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清明之后
清明已过去两天。
我们洛阳人清明节是不扫墓的,因为早在立春之后的正月或二月已祭过祖先了。小时候,根本弄不懂清明节是哪一天,因为这一天没有任何特殊标记,该下田下田,该上学上学,没有亲戚上门,也不用改善伙食,它就这样混迹在一年365天里,从不被人念起。其实,不光清明节,二十四节气里除了冬至,我的父老乡亲们都是差不多对待,全部素不相识般擦肩而过。生活在偏僻的乡下,大人们单知道阴历几月几,孩子们只顾念今天星期几,而阳历则显得有点多余,最多在寒暑假提醒开学日期时用一下,且大多也都被大人们换算成了阴历。我常猜测,那阳历也许是供城里上班的人使用的吧。
相传,我们洛阳人在宋代之前,也是清明节扫墓的,如今为何改变了上坟日期,其中应有缘由。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包公铡赵王的故事,据说故事导火索事件就发生在我们偃师,就发生在清明节。
宋朝中期,赵王镇守洛阳城,管辖洛阳府事。这赵王生性好色,生活腐化,到处强抢民女。依照清明节习俗,但凡家里添丁,娶了新媳妇或添了新子孙,清明节那天新人必须上坟,而且须精心打扮,穿着艳丽,有向祖宗报喜之意。好色的赵王带了随从借踏青之名在清明当天出来借机找寻花姑娘,走到偃师一村庄(据说是现庞村镇彭店)附近,偶遇一美妇人随大家族上坟路上,上前搭讪遭拒引纠纷吃了亏,回头带官兵血洗村庄,死伤成百,村民层层上告到包公府,终有了包公铡赵王的故事。于是此后,我的家乡人便从宋代起,改了清明上坟的习俗,各家自主决定上坟日期,不必统一时间,于是纷纷避开清明节。
当然,这只是听来的传说,我并没有考究过。赵王好色及被铡也都拍成了各种剧本。究竟与清明有无关系,仍不得而知。
然而我从小知道清明节,因为我是清明节出生的。母亲是个细心的人,我尚不太懂事时,她就总跟我念叨,说我出生那年闰四月,出生那天是清明节,我也就似懂非懂的记住了。离开故土之后,才渐渐明白了清明节的含义,基本是鬼节的意思吧,这极阴的意味跟风和日丽的天气大相径庭,于是我也就闭口不谈清明明节是自已生日了。
十几年前注册QQ时,记得顺手把生日填成了4月5日,纯属无意之举,如今QQ只是挂在手机上,实际已很少使用了,但就在昨天,当我打开手机,铺天盖地的生日祝福短信就砸过来了。近一年来几乎不聊QQ,冷落了QQ好友们,然他们还都记着我。
国家把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有一部分人是真的忙着上坟,另一部分人则是忙着旅游,我也不上坟,也不旅游,就猫在家里,看新闻里说哪里哪里又塞车了,哪里哪里人满为患了,然后便是片刻的幸灾乐祸。至于我为何不上坟,有人说出嫁的女儿是不准回娘家上坟的,有想继承娘家财产的意味,只可到婆家上坟,然老公家这边的风俗,又据说是不准女人上坟的,每年清明都是老公一个人赶回红安。不管什么原因,总之,一方面我离家太远,又显得不当不正,回家去意义也不大。对亲人的缅怀,我只能在心里,只能在家里的祖先牌位前,只能像现在这样,对着电脑拍出一行行文字。
父亲去世已26年了,以往每到清明,我都会写一些关于父亲的文字,每次总是边写边泪流满面,然而今天,我故意扯些轻松的话题,不想让自已再无端的悲从心中起。父亲爱我,虽然他穷苦,但他一直把我当宝贝,如果单单说爱,他也算给了我一个富足的童年和青少年。父母的爱,让那些缺衣少食变得不值一提。父亲的在天之灵肯定是希望我幸福的。所以,我一直努力使自已过得更好一些。
2012年圣诞节,公公离世。办丧事时,主事人把我喊过去,问我父亲的名子,我甚是奇怪,他们解释说,是要让我公公带一箱银子过去给我父亲做礼物。此种说法,让我内心即刻涌起异样的感觉,这人性化的风俗确也暖人,但愿他们在阴间能相见如故,合力保佑两家人平安和睦。
然而,前几晚我还是做了一个梦。
我们村东面有条河,有过世的村民都葬在河东面,我父亲和奶奶都在那边,前几天,我梦见,自已又回到小时候,趟河过河东去玩。
醒后,我意识到,是清明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