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感一百壹十——你不曾看见的“真实的你”

点击蓝字加关注

香港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有很多个人风格极强的电影导演,我一直觉得香港电影好看,却说不清到底哪里好看。香港人多地狭,经济发达,可能有一种“游子心态”,如果不够了解其内在的文化心态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读懂导演的影像风格,更难不明白不同的导演是如何在同一类型电影中“出奇制胜”的。

杜琪峰擅长黑帮警匪枪战片,影片黑暗、暴力、动静、明暗、简约、冷酷、宿命……简单了解作品风格后,便像是掌握了打开影片大门的“钥匙”。

电影《神探》讲述了精神分裂的退休警察陈桂彬因受前同僚所托,利用“天赋”辨读嫌疑人的隐藏人格,重现案发现场,来破获一桩失枪案的故事。这是一部现实题材影片,但影片基础色调黑暗,即使是白天的场景也没有饱和度高的色彩,导演利用门窗、栅栏、路灯等物体“修剪”光线,制造光影效果,让人物角色在现实场景中有一种抽离感,每个人物角色自带追光在舞台上沿着诡秘莫测的人生轨迹移动,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不过是光影相互碰撞的结果。

对光影的执着追求,使得电影对演员的表演要求很高,每个细节都被无限放大,演员要对情节、角色笃信不疑,才有可能经得住考验。影片中每个角色都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缺少真实的社会背景烘托和情节矛盾冲突,演员很难接收到对手演员和剧情给予的“刺激”,因此,表演很难让人信服。所以说,这部影片中主要人物的很多场戏是自己幻想出来的,更加要求演员“沉浸”在封闭的剧情中,在这一点上,主演们的表现都是过关的。

电影借助精神分裂患者陈桂彬的视角揭露了一个可怕的世界,陈桂彬为了庆祝上司退休割下自己的耳朵送给他,因此被提前退休。他的办案手法也相当特殊,他能“看见”人身上隐藏的人格,具化成人物形象,通过重现案发现场来理解每个人格所起的作用,以此确定真凶。电影中很多剧情是一个角色内部的隐藏人格互相冲突,比如陈桂彬想象出一个“贤惠妻子”的形象,何家安身体里有一个“懦弱的少年”,嫌疑人高志伟身上同时有七种人格,“贪吃的胖子”、“精明的女人”、“暴力的打手”等等。

虽然电影借助“疾病”讲了一个不可思议、玄而又玄的故事,但在杜琪峰的影像世界里却让人信服,因为他在一个现实世界里抽象出了人们“隐藏的人格”,即不为人知的自我,电影中很多场景中人物的脸总是被光影遮挡,不露真容,实际上是这些阳光背面的“影子”立起来讲故事,所以,电影《神探》有很浓厚的现实基础,它扎根于“人性”。

最重要的是导演表现了超出所有演员的信念感,像“造梦师”制造了一个冷静、绵密、封闭、黑色、暴力、绝望、挣扎的梦幻世界,并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精准切换,最终达到“人即是鬼,鬼即是人”的效果。同时,杜琪峰对黑色暴力简单直接的解读,拳拳到肉,枪枪见血,没有花里胡哨的弧线,使得电影《神探》节奏规整,观影时目不暇接。

好的影片是开放的也是封闭的,可以帮助观影人解读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真实的世界很可能面目可憎,无法让人直视,那么就借助导演的“景框”窥探人性,撕下伪善的面具。

景框内的空间,是电影的世界,也是导演内心与现实妥协的结果,这是意料之外的绝望吧?

远道·独行

一个有深度的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