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平湖镇富达村
唐颐
古田县富达村有许多传奇与光圈:
这是一头白牛寻找到的村庄;
是朱熹笔下的世外桃源;
是闽东最大的畲族村,“闽东畲族文化重点村”;
是“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是“福建最美乡村”入围者,“宁德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是“省级园林式村”,芙蓉李专业村;
……
一
富达村肇基于唐代乾符三年(公元876年),距今1130多年。富达村肇基与福州雪峰寺有着很深渊源。雪峰寺名闻遐迩,是诸方祖庭及南方丛林第一。说起雪峰建寺,富达村先祖蓝文卿乃第一功臣。蓝文卿,字汝弼,原为雪峰太平庄一带望族,《古田县志》称其:“豪迈富家资,有子八人。”
唐咸通十一年(870年),义存法师到雪峰开山创寺,蓝文卿倾其所有,将自己与长子蓝应潮所居房屋500间和良田7000余亩,牛360头,等等,悉数捐献,充作寺产。乾符二年,闽王上疏蓝文卿事,唐僖宗封义存法师为真觉大师,蓝文卿为威武军节度使。
乾符三年,蓝文卿再施田庄房产给寺院,以至资财施尽,决定自己留寺参禅礼佛。他八子中七郎早夭,二郎走漳浦,三郎往江西,四郎下汀州,五郎随父出家雪峰寺为僧,六郎留守闽清堂里,八郎北上浙江丽水。
一天,义存法师指着一只白牛对大郎蓝应潮说:“长者自有福地,第乘之,视以憩处。”于是,蓝应潮就骑上白牛,带着家眷出发了。那只神奇的白牛不停地往西走,跋山涉水,走出百余里之遥,到了一处高山平原,山青水秀之地,便停下蹄步。从此,蓝应潮一家人就在这里除地筑室,辟茅为田,重兴家业。并为新居取名“富达”,秉持“耕者富、读者达”之祖训。
蓝文卿及长子应潮去世后,被雪峰寺尊为伽蓝神,塑像供奉。明朝宰相叶向高在重修雪峰寺疏中还称赞道:“长老视世界如梦幻泡影,尽施累巨万之田宅,赤身以去,历八百载,子孙之聚族古田者,与雪峰相始终。”叶向高时代距今又四百载了,1130多年以来,雪峰寺与富达村世代结缘,薪火相传,延至如今。每年,富达村都组织蓝氏子弟前往雪峰寺祭祖,寺院也热情款待,住持必亲自迎送。寺院里安放蓝公塑像的蓝公堂历代几经修缮,至今仍宏大堂皇,蓝公墓也保存完好。
二
古田县又称玉田,自古有“玉田八景”之说,富达村属八景之一,名曰“蓝洞归云”。
宋代古田县令李堪诗赞:“洞门不闭日空虚,云去云来何定居。看到虚中生白处,恰如混沌未分初。”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晚年流寓古田时,曾慕名到此游览,写下《蓝洞记》。
无论是“蓝洞归云”,还是《蓝洞记》,之中的“洞”,并不是洞穴,而是有如道家所言的“洞天”,有似于一个世外桃源。朱熹在这篇400多字的散文中,以村庄为“洞天”中心,东西南北依次描绘,不仅状写了“富达八景”:岑巅远眺、南寨曝雪、月滩夜钓、竹坞迷楼、龟林弈暑、曲涧飞凫、石亭醉日、铜谷飞云,还概括了“富达十大名胜”:金鸡岩、天汉岩、台鼎峰、三台岗、半月乾、七星台、饮鹤泉、石牛丘、丹穴、碧山。
一个村庄,竟有八景十名胜之说,世之罕见。
游人到富达,必去探望那头石牛。传说白牛驮着蓝大郎来到富达后,成了功臣,终日养尊处优。又不甘寂寞,经常夜间前往邻村偷吃麦子,担心天亮被人发现,就求助于金鸡山上石鸡帮助放哨,请它天快亮时高声啼鸣,提醒自己赶紧回家。但有一天,金鸡山上雷鸣电闪,一声巨响,击碎石鸡,从此不会啼鸣。石牛只好摸黑提前回家,到村前不小心一脚踩空,陷入烂泥田里,再也爬不起来。变成大石牛。
如今,“石牛丘”旁石板上仍留着深深的牛脚印,石牛静静地卧在一汪绿水中,牛背上刻有诗文,字迹模糊不清。据说,一旦有人将诗文全部读出,石牛就会复活。
朱熹笔下的富达村便是他心中的桃花源。这里四季分明,风光常新。春风吹拂,桃红李白;夏季清凉,翠竹万竿;秋高气爽,遍野金黄;冬雪皑皑,银装素裹。而矗立村口的那株千年古樟,粗壮高大,沧桑苍劲,默默不语,守望着古老的村庄。
三
