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家世第十五章七子及后裔
王羲之晚年给好友、益州刺史周抚写信说:“吾有七子一女……内外孙十有六人,足慰目前。”
若将他的七位媳妇、一位女婿加上去,王羲之家庭的直接成员共计有34人。
虽然女儿孟姜住在夫家,七个儿子亦相继成家、出仕,这么多人并不是常年相处在一起,但王羲之将各处的宅院、田产分给他们管理,自己经常去走动走动,其生活情趣显然十分丰富。
王羲之的七子一女的人生经历不一:
长子王玄之。玄之,字伯远。据专家推算,生于晋明帝司马绍太宁二年(公元324年),35岁左右卒。《晋书·王羲之传》云:“玄之早卒”。
玄之妻庐江何氏,早逝。因无子,玄之以弟凝之长子蕴之为嗣。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兰亭修禊活动时,玄之年当30岁,作有五言诗一首。羊欣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中说,玄之“……善草行”。
次子王凝之。凝之,字叔平。据专家推算,生于晋成帝司马衍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卒为74岁,是王羲之七子中寿命最长的一个。但他死于孙恩攻陷会稽之难。其时,凝之执掌会稽内史之职,孙恩率众造反,直奔会稽郡城而来,有人劝他设防,他一介书生气,未采取有力措施,把时间化在祈求鬼神保佑上,结果城被攻破,与两个儿子一起被孙恩兵杀害。
凝之妻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女。其父谢奕是王羲之 好友。道韫极富诗才、书才。她和凝之生有四子女,四子为: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嫁给瘐氏。
凝之参加兰亭修禊时28岁,作有四言诗、五言各一首。在书法方面,亦工草隶。
三子王涣之。涣之(某些文献写作“焕之”),字子肇。生于咸和五年(公元330年),29岁卒,亦系早逝。参加兰亭修禊时24岁,写有五言诗一首。书上亦工草隶。仕历秘书郎、海盐令。生子一,名淳之。
四子王肃之。肃之(某些文献写作“宿之”),字幼恭。生于咸和八年(公元333年),卒年不详。历中书郎、骠骑咨议。参加兰亭修禊时2t岁,作有四言诗、五言诗各一首。
五子王徽之。徽之,字子猷。生于晋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36年),享年51岁。相传,其弟献之病重时,徽之也患了病,他认为阿弟的人生价值大,就对道士说,能否将自己的余寿转给阿弟。道士回答说,你的余寿也不多了。果然,献之病逝数月后,他亦病逝。
徽之配妻贺循孙女,生有三子:桢之、宣之、静之。因操之和献之久婚未生子,他分别将次子、三子过继给了两个阿弟为嗣。
徽之历任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官至黄门侍郎。《世说》记载他的逸闻轶事有多则,诸如《爱竹成癖》“不可一日无此君”。《雪夜访戴逵》:“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参加兰亭修禊时,徽之18岁。作有四言诗,五言诗各一首。徽之的书法成就在羲、献后,尤为行草,存书帖尚有多种。
六子王操之。操之,字子重。生于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卒时60岁。仕历秘书监、侍中、尚书、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配妻戴氏,过继兄徽之子宣之为嗣后,自生一子,名慧之。兰亭修禊那一年,操之15岁,相传他陪同母亲在家。其父王羲之辞官归隐期间的前几年以山阴(今浙江绍兴)为常住地,后阶段移居剡(今浙江嵊州),因父亲将剡县田产、宅园分给操之,故操之曾居剡之金庭。
操之成年后出仕,携妻带子游宦他乡多年。再回金庭,当为“告老还乡”。
操之亦善书。
七子王献之。献之,字子敬。晋康帝司马岳建元二年(公元344年)生。时王羲之42岁。献之卒于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年43。
献之少有盛名,七八岁时学书,在羲之七子中书法成就最大,后世书家将他与其父羲之并称为“二王”。
