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白蒿
百草中医
白蒿的功效与作用
白蒿,别名又叫:蘩、皤蒿、由胡、莓母、旁勃、白艾蒿、蓬蒿、大白蒿、大子蒿、臭蒿子、山艾、大头蒿、苦蒿,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茎类圆柱形,长短一一,直径可达5mm。绿色,表面有纵棱,可见互生的枝、叶或叶基。上部有较密的柔毛。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白色髓。叶皱缩或已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两面均被柔毛。头状花序较多,半球形,直径3-6mm,总花梗细瘦,总苞叶线形,总苞片2-3列,边缘有白色宽膜片,背面被短柔毛;花托卵形;边缘为雌花,内层花两性,均为管状。成熟花序可见倒卵形的瘦果。气浓香,味微苦。白蒿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
白蒿的功效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脾胃肝胆经。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主治】主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
1.《本经》:'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2.孟诜:'捣汁去热黄及心痛。叶干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饮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烧灰淋煎治淋沥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加倍;或捣汁;或研末。
白蒿的作用:
1.治恶癞疾,遍体面目有疮者: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酿酒法,候熟稍稍饮之。(《僧深集方》)
2.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白蒿鲜草2两或干品1两,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5~7日为一疗程;或制成冲剂及片剂服用。共治100例,显效(3天内达临床治愈)70例,有效(4~7天内达临床治愈)23例,治愈率为93%。据部分病例观察,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复正常2.12天,腹痛消失1.55天,里急后重消失1.68天;大便镜检恢复正常及细菌转阴平均时间分别为3.02天和5.65天。疗效似较黄连、痢特灵、合霉素等为高。冲剂、片剂疗效似较煎剂为差。
3.利胆作用
白蒿有明显的利胆退黄作用。白蒿可使胆石症病人胆汁流量明显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可预防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无论对正常实验动物,还是对CCl4所致肝损伤大鼠,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
4.保肝作用
诱导肝药酶、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减轻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脂肪变和坏死程度。茵陈色原酮、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黄酮等成分均有保肝作用。
5.抑制病菌作用
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牛型及人型结核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病原性丝状体,以及黄曲霉菌、杂色曲霉菌等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白蒿抗菌活性成分主要是茵陈炔酮、对羟基苯乙酮和其他挥发油成分。
6.对血管影响
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白蒿能使高血脂动物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主动脉壁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减轻。
7.解热、镇痛、抗炎
白蒿对伤寒混合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均有明显解热作用,白蒿中6,7-二甲基七叶苷元对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小鼠疼痛模型有一定程度的镇痛作用,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关节肿胀程度有抑制作用。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本植物的绿色部分含一种倍半萜烯类白蒿宁,地上部分又含白蒿素、洋艾内酯和洋艾素。干植物含生物碱0.12~0.2%、焦性儿茶酚糅质0.499%、黄酮类0.831%、内酯类,及微量的呋喃香豆精,此外,又含芸香甙、异槲皮甙。
药理作用
从其中分出的倍半萜γ-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在体外有抑制作用。
食用方法
1.蒸着吃
将新鲜的白蒿清洗干净之后,加上适量的面粉,一起放在篦子上蒸熟了,最后蘸着蒜汁一起来吃,绵绵软软的,味道也比较清淡,适合在春天的时候,吃点。
2.凉拌吃
白蒿的食用方法还有凉拌的,是将白蒿在废水中煮上几分钟,捞出来,拌上蒜泥,加上香油和食盐、醋等,是大鱼大肉之外,一种相当清口的美味。
3.白蒿陷
将白蒿清洗干净,然后用开水焯一下,并剁碎了,和肉馅混合在一起,做成包子馅或是饺子馅等,蒸着吃,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4.白蒿肉
白蒿肉也是白蒿的食用方法的一种。需要先将肉片煸炒好了,并放上一些调味品。将白蒿和面裹在一起,放在笼屉上铺匀了。然后上面披上煸炒好的肉片,最后上面再铺上一层白蒿裹面。蒸熟了,蘸蒜汁吃,肥而不腻,非常有营养。
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药材大全,购买加微信:28419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