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感谢高考与谢主隆恩
虹野:感谢高考与谢主隆恩
文/虹野
日前去北京开会,谈及应试教育以及高考的弊端,有参会者非常愤慨,怼曰:我就是高考的受益者,我非常感谢高考。而后怒而离席。当时我是非常诧异的,诧异一是教育界真的有人(可能是很多人)支持应试教育和高考;诧异二则是现代社会竟然还有人把获得高等教育资源的“权利”当做通过“高考”之后的“恩赐”。
我们知道在科举时期,金榜题名时就成为“天子门生”,所谓的“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无不来自于“皇恩浩荡”,古代考生榜上有名“谢主隆恩”也是可以理解的。
时至今日,受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是每一个人的“权利”,我们已经认识到了“高考”作为甄别的工具的局限性,也认识到了“应试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不利的方面,如果现在还去“感恩”高考,那就说明在“高考”中得到了一些本来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也可能是本来应该是该得到的东西自己却认识不到,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是教育的幸事。如果在“高考”中得到了“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这说明“高考”甄别功能欠缺;如果是后者,则说明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学生连哪些是自己的“权利”都没有弄清楚,说明我们的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公民的需要。
现在很多很多人依然认为“高考改变命运”、“高考可以使他成为人上人”、“高考是成功的捷径”……可是,当高考成为“捷径”,教育的“正途”在哪里呢?当“高考成为捷径”,教育公平何在?
感谢高考的人依然很怀念那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神奇魅力”,期望一劳永逸的通过这种“神力”改变“命运”,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高考”一度拥有这种“神力”。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神力在渐渐“消逝”。随着社会对教育认识越来越清晰,“高考神力”亦无法润泽所有的人了,但是很多人却非常怀念“高考神力”带来的“荣耀”,不惜再次跪下“谢主隆恩”。
正如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己者”那样,感谢高考的人并不相信社会有公平,也不会相信社会能变公平,他们只是用公平作为口号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而已。“人不利己,天诛地灭”,我们可以理解“利己”存在的合理性,也正是这种极端的利己,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高考”只是甄别的一个工具,而非是具有“神力”的图腾,当高考无法甄别受教育者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再“膜拜”它了,我们需要更好的“工具”来给我们提供更有价值的教育。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