献之起家州主簿、秘书郎、转丞。谢安甚喜欢他,请他担任长史。后历建威将军、吴兴(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地)太守、中书令。
相传谢安故世后,朝中大臣对其褒贬甚殊,献之现出骨鲠本色,上疏力明谢安功勋,终使孝武帝对谢安“加殊礼……”
献之初娶高平郗昙女,郗氏名道茂,俩人系表姐弟,感情甚笃,生有一女;中年时余姚公主(即新安公主)看上了他,孝武皇帝下诏让他尚公主。根据当时规定,尚公主必须与前妻离婚。
献之与新安公主亦生一女,名神爱。献之故世后,神爱成为安僖皇后,献之被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
献之以兄徽之子静之为嗣。
相传献之故世时,家人请来道士主持他的忏悔仪式,道士问:“平生可有什么过失?”他说:“不记得有什么过失,只有一件,就是和郗家离婚的事。”
女儿王孟姜。孟姜名字系当代专家王汝涛先生根据周郢先生检获的一则史料论证提出。其生年当在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前后,年龄小于凝之,长于涣之。嫁余杭刘畅,约在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时年19。生子瑾。
王羲之所见到的内外孙十六人简况如下:
王淳之,父涣之,善草行。
王桢之,字公干,父徽之,三兄弟中为老大,历侍中、大司马长史。
王静之,一作靖之,字贞寿,父徽之,三兄弟中为老小,历司徒左长史、义兴太守,过继给叔父献之为嗣。
王蕴之,父凝之,过继大伯玄之为嗣,本房四兄弟中为老大。举秀才,为秘书郎。参与兰亭修禊,作有五言诗一首。
王平之,父凝之。为骠骑长史,本房四兄弟中为老二。孙恩攻陷会稽时,平之死未葬,被造反诸人剖棺焚尸,以其头为秽器。据此推测。平之生前与某些人积怨甚深。孙恩攻破会稽之事发生在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时王羲之故世已有38年。
王亨之,父凝之,本房兄弟中为老三。遇害于孙恩攻陷会稽之难。
王恩之,父凝之,本房兄弟中为老小。亦遇害于孙恩攻陷会稽之难。
王口口,父肃之。本人缺名,其子名存:长子道迄,次子道隆。
王宣之,字公著,父徽之,本房中为老二,过继给叔父操之为嗣。为中领军。刘宋时受禅,隐居豫章。其后裔有复归会稽者。工草隶。
王慧之,父操之。当为操之以宣之为嗣子后所生。
王雅之,父献之,可能是献之以静之为嗣子后所生。
瘐王氏,父凝之,嫁瘐姓子孙。
阮王氏,父操之,嫁侍中阮宁。
谢王氏,名德光,父涣之,嫁谢奕之孙谢球,卒于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
刘瑾,字仲璋,系王羲之的外孙,母王盂姜,父余杭刘畅。颇有才力,历尚书,太常卿。《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晋太常卿刘瑾集》九卷。
刘谢氏,王羲之的外孙女,母王孟姜,父刘畅。嫁谢奕之孙谢焕,生著名诗人谢灵运。刘谢氏与谢王氏在王家为表姐妹,在谢家为妯娌。
王羲之在世时,七子献之还未尚新安公主,因而未能看到孙女神爱的出生。但他看到了献之与郗道茂所生才几个月的小孙女的夭折。这使他哀痛不已。
王羲之享年59岁。病故于升平五年(公元361年)。
逝世前几个月,王羲之获悉穆帝驾崩,明帝的长孙、成帝的长子——司马丕继位,因“抱疾遐外”,不能按惯例入朝恭贺,他写去一封简短贺表,全文共53字:
臣羲之言:伏惟陛下,天纵圣哲,德齐二仪,应期承运,践登天祚,普天率土,莫不同庆。臣抱疾遐外,不获随例,瞻望宸极,屏营一隅,臣羲之言。
这是王羲之留下的最后一份墨迹。无论文意还是字体,都象他的一生既恭正,又飘逸。
王羲之的墓葬地,是当初为布“疑阵”就有三处,还是当初只有一处而后世子孙因祭祖需要而筑成了三处呢?这已很难考证。
三处墓葬的记载皆言之凿凿:
其一,会稽郡城(今绍兴市区)城郊说。唐代何延之《兰亭始末记》认为,在“山阴县西南三十里兰渚山下”;《绍兴县志》记载,在“会稽云门山”。此两地指今同一座山的此一麓彼一麓,可视作同一说。
其二,诸暨苎萝山说。《诸暨县志》云:王羲之墓在苎萝山。
其三,剡县(今嵊州)金庭说。《嵊县志》日:王羲之墓在金庭。
