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的三重境界
问你一个问题:对自己的人生,你有安全感吗?
比如有关金钱的安全感:这个月的房租该交或者房贷要还了,这笔钱是轻轻松松不成问题还是需要费力气筹措腾挪?对于自己年届退休时的养老收入水平,是否有充足的理由保持乐观?
又比如有关感情的安全感:是不是已经找到了令自己相信就是命中注定的那个TA?对于你们的感情,有没有信心经受住岁月的考验历久弥坚?
等等等等。
可以想见,安全感是一种奢侈品,我们自己终其一生都不一定能拥有长久的安全感,但我们又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年后能具备这样的安全感。长久的安全感,来源于充分的自立。自立则意味着影响自己人生的关键资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仰人鼻息。自立也是《幸福的勇气》这本书中非常核心的一个概念。在这本书的拆书系列节目第一集里就讲到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孩子自立。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自立?当下主流的标准是从经济角度来考量,以是不是有工作、能不能赚钱来作为主要依据。不过,《幸福的勇气》书中哲人却认为,自立属于精神世界的课题。判断一个人是否自立的依据应该是:是不是能不依靠外界的评价和肯定,自己就能认可自己的价值。用这个标准来看,他认为即便十岁孩子也能够自立,而有人到了五六十岁也依然无法自立。
这两种衡量“自立”的标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有缺陷。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不少很会赚钱却精神虚弱和精神独立但受限于物质条件而委屈求全的案例。
比如,美剧《大小谎言》中的瑟莱斯特,在婚前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律师,结婚以后成为全职主妇,面对丈夫的长期家暴,却迟迟无法下定决心离开这段畸形的关系。她是因为经济不独立才不得不忍受家暴吗?不,她做全职主妇期间还作为朋友的律师帮朋友成功处理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完全有独立赚钱的能力。她是因为依然还爱着丈夫,并且迷恋于家暴后两人亲密的感觉,于是给自己制造了一个“老公只是脾气不好”的借口,幻想着老公能够改变。
又比如,电影《神秘巨星》中的小女孩尹希娅,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敢跟老师抬杠,敢逃学去见音乐制作人,但是在拥有独立赚钱的经济能力之前,面对父亲家暴母亲、折断自己的吉他,依然不敢反抗父亲的权威。她是因为精神不独立才不敢反抗父亲吗?不,她是因为年龄尚小,还无法做到经济独立,才只能跟母亲一直忍4受家暴的父亲。而当她有了粉丝有了名气,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就立刻找律师鼓励母亲离婚,母女一起远离了父亲。
所以,要想做到真正的自立,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在这里,我要给书中哲人所讲的“自立”这一理论再次打上一个羊梨牌补丁。
自立,既不是纯粹的物质课题,也不是纯粹的精神课题,而是包含了能养活自己、能获得幸福、能活得明白这三点,也就是自立的三种境界。
第一重境界:能养活自己
养活自己容易吗?既容易,又难。
容易的是,当今社会大部分人还是能找到挣钱路子的。不管挣多挣少,让自己饿不死,不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瞬时状态下的养活自己,容易。
难的是,当我们把时间尺度拉长到几十年一辈子,要想挣够养活自己配偶、教育孩子以及赡养父母应对大病这么多的钱,着实不容易。
从前,年轻人走出校门择业时,家中长辈往往会劝孩子,最好进体制内、国企,至少稳定。有些年轻人对此是不屑一顾的,稳定的生活,很快就可以看到自己一辈子的轨迹,有什么意思?而且同样能力水平的年轻人,在市场化企业里的收益,明显高于那些稳定的单位。
等到年龄渐长,慢慢发现,公司里的70后同事们有些成了老板当了领导,但普通岗位里的70后慢慢就绝迹了;再后来,80后同事占比也越来越少,也渐渐成为基层岗位中的珍惜物种;再后来,可能就感觉中年危机这个词在自己周围到处刷屏。
是,要努力提升自己、走出舒适区、不断奋斗往上爬,就能对抗中年危机,这些职场上的励志鸡汤说得都没错。可是,领导性质的岗位,每个公司就那么些,不可能人人都是人上人。又或者,在这个公司你是爬上去了,可行业风吹浪打一不留神整个公司都不行了,自己又得重新跳槽觅食。确实有些幸运儿能够跟一个优质团队共同成长共同富贵,但那相对茫茫人海的基数,只是小概率事件,对大部分人来说只能当个令自己羡慕嫉妒恨的故事听听;而更有现实意义的,是“公司不养闲人”或者“落后就要被淘汰”这样更残酷的故事。想通过职场,让自己有终身稳定的物质安全感,太难了。
然而,如果真的听了父母长辈的话,就会走上一条轻松得多的道路吗?也未必。
同样是工作的地方,有的叫职场,有的叫单位,其中的微妙差异,中国人都懂。如果真进了单位,就等于是有了铁饭碗?从三年五年这样的时间尺度上说,问题不大;但如果是看三十年五十年这样的时间尺度,就不一定了。比如父母那一辈单位人,都以为手捧铁饭碗,没想到突然遭遇下岗的变局。那么如今的这一代单位人,又有谁敢打包票对今后几十年的情况预判得一清二楚?能扛过一切未知的时代风浪?
