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斯】平陆虞坂古盐道
第322期
刊名题写:刘学生
这是卫斯先生写于二十多年前的一篇短文。卫斯,1954年2月生,山西平陆人。1976年5月参加工作,无专业学历却卓有成就,曾先后在山西省考古队、解州关帝庙、平陆县文化馆、博物馆、山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参加山西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和夏县东下冯商代遗址的考古发掘。1993年10月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誉,系首批国际农业考古学会会员、中国农业历史历史学会二、三、四届学会理事、山西省考古学理事、山西省委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其研究领域:文明起源、农业考古、西域考古。出版有《卫斯考古论文集》、《西域农业考古研究初集》等。在海内外学术刋物发表论文120多篇160多万字。
卫斯先生率先提出“人类用火与人类本身同时起步论”的新观点,将人类用火的历史推前到260万年以前;否定了我国高粱至元代才由印度输入的错误说法,提出了“高粱属中国原产,新时期时代即开始栽培”的观点,将我国高粱栽培历史推前4000余年;确认我国汉代即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否定了日本学者“中国唐代以后才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的错误说法”,将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推前700余年;确定了中国粟的起源时间、地点、驯化基地、传播路线,把中国农业起源推前到11000年前的河北徐水南头庄文化时期;确切提出“中国稻作文化起源地在长江中游的鄂西和湘西北地区”,建立起稻作起源条件的“四条标准”,被国际学术界普遍认可;对中国史前文化中“仓形器”“七足缕空器”“斜口器”的考古研究,独立开辟了我国西域地区农业考古学术方面研究的空白;纠正郭沫若等著名学者在牛耕起源上的研究错误,力主“战国牛耕论”;提出文物经济计价理论,推导出计价公式,可以在国际文物拍卖行通用,人称“卫氏定律”。
平陆古盐道,始凿于西周初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题记
虞坂古盐道位于我省平陆县城北 20 公里的中条山北麓,是历史上河东盐池自开发以来将盐运往中原的主要通道,现名“青石槽”。前些年,平陆县博物馆会同省有关考古专家对此道进行了实地调查,确认此盐道始凿于西周初期,距今已有 3000 多年。明正德八年御史张士隆曾对青石槽段进行过扩凿。上世纪 50年代初废弃。古盐道不仅年代久远,而且内涵丰富,是探索河东盐池开发史及古虞地方史的重要遗迹。
(古锁阳关原址,拍摄于2004年4月初)
此盐道南从平陆县张店镇卸牛坪西北的坪头铺下山,经“平怨地”“儿女洞”“锁阳关”“青石槽”“伯乐识马”“小鬼额头”,踏“三迭浪”“猴儿牙位骨”,避“大石斜”,过“胶泥洞”“十八盘”至运城市盐湖区磨河村南山底,全长约8000米。沿途山势险峻,坡道盘曲。现存路面宽2至4米,大部分路段保存基本完好。从“锁阳关”南200 米至“小鬼额头”下100米。长约3.5公里的盐道就开凿在陡峭的石崖边上。其开凿过程是,先将石崖顺边从顶往下切,切到一定深度,随山势削出一个六七米宽的斜坡面,然后将此坡面下凿成槽,槽底宽2至4米,上口宽5至7米,在槽的外沿临沟一面,是蜿蜒崎岖的护堰,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青石槽”路段。
盐夫过去所称的“三迭浪”“猴儿牙楂骨”等难走路面也主要分布在这一段。现在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虞坂古盐道在不同时期开凿时所留下的痕迹,以及当年盐车行走车轮碾磨形成的槽痕。难怪元代诗人元好问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虞坂盘盘上青石,石上车迹深一尺。当时骐骥知奈何,千古英雄泪横臆。”
从“小鬼额头”下 100 米以后,至山底多为泥土路段,虽坡度较缓,但仍盘曲迂回,路途艰险,且没有像“青石槽”外侧一样的“护堰”。虞坂青石槽路段原曾建有关卡,在山峰之间砖砌的两洞,俨似门户,南洞上方石刻“古锁阳关”,洞旁对联曰:“矗矗树屏藩南顶天柱;亭亭罗保障北护虞州”。北洞旁石刻 8 字:“虞晋分野,平安通衢。”
虞坂古盐道的开凿,当与河东盐池的开发有关。相传舜有诗云:“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可见在尧舜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开始了自然结晶盐的采收。到了西周时期,河东盐池所产之盐已行销中原各地。虞坂盐道的始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虞坂古盐道的每一个地名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发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因而研究这些文化遗迹,必然有利于对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层次问题的探索。
(虞版盐道上的车轮槽痕。摄于2002年10月)
(本文图片均由卫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