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高校也要紧跟“供给侧改革”的步伐

  虹野:高校也要紧跟“供给侧改革”的步伐

  文/虹野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社会招工难两大顽疾并存,显示了人才供给端存在一定问题。“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更加注重教育内涵发展,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持。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先要看到高校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当前高校的招生计划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如果某个专业热,各大高校蜂拥而上,引进教师,扩大规模,短时期内使得该专业供给过剩。这种供给人才的模式,显然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

  其次,如果仅仅是在现有的课程设置下提高教育质量,是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毕竟,社会是动态变化的,而长期静止、封闭的课程体系显然跟不上社会的变化,培养的人当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故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很难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出来。

  但是高校课程需要层层审批,课程刚刚开发出来,可能就已经落伍了。计划性和审批式的课程开发模式跟不上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这也是人才供给和社会脱钩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想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课程开发必须得跟得上社会的发展,甚至得引领社会的发展。

  再次,当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使得教学、科研分离,这种评价体系的导向亟需改变,让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

  高校培养人才和社会需求脱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高校管理、招生、课程和科研过于封闭,管控太多。故而,需要把高校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从招生管理到课程设置都给予高校更多自主权。比如,大学招生实行“宽进严出”,只要满足高校的基本要求即可入学,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课程的学习,打破专业限制,通过跨专业学习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以此来应对社会多样性的需求。

  (虹野,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59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被中国教育电视台选作电视评论,在《两会进行时》及《E视界》栏目播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