像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万一有一天,我挣不了这么多钱了,怎么办?”
在人生长河中的持续挣钱能力,也就是终身收入能力,这是笼罩在我们很多很多人身上的深层恐惧,也是很多社会问题的底层原因。
如果解决不了终身收入这个问题,就谈不上第一重境界的自立。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在职场中争上限、从副业里保下限。
前面也说到,职场里是有一些能够做到在人生长河中持续挣钱的幸运儿的。虽然概率很低,但是在努力过程中,也会让自己积累不少家底。哪怕有一天自己奋斗着奋斗着掉了队,有早年积累的家底在,多少也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不过,职场中那些幸运儿的外表光鲜的背后却是,在运气之外他们往往也有一些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非凡之处。
自古以来,能挣大钱的地方,环境往往都是比较恶劣的,可能是物理环境,更可能是精神环境,牺牲自己的时间或者尊严,承受高强度的压力,可能经常在看不到什么希望的黑暗里苦撑挣扎。就好像葵花宝典的第一句话“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在职场上的出人头地,那些代价往往是必要条件。但葵花宝典第二句还说了,“就算自宫也未必成功”,说明人家是必要非充分条件。那么这样的代价要不要去承受,就完全见仁见智是个人选择了。
也就是说,职场上能走多远,大部分因素不在自己的影响圈。自己可以去提升自己,在自己能承受的限度内拼搏奋斗,这些都没问题,但也只能做到这样。最后能收获什么的结果,遇见什么样的公司和老板,不受自己控制,需要看开一些。
但是副业,在自己影响圈那部分的比例就要多得多。理论上只要你想,每个人都能获得副业收入。副业这一面,首先要破除的是道德观念障碍。
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员工搞副业是一个挺让人上火的事情。不说明令禁止吧,但绝大部分公司的价值观都不会鼓励员工干这事儿,甚至会形成一种“一边挣着工资一边琢磨搞副业的人道德有问题”这样的价值评价。那么问题来了,一边是明明没有犯错的员工,常常会因为末位淘汰和年龄歧视等职场潜规则遭遇厄运;一边却要求员工们必须一心一意为公司奉献。这岂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明明公司不仁,却要指责员工不义,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破除了道德观念障碍之后,就是围绕副业的能力储备。副业这种事情,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相对擅长的某个领域,在这些领域里,你不需要做到多么顶尖的水平,只要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就已经有可能接到副业。
做设计搞摄影,很可能是最容易从副业接活的工种;擅长写东西,市场上的撰稿兼职也很多啊;人际关系能力强朋友多,搞微商或者做一些撮合行业上下游的类似中介性质的副业都是挺好的选择。什么都不会?学啊!考证啊!建筑行业的“八大员”,考到证做挂靠每个月都还有好些睡后收入呢!
副业收入不需要自己非得找个公司任职,不怕中年危机,甚至不一定非要呆在生活成本高企的一线大城市。它很难让自己致富,但通过努力让自己获得一份经济保障却是相当可行的。
所以说,职场上争上限,副业中保下限,这种组合策略已经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终身收入能力。然后说完挣钱说花钱,我们还必须学会抵御消费主义的洗脑。
关于消费主义,在学术上如何评价不是这集节目的重点,今天只说一点:消费主义会伪造出一些本不存在的需求来诱导人消费,让人们相信选择某类“消费升级”的商品就代表自己过上了哪种档次的人生,购买了哪个品牌就意味着自己跻身那个特定气质的圈层,进而相信宠爱自己就要让自己过得好一点,甚至相信花明天的钱来消费今天的东西等等等等。
一方面,明天有多少钱都还不知道呢,终身收入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因素不在自己的影响圈;另一方面,花钱却受到消费主义的蛊惑越来越兜不住,怎能让人不焦虑“未来到底能不能养活自己”这个问题?
我在从前的知乎想法里提到过,阿德勒学派不反对消费,只反对消费主义。我们不需要靠商品来确认自己是谁,也不需要靠商品来诱导别人认为自己是谁。我们对于商品是否值得消费的评判标准,就是相对于其成本,能否增加自己的人生效用。
人生总有起落,但好在收入和支出中总有一部分因素是你可以去施加影响的。在现在一片高喊躺平的大环境下,普通人如果非要去比那些人上人无疑是自寻烦恼,但如果理解了职场争上限副业保下限的组合策略,抵御了消费主义所贩卖的一些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只立足于养活自己这么一个目标,那么腾挪空间还是相当多的。
当然,即便如此,经济上的自立也不会轻松,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甚至有可能努力半生却因为时代风浪颠簸而功亏一篑,但就好像从前在课题分离节目里讲到的:做好自己能做的部分,坦然接受不受自己控制的部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