三处墓葬,前二处今已无地面建筑物。后一处(即金庭),存明代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所立墓碑,和《布政司督令修墓檄》。另存隋大业辛未年吴兴永欣寺沙门尚果所撰《瀑布山展墓记》文,此文有专家怀疑为后人伪托,不过,代表一种信息,自是客观存在。
对三处墓葬的孰真孰伪,王氏族人自有一种通情达理的说法。重修于清代宣统庚戌年(公元1910年)的《金庭王氏族谱》中有这么一段说明:
《绍兴府志》谓右军墓在苎萝山,吾谱谓在瀑布山,二说抵牾。论理之常则一人一墓,宁容有二。论事之常则人之祖宗譬之水源木本,水一源也不能不流,而为多派,木一本也不能不发,而为多枝,人一祖也不能不化,而为多子多孙。多子多孙不能不散,而为东西南北之居处,居处虽异孝思则同,假如遇清明遇伏腊,孰忍不于祖宗之墓躬亲一拜,以展如在之敬哉。则或者因原墓之辽远,就近另立一墓,以象之而便行礼,倘亦人情哉。苎萝、瀑布二墓必居一于此,然不敢执言谁膺谁真也。”
此段文字附录在《瀑布山展墓记》文末,在《布政司督令修墓檄》前,夹在二文中间。可见前人对王羲之墓葬地的多说问题早就作过深刻思考。
从公元3世纪初到10世纪中叶,琅琊王氏作为一个世家大族延续了700多年,家族中的杰出人物对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政治影响最大的当为王羲之的堂伯父王导及其所传下的一支。王羲之所传下的一支,由于凝之一房在孙恩造反攻陷会稽之难中遭受重大打击,政治进取的热情均更为缺乏,大多致力文化创造而文化人才辈出。
隋唐以“科举取士”代替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法”后,世家大族子弟原先所拥有的“优先入仕”的前提失去,惟依靠自身的才能,方可得到社会承认。面对这样的社会转型,王羲之的大多数后裔倒得以自然适应。
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僧人在书法发展史上树起里程碑早就成为历史美谈,而王羲之的后裔中,或书、或画、或文、或诗,或中状元,或为翰林,代代不绝,这就鲜为人知了。
王羲之的后裔散居四方。清代王国栋所续编《琅琊王氏宗谱》卷之十三,明列有临沂四房兰亭世系表。该卷序言云:
“晋淮南太守旷,字处季,尚书郎正之仲子,光禄大夫览之孙也。元帝渡江,首创其议。次子右军将军逸少为会稽内史,爱会稽山水之胜,遂家于山阴,流寓于临川,卜宅于越城之蕺山,家焉。右军有七子,皆工于草隶。长子元之早世,黄伯思尝云:右军之子,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者也。七子之后散居四方,或居临川,或居豫章,或居会稽,或居剡溪。居吴兴之乌程者,右军函子肃之之后也,守云门而望萧山者献之之后也,徙如皋迁睦州,而后有山阴之清江、会稽之蛏浦,以及上虞、新溪、义乌、绣川、山栖、石里诸望,皆出于豫章太守操之之后也。”
王羲之的后裔,避祖先讳,一般不直接自称“王羲之后裔”。而以祖先曾“卜筑兰亭”和久负盛名的“兰亭修禊”为依据,自称“兰亭王氏”。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绍兴县修志委员会编纂的《绍兴县志资料·氏族》卷云:
“晋王羲之家越城之蕺山··…·世居会稽,曰兰亭王氏。”
兰亭王氏散居各地的后裔,一般又以所居之地命名本支。
在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阶段之后,“家族的影响逐渐减少,个人的作用日渐突出”,身份明确的王羲之的后裔们,象其它许多名人的后裔一样,十分懂得这个道理。他们知道自己只是十余亿中国民众中的普通一员,在入学、就业、升迁、有所成就等各个方面都得凭自己的努力,显赫家族的荫庇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从另一方面看,王羲之后裔中的杰出人物一般也不愿在公共场合暴露自己的血脉来源,他们恐惧由于自己的不检点,引发他人对自己的轻视而涉及对自己的祖宗的轻视。
王羲之的血脉在其后裔们身上流动;
王羲之的精神在其后裔们身上承传;
从王羲之家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传递、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生机勃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