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棹仙讲骨髓生理
|吴棹仙(1892-1976),著名中医家,重庆人。曾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教师,重庆市第一、第二中医院院长,成都中医学院医经教研室兼针灸教研室主任。其编写的《医经生理学》、《医经病理学》二书,曾作为陈老读书时代的中医学教材,为中医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骨髓章
一、骨髓之生
骨髓者,肾之精以生之,胃腑水谷之汁液以补益之,为外形之支干,内脏之提系,至贵者也。
二、骨之合应
骨生于肾,故肾主骨而合骨。男女少年,肾气盛实,则发长。发长,肾之荣于外也。肾与膀胱为表里,欲知膀胱之厚薄缓急,即可于毛发审别之。
三、骨髓之空
人体之骨,有圆形,有扁形。圆形之骨多空,扁形之骨多无空。其空者,以贮髓而易髓,注输入脑,统名骨空。其近脑之空骨,直接输髓入脑者,亦曰髓空。其扁平无空之骨,亦可从骨面之理湊,而渗髓气焉。
四、髓海虚实
五谷浓液,淖泽注骨。骨属屈伸,补益脑髓,髓海充满,其人轻劲多力。设谷液少,而补益于脑者鲜,则髓海不足,其人懈息安卧。老年人之食少多卧者,盖以此也。
五、骨之长短
古代人之高者,有十尺。其低者,亦五尺。取众人中度,为七尺五寸,以立骨度大小、广狭、长短,即以此法度之。
六、骨痹 骨痿
风寒湿杂至,和而客于骨,则为骨痹。复感于邪,合于肾者,为肾痹,病自外来也。其肾藏内热而骨枯髓减者,发为骨痿。腰脊不举,足不任身,病自内生也。痿、痹之源,一寒一热,一内一外。治之之法,一润一通,不可不辨。
七、骨髓伤绝
肾主骨髓,故外伤骨髓,则内动肾,内损肾脏,则骨枯肉脱,而成不治之证。若肾足少阴之气绝,则骨先死,其外征也;齿长而垢,发无泽焉。盖齿者,骨之余;发者,肾之华也。
本文摘自《吴棹仙医经精义》
编辑| 肖晔 朱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