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同献宝:谈一谈白及的运用体验
中医书友会第1846期
I导读:白及在临床运用中绝不仅仅止于收敛止血,本文为小编搜集的白及在临证中各地基层大夫的使用心得,得以管窥。诸位运用白及有好的经验,欢迎在留言区讨论。
白及去腐逐瘀作用浅忆
作者/洪广祥
方书记载本品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但多数医家仅将白及作为“收敛止血”药应用,而对其治“痈肿恶疮败疽”、“发背瘰疬”和“去腐逐瘀”等“消肿生肌”的功效却忽略。
临床经验证明,白及的“消肿生肌”,是在“去腐逐瘀”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白及不仅有“收敛”作用,而且还具“逐瘀”作用,瘀去才能生新。这就不难理解白及在外科疾患中为什么有着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我认为,白及的止血功效,不仅能“收敛”止血,而且可以“逐瘀”止血,具有收敛与散瘀的双重作用。因此,我在临床上常将其作为止血的基础用药,它既无收敛留瘀之弊,又无逐瘀动血之忧,是一味既安全又有效的双向止血药。用于收敛止血常配合仙鹤草、地榆炭、棕榈炭、血余炭等;散瘀止血常配合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等。
临床经验提示,在出血量不大的情况下,仅用白及一味就能收到显著的止血效果。方书强调本品“能入肺止血”,说明其对肺系疾患所致的咳血(咯血)有独特功效,故临床常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癌等所致的咳血或咯血。
由于白及具有“收敛”和“逐瘀”止血的双向作用,因此临床上也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及某些血液病所致的出血症状。
本品除能“入肺止血”外,还可使“肺损者,能复生之”,具有良好的“消肿生肌”作用。因此我在临床上常作为治疗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症和肺结核病的基础用药。支气管扩张症为难治疾病之一,属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其基本病理为痰瘀阻肺,郁而化热,热壅血瘀,蓄结痈脓,故本症发作时除咳嗽外,常伴咯吐大量脓痰及血。
白及对支气管扩张症,可收到“去腐逐瘀”、“生肌”、“止血”的效果。我常在整体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配合白及、败酱草、蒲公英、野荞麦根以泄热逐瘀,可达减少脓痰,控制出血的目的。
白及在体外试验中,证实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说明古人用本品治“发背瘰疬”、“败疽死肌”等类似淋巴结核、骨结核等经验的正确性。我在临床上常用白及与十大功劳、百部、猫爪草、夏枯草、黄精等组成基础方治疗肺结核病的各个阶段,可有助于提高西药的抗痨效果。
特别是对某些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和对抗痨西药产生耐药的病例,有着不可忽视的疗效。这部分病例的特点是病程长,病灶多纤维收缩、干酪坏死,周围淋巴血管瘀塞不畅,因而结核病灶不易修复,符合“败疽死肌”的证候特点。
我常在辨证施治与抗痨用药的基础上,重用白及50g以“去腐逐瘀”“消肿生肌”。
白及的美容和润肌肤作用值得重视。《本草从新》“……除面上䵟(面黑气),涂手足皲裂,令人肌滑。”说明古代已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
关于白及的用法和用量,方书仅提出3~10g研末服,或适量外用。我一般均用煎剂,用量以30g为宜,最大量为50g。煎剂量小疗效不佳。由于白及的主要成分含白及胶(为粘液质)和挥发油,故入煎剂药液极易浓缩成膏,影响药液滤出和服用。我的经验是药煎成后,快速将药液倒出,并趁温服用,可避免白及粘胶成冻。
白及膏治疗鼻衄
作者/康健 王桂敏
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西医往往采用静脉点滴止血药或用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但止血效果欠佳,且易造成鼻腔粘膜溃疡,或并发感染,本地老中医对此类病人往往将白及药末用小细管吹入鼻腔,屡屡见效。
受其启发,笔者将白及做成膏,鼻腔局部填敷治疗鼻衄。具体方法是:将无菌纱布做成小条,长约10cm,宽10cm,将白及末调成膏状,其中加入适量粘膜表面麻醉剂地卡因,均匀地涂在无菌纱条上。
临床应用时,先用鼻镜将鼻腔窥开。用枪状镊将白及膏条直接填敷于出血处。48小时更换一次,一般应用3~5次,便可治愈。
笔者从1990年10月~1993年10月共治疗鼻衄病人48例,均收到满意效果,其中鼻外伤性出血9例,高血压性出血6例,肺经热盛型出血12例,胃热上逆型出血21例。
应用本法止血,最短时间48小时,就使鼻出血停止,最长止血时间7天。其中高血压性鼻出血处理起来颇为棘手,往往需要同时应用降血压药物,笔者常用复方降压片,每次口服2片,每日2次。
如治李某某,男,52岁,农民,1992年5月8日就诊。
