。然而有一次,你跟女朋友吵架,你“举一反三”地跟她讲道理,然后医院的WIFI速度果然很快……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稍微修正一下“做事的时候要举一反三”这个道理——在跟女朋友吵架这件事上不能用。之后,就“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但是我们的认识却越来越深入了。
简单总结一下,我们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后这一生的原因是:1、我们知道虽然知道很多道理,但是没有理解道理;2、理解了这些道理,却没有尝试去实践道理;3、实践了这些道理,却没有结合实际修正道理。而去实践,我认为是最难的。我得想想,怎么让我朋友去实践一下他知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