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人才竞争的演变:2017得投资岗得天下!
刚过完年,朋友圈就被HR和猎头们招聘投资总监、投资经理的信息刷屏,一时间似乎全世界的地产公司都急不可耐的需要投资人才,某猎头姑娘找投资岗位甚至都找哭了。
一、地产行业人才竞争的演变
人才招聘是行业竞争的风向标,哪个岗位在市场上变得炙手可热,就说明这项能力成为当前阶段地产公司PK的焦点。
从价值链的角度看,地产开发大致可以分为投融资、前期策划、产品设计、工程建造、销售推广等环节,在行业的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人才竞争的焦点也在不断演变。
多年前,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业内有句话叫“没有卖不掉的产品,只有卖不掉的价格”,那时只要造出房子就能一定赚钱,问题只在于能不能卖出更贵的价格,用更快的速度清盘。
在欣欣向荣的市场中,营销成为那个时代最风光的明星,绿城500万年终奖的销冠,某司1000万年薪的营销总,营销力挽狂澜起死回生的故事层出不穷,对营销精英的抢夺是那些年的头等大事。
后来,随着地产商们跨出区域走向制霸全国的征途,盘子大了之后产品设计和工程质量管控的风险愈发突出,即使作为行业标杆的万科,也曾在全国扩张的过程中爆发大量的严重群诉事件。
此时,地产商们意识到设计与工程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设计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被放在重要位置,设计人员的收入出现大幅上涨,甚至一度成为地产公司底薪最高的职能。
再后来,随着城市化进程趋缓,全国商品房年度销量逐步见顶,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日趋激烈,各公司发现常规的销售动作和基本的产品质量已经难以满足客户挑剔的眼光,而做错产品的市场风险却越来越大。
因此,开发商们开始关注对客户的深入分析,从城市地图、客户画像到产品线,建立起相对科学的产品策划体系,客户研究人员成为市场稀缺、身价上涨的香饽饽。
如今,大型开发商都形成了自己的产品逻辑和管控方式,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市场步入寡头竞争时代,越大的企业越容易取得资源优势。这种强者恒强的现状,逼迫各公司不得不走向快速扩张的道路,而土地作为扩张的本钱就成为这一轮争夺的核心,投资岗位成为人才市场新的焦点。
二、地产投资岗位的新风向
从最近朋友圈传递的信息看,地产公司的投资团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对收并购能力的要求提高,土地获取的方式更加多样,激励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1、收并购成为必备能力:2016年,融创138亿收购融科,中海310亿并购中信,阳光城104亿收购物产中大,万科129亿并购印力,地产行业收并购总金额超过4000亿,大鱼吃小鱼成为低成本获取土地的重要方式,具有收并购经验的投资人员成为行业争抢的热门对象。
2、土地获取方式多样化:招牌挂获取一手项目往往伴随着高成本,开发商们开始将目光转向二手地,股权收购、合作开发、旧城改造、在建工程转让、项目代建代理等各种方式都变得可以接受。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取潜在的项目信息,投资总监们甚至将全民营销的玩法应用于拿地,在朋友圈“重金求地”,广泛吸引有资源的人士主动上门。
3、激励模式营销化:为最大化的激发投资人员的积极性,很多公司将对销售的激励模式应用于投资团队,拿地成功给予高额佣金,组建多个小组内部竞赛,设立严格的考核指标每季度末位淘汰等。如碧桂园为攻占一线城市,允许上海、沪苏、浙沪、浙江、江苏和苏州在内的六个区域同时在上海及周边找地,短短两年就斩获17个项目。
三、总结
可以看到,随着行业走向成熟,竞争的焦点正不断向价值链的前端转移。
土地投资作为地产开发的起点,过去一直是规模较小的职能,如今,开发商们终于意识到大量供养一批拿地人员,其实是在用极小的成本换取未来发展的本钱,随着各公司开始扩大投资团队的规模,投资人员的市场需求在今年迎来井喷。
2017年,超过20家房企将销售目标定在千亿以上,这些公司中的大部分都聚焦于主流的一二线城市,每家企业都想增长,然而土地资源却是极其有限的,谁能用最广泛的方式最大化的获取核心城市的土地,谁就能把握住未来持续发展的命脉。
2017年,得投资岗得天下,有土地才有未来。
涛哥杂谈
地产HR,个人微信Jerryhe0406,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