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中商会结婚,是种怎样的体验?
▲ 山中商会的旧貌与新颜 ▼
从八坂神社循着円山公园,经过知恩院,就是天台宗京都五门跡之一的青莲院。山门前的一株老楠,树龄八百余年。古树对面一间不大的门脸,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山中商会唯一存留的老店,距今已有百年。
我们都知道山中家兴于大阪,是通过不断入赘女婿发展壮大的。山中定次郎娶了家族第四代的长女,婚后被作为接班人培养。其实,定次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家主,是45岁以后的事情。在那之前,山中家的灵魂人物并不是他,而是其岳父第三代吉兵卫的二弟吉郎兵卫,也就是本文所述的京山中家之本源。
▲ 左:吉郎兵卫 右:山中定次郎
吉郎兵卫不是长子,没有继承权,成年后在北浜角另起山中箺篁堂主营茶道具。明治维新后日本国门大开,他顺应时代潮流,将经营范围扩展到各色骨董,吸引了许多西方豪客。与欧美士绅的交往促使吉郎兵卫意识到要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海外。
▲ 纽约店一角
▲ 伦敦店内景
山中定次郎等人在欧美的辉煌无需多言,想必本号的读者早已烂熟于心。他们在海外站稳跟脚后,吉郎兵卫又带领家族生意走向企业化,从古玩铺蜕变为山中合名商会。
对于日益成长的欧美业务,他一方面在京都设立分店,针对旅日的西方豪客;另一方面提拔定次郎总揽海外门店。还培养了一批新雇员,其中许多人即使后来脱离了山中家,也是“散做满天星”,成为独挡一面的厉害角色。
▲ 我们最熟悉的故事——北平肃亲王旧邸北京支店和收购恭王府库藏,就是发生在这一阶段 ▼
外敌资管会花了三年才将这批库存沽清,大部分由各博物馆以极低廉的价格买走,构成了东亚艺术的基本馆藏。
▲ 山中松次郎与京都店旧影
▲ 1970年荷兰女王新婚后访日,也来过京都山中商会
▲ 第二年里根夫妇访日,曾驻足
如果不是泡沫经济破裂,京山中家的古董生意或许可以维持到本世纪。1992年,老店结业。今天,它以会馆的形式延续。
京都店早在03年已被京都府指定为文化遗产。这座建筑的初衷是招徕欧美豪客,分和馆与洋馆。
和馆建于明治37年(1904),单层木结构;洋馆建于大正9年(1920),别小看这座普普通通的二层楼——它由池村元之助设计,清水組施工。学建筑的朋友想必知道,清水組就是鼎鼎大名的清水建设之前身,而这座小楼是日本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之一。
▲ 完成于大正元年(1912)的大门用料相当奢侈,木材取自各个古庙,门扉以七宝烧镶嵌
▲ 曾经作为展厅的大堂,如今常被婚礼租用 ▼
大厅有一个好听的别称叫“山茶花”,因为装饰天花板的丝绸纹样来自正仓院所藏的桐唐草绢物,与天棚下的椅面相呼应,是当年负责修复正仓院织物的龍村美術特别定制的。
▲ 这场婚礼的主题是熊本熊哦 (*^_^*)
二楼挑高四米,天窗洒下柔和的自然光,一架钢琴摆在角落,常作为宴客厅,或演奏小型室内乐。
坐在柱头的两只鎏金萌兽是老店的守护神和吉祥物,同样随节令变化换装。
与金兽对面是镶在墙上的木兽。
在没有打字机传真机电脑手机的年代,山中商会遍布欧美亚的生意网络是通过这些老式的电话机、电报机联系的。如今拍卖图录上刊载的老收据,也是从这种打字机敲出来的。
或许不少朋友都曾路过这间小小的店面,只是它的门脸太不明显。山中商会的历史在我们的印象中又截止在1945年。下一次来京都,奔波之余不妨到老古董店喝杯咖啡用些点心,再去扫货也不迟。
咖啡厅之外,洋馆三层均可租贸,承接讲座、婚礼、演奏会等等。所需费用与动辄几十万的酒店、宴会厅、大会堂相比不要太划算。对于好古者来说,别具新意。
读者朋友中尚未嫁娶而有所需的,建议考虑这间会所。对于藏家与行家来说,在山中商会的旧址花嫁,意义自不待言。最后送上一波美图,别忘了文末转发/点赞/在看。
本文图片如非特殊注明均来自株式会社京都山中商会官网及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