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双 泉州上元 ! |乡音|208期
本文4442字 图片30幅 阅读8min
泉州灯节始于唐之武荣
送灯之俗:有年内出嫁的女儿,娘家在节前要买绣球灯或莲花灯一对派男童送到女婿家,祈祝早日“出丁”;对嫁后未生男孩的,娘家习惯赠予“观音送子灯”,谓之“送灯”。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上元:……上元灯……有新嫁女者,女家须买白芙蓉灯一双,送于婿家,云是宜男兆。……张炳文云:最是女家忙送客,吉祥争买白莲灯。”
出灯之俗:小孩游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即“出灯”。如烧的是红灯,预示生女孩;烧了白灯,预示生男孩。灯被抢也是“出灯”。古时上元节,富人组成“游灯族”,没钱买灯做灯的穷人就组成“抢灯族”。在游灯的大街上,空手的穷人们用歌谣嘲笑提灯的富人:“梅花灯,点不香;官刀灯,搅茅房……”随后一拥而上抢夺富人的灯,被抢的富人不仅不恼怒反倒兴高采烈。
此外,上元夜,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谓之赏灯。小孩手提春灯,点上蜡烛,走门串户,结成游灯队伍,则称灯。猜灯谜是逛灯会的一大趣事。把谜语贴附灯上,供人边赏灯边猜谜,猜中者可领到奖品。“攻炮城”,也是上元节灯会最为闹热的活动。在四五米高的地方吊着一座纸糊的炮城,里面置放一串串的鞭炮,参加攻炮城的人点燃手上的一小串鞭炮,投掷向炮城,当命中目标,炮城内的鞭炮被引爆,发出剧烈的响声,攻城即为成功,亦有奖品可领。相传该民俗源自于郑成功训练手下士兵。
泉州上元丸秒杀全国各地汤圆
泉州上元节最著名的应景食品就是上元丸。泉州的上元丸独具特色,闻名遐迩,据说是南宋泉州城内的南外宗正司的皇室后厨所传。其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碎、金橘泥,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精)捏成丸馅(现代改为模具敲压丸馅),晾干后沾湿置于盛有糯米粉的盘中,反复多次滚转而成,然后用开水煮至丸浮水面为熟,吃起来有内容,香甜有嚼劲不腻嘴。
泉人上元节之民俗
上元节清晨,以上元丸供祀祖先、神明(包括灶君、土地等家神),谓之祭春,并作家人早餐,以兆一年圆满吉庆。上元节前后,如有亲友来,也常以上元丸待客。上元节晚上又有孝敬神祇之俗,然后合家吃润饼菜,亦寓团圆美满、包金包银之吉兆。
泉州上元夜,最富传奇色彩的就是“听香”之俗。
“听香”者一般为小姑娘和青年妇女,主要是预卜姻缘,或祝福夫婿出门做工讨海、“过番”平安赚大钱。“听香”者先在自家厅堂的神祇前焚香祝告,诉以心中亟待解决之事,祈求神明为之指点迷津;然后手执一炷香,按占卜准许的方向和步数,径直到目的地,躲在某户人家的门边和窗下,以听到屋里人家所说的一句话。立即返回家到神祇前“跋杯”占卜,以判断是否答案,再去圆解所问之事的结果。过去泉州“听香”之俗十分普遍,且有“正月十五听香小仙梦”之俗谚。据说听香十分灵验,故此俗至今流传民间。泉州最有名的听香则是鲤城区后城奉祀杨五郎的祖师宫。不过其听香是在中秋之夜。
古时泉州上元节的祀“棕蓑娘”之俗也是天下一绝。祀“棕蓑娘”的未成年女孩每人事前需备好一只一寸长的小红鞋或一件小衣衫,然后结伴到厕所内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芒芒(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教阮举大针,补大裘;举针仔,挑绣球。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祀毕,焚化小红鞋或小衣衫,收回供品。其意在于祈求来日心灵手巧,精于女红。
旧时泉州郡城、晋江、惠安等地,元宵节有“请替身”“过关限”之俗。“替身”又称“代人”,是能立置的小篾纸人,其数目应与自家人口数相同。晚上“请替身”时,需摆上五味碗、酒瓶和酒杯。主妇先焚香,斟酒,少顷,即把“替身”逐一拿起,使之接触五味碗和酒杯沿,同时口中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把酒酣饭足后的“替身”送到户外,在焚烧冥钞时一并烧掉。
如是“过关限”还要在本村的宫口庙埕,竖立一个以红纸扎成城门形状的“关隘”。届时,“关隘”旁有个道士手摇铜铃,口中念念有词让早已聚集在一旁的本村孩子,每人身揣描一个染红的熟蛋和“替身”,按不同的生肖分批跑去“过关限,“过关限”的人一边把熟蛋去壳吃掉,一边把“替身”扔掉。人们认为请了“替身”,过了关限,可在新的一年消灾弭祸,前途光明。
舞香龙和数宫灯
泉州人闹花灯,各地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风俗。
如晋江东石的舞香龙和数宫灯。舞香龙传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人们通过舞动插满贡香的草龙,来表达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祈愿。每年元宵佳节,东石人即在当地的“三公宫”中举办宫灯会,相互祝贺新春幸福快乐,宫灯是去年结婚的新郎提前准备的,故观赏宫灯时,有心的老年人会默数宫灯数字,看看比前一年增加多少。东石男人大都长年航海在外,通过数宫灯,可使那些回家过春节的航海者了解家乡人丁情况。
始于南宋的海神巡境,是洛阳镇每年上元节的重要民俗活动。包括上午的“镇境”和傍晚的“巡境”。从洛阳昭惠庙出发,开始洛阳三村的巡境活动,所经之处,家家点火盆、放鞭炮,海神巡境时要跳过火盆,以示驱邪祈福之意。
泉州上元的迎神赛会
迎神赛会于元宵节及其前后数日进行,乡村或于农历二月,谓之“进香”。泉郡明代的迎神赛会盛况,时人何乔远在其《闽书》中曾以“一国若狂”之语加以形容。所迎之神皆四抬,而以通淮关大帝、花桥吴真人、南门天妃、虎山王相公、古榕境玄坛元帅的神格较高,要八抬。神之前为道士,又前为鼓吹,迎神队伍中有骑士、军校、旗手之类百余人,还有抬阁、软棚(结彩绸为棚,悬以珍玩执之而行)及妆神等,境内人家皆烧纸钱待之甚恭。过去在一些宫庙的走廊上,还设有鳌山。所谓鳌山,就是用彩纸和竹篾糊制成一座包括山、水、溪、亭之类的风景区,鳌山之上错落有致地安插各种花灯,以及能够活动的人物造型等可资观赏的景观。
新中国成立后,泉州文化部门把迎神赛会中的化装游行,改造利用为“文艺踩街”,大大丰富了败选的节庆文娱生活。
《天下之货仓》牛年春节五重特惠
截至今日上元24:00
【烦请点击在看 点赞 以示鼓励 发声不易 打赏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