古老村庄传承着悠久历史,土木砖石建筑承载着厚重文化。走在古街上,走进古厝里,触摸牌坊石柱,默诵楹联诗句,观赏民俗活动,宛如踏入一条可回首千年的“时空隧道”。
蓝氏祠堂始建于宋祥符五年(1012年),经历千年历史风霜,历朝历代均修缮,至今仍是村中最显赫的建筑,屹立在村中央。富达村人口2600多人,是闽东最大的畲族村,以蓝姓为主,所以,蓝氏祠堂有
着浓厚的畲族风情。
祠堂两侧的壁画,描绘着畲族始祖龙麒的英雄业绩。用连环画形式表现高辛当朝、龙麒出世、拆榜征番、归朝奉献、招为驸马、讨姓受封……畲族渊源和发展的传奇故事,是畲族文化宝贵遗产。
富达村世代耕读,文风鼎盛,科第蝉联,官宦辈出,子孙兴旺发达,在祠堂均可找到映证。宋明清以降,不乏贡生、进士,同知、县令,民国期间,也有三人任本县和外县县长、警察厅署员。新中国成立后,村里走出12名博士,22名硕士,200多名本科生,300名大中专生;担任处级领导有15名,科级领导有40余名。、
蓝公府比蓝氏祠堂晚建26年,是专门供奉蓝文卿夫妇及其大儿子蓝应潮的,宋代建筑风格,古朴厚重。府内至今保存有明清时期留下的匾额等文物。清乾隆年间进士孙璇(富达人)手迹的楹联颇有名气:“溯石牛开创鸿基异迹奇勋派衍至今千余载,拓星苔薰蒸秀气显名达利绪传于后万斯年。”
每年旧历正月初四至十五,村里都举行盛大的迎祖祭祖活动,即“蓝公节”。这是富达村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日子,村里大街小巷,车水马龙,村民们抬着蓝文卿和蓝应溯塑像巡游,一路锣鼓大作,号角喧天,鞭炮齐鸣,并上演神戏,直到正月十五将塑像抬回蓝公府,活动始结束。
蓝公节祭祖仪俗被列入“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每年旧历九月十五,则是祭奠祖宗墓活动,也很壮观,村民倾村而出,浩浩荡荡,祭扫好本地祖宗墓,还组织代表,彩车旌旗,前往雪峰寺祭奠始祖。
至于每年的“三月三歌会”,则是畲族传统的共同节日,对歌盘诗,以歌传言,以诗抒情,无人不歌,无事不诗。整座村庄歌声嘹亮,诗意盎然。
村东头有两座石牌坊,都是节孝坊。一座建于清道光元年,为表彰蓝氏贞女张倩姑而立;另一座建于清光绪十二年,为表彰蓝氏贞女李娥姑而立。四柱三门的架构,古朴凝重的造型,精致的石件,龙凤浮雕围绕着“圣旨”字样,给人以肃穆清高感受。、
难怪当年朝廷规定,遇到龙凤牌坊,文官落轿,武将下马,一律步行低头穿过牌坊。这可是古田境内保存最好的两座石牌坊古迹啊!当你触摸到冰凉石柱,
不禁为它们能逃脱“文革”时的厄运而庆幸;当你虔诚低头穿行而过,自然为几百年前两位不容易的女性致哀,但更多的是向当年机智勇敢保护牌坊的村民们致敬。
村里还留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厝、古街。古厝翘角高高的风火墙,四堂归水的天井,精湛的屋项泥塑,精巧的回廊造型,精细的门棂、窗扇、雀替木雕,等等。虽然,青苔已爬满瓦顶,门楼窗棂大都支离破碎,古街面鹅卵石也不那么平整,但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仍散发着浓浓韵味。
四
富达村立地条件好,森林葱茏,溪水清澈,土地肥沃。有良田3300多亩,山地1万多亩。除传统的
粮经作物和林木生产外,近些年,勤劳智慧的村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栽培了水果、茭
白、茶叶和食用菌,走出一条多种经营特色之路。
春天的富达村,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是3000亩的芙蓉李树开满洁白的花朵,满山遍野,忽如一
夜雪花来,千树万树白茫茫。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赏花佳境。春华秋实,当硕果压弯枝头时,又成了芙蓉李采摘季节,外地客商纷纷前来收购。
富达地灵人杰,英才辈出。这里走出的子弟都心系故里,回报故里,以故里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