主诉:被他人用木棒击伤鼻部6天。右鼻孔出血不止,在当地医院行鼻骨骨折复位,因鼻孔出血用凡士林纱条行鼻腔填塞,但右鼻前孔和后鼻孔仍出血,病人面色㿠白,经门诊收入院后,将右鼻孔凡士林纱条撤除,见鼻中隔及鼻腔外壁有大片溃疡灶,并有鲜血大量渗出。立即用白及膏条鼻腔填敷,12小时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第2天更换白及膏条,鼻腔出血停止,第6天见溃疡灶明显缩小。第10天检查鼻腔溃疡面愈合,治愈出院。
佟某某,女,72岁,1993年4月20日就诊。
主诉:右鼻孔反复出血7天,加重1天。无诱因,既往健康,检查病人鼻孔粘膜干燥,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端的克氏区,色鲜红,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数。中医辨证是肺经热盛型,立即给予白及膏条鼻腔填敷,第1天后鼻出血量减少,第2天出血停止。
白及止泻效佳
作者/华乐柏
六十年代末,笔者随诊于一中医,曾用白及粉、鱼腥草、金荞麦治愈一褚姓空洞性肺结核伴有肠结核患者。愈后师曰:白及不仅止咳止血,其止泻功能亦佳,当时不以为然。
1978年仲夏,一周姓男患者因支气管扩张咯血来院诊治。主诉由于家中有事劳累过度,致使旧恙发作,咯血次频,色鲜量多。且因饮食不洁,伴见脘腹不适,大便溏薄。作大便常规检査,诊为“肠炎”。随处方白及粉200g,嘱每服10g,日4服。5日后来诊告知,不仅咯血渐宁,腹泻亦于次日得止。后用数例,皆见效验,至此信服师言。
1992年季春,病员封某,年届不惑,诉患腹泻年余。服西药十数种,中药近百剂罔效,疑为肠癌,求诊于余。作肠镜及钡剂灌肠检査,诊为“溃疡性结肠炎”。试以白及粉灌肠治之,嘱其每晚寐前净便后,取白及粉20g用温开水调成稀水样,从肛门迅速灌入(其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每日1次。1周后来诉,大便已从每日6~7次减至1~2次,色质亦趋正常。继灌1周后,大便已如常人,巩固治疗计月余,半年后复査,溃疡已不存在。随访2年,腹泻未见发作。
《本草汇言》云:"白及……此药质极粘腻,性极收涩……以此研末日服,能坚敛肺脏,封填破损,痈肿可消,溃败可托,死肌可祛,脓血可洁,有托旧生新之妙用也。”由此可见,白及粉用于腹泻之治,不仅在于收敛固涩之性,更在于其祛腐生新之能。对于便下脓血之菌痢腹泻,笔者曾观察数例,亦有疗效。
白及治尿浊效佳
作者/杨俊龙
笔者据白及性涩而收,临证施治于尿浊2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26例中年龄最小26岁,最大62岁;男性8例,女性18例;病程最短9个月,最长20年。治疗结果:痊愈、全身症状消失,尿浊转清,尿常规及尿乳糜定性持续阴转半年以上者5例;显效(全身症状消失,尿浊转清,尿常规及乳糜定性转阴,停药后复发者8例);无效(全身症状好转,尿液时清时浊,尿常规及乳糜定性无明显改变者)15例,总有效率88%。
如治杜某,女,43岁。1992年8月26日诊。患者小便混浊,白如米泔10年,近3月加重。症见形体消瘦,面色㿠白,神疲乏力,腰酸耳鸣,尿色混浊,形如米泔浆,时有尿浊夹血,劳累或食油腻后尤甚,舌淡苔白,脉细数。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尿乳糜定性阳性。
诊为尿浊,证系脾肾亏损,固摄无权,精微下注。治以固涩下元。
处方:白及50g,山药、石莲子各30g。水煎分2次口服,3剂后小便转清。连服1月,尿无混浊,精神转佳,尿常规正常,乳糜定性持续阴性。后只用白及为末,米饮日服,连用3月而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按:
本病主要以小便混浊不清为主症,常缠绵不愈。病久由实转虚,必伤脾肾,脾虚则气陷;肾亏则精关不固。肾阴亏损,虚火伤络,致尿浊夹血。《医学正传·便浊遗精》篇谓血虚而热甚者,则为赤浊,……气虚而热微者,则为白浊”,此言尿浊之属于虚者。《赤水玄珠·白浊门》对本病的治法提出:“久浊不愈者,多阴虚,而渗利在所当忌。”白及一药,苦甘涩,微寒,能收敛固脱,配山药补脾益肾以助气化;石莲子以增其收涩之效。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验到对久治不愈的尿浊患者,用白及却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再如陈某,女,52岁。因小便混浊不清反复发作16年,于1993年5月13日就诊,症见面白气短,甚则咳嗽,神疲肢倦,溲出如脂,置之沉淀如絮状,时夹血块,劳累后加重,舌淡苔白,脉细弱。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尿乳糜定性阳性。
诊为尿浊,证属脾肺气虚,气化失约,清浊相混,并走膀胱。治用补肺益气,收涩培中。
处方:白及60g,黄芪、石莲子、山药各50g。水煎分2次口服。5剂后小便转清。遂加向日葵茎髓1尺,连服2月,尿无混浊,经多次验尿常规及乳糜定性阴转,追访2年未复发。患者自述为巩固疗效经常用白及末米饮服。
按:
本例属脾肺气虚,不能约束水道,精微下注而成尿浊。此乃《金匮》所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白及入肺止血,收敛固涩,对尿浊病久不已兼血尿者尤宜;黄芪益气升阳,使清升则浊降;山药滋肺金之气,兼养脾阴,以滋水之上源,此强调“治水先治气,治肾必先治肺”的论点;石莲子固护下元,复其摄纳脂液之权,使固摄运化有序,精微下泄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