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分离并鉴定草莓空洞病病原菌

自2017年以来,在我国辽宁、北京、云南、浙江、安徽和陕西等草莓产区,草莓茎部频频出现空洞病症(俗称空洞病、空心病、断头病、髓空病)。据估计,该病的发病率一般为5%至10%,但在一些受到严重影响的产区可达到30%至40%。患病植株主要特征为早期症状不明显,肉眼不易觉察,中后期叶背面和短缩茎内呈水渍状,沿叶片主脉出现红褐色条纹和扩大的病斑,严重时短缩茎出现数个大小不一的空洞。患病植株生长缓慢,黄化矮小,难坐果,易折断。该病一般在秋季栽培1个月后才会陆续出现症状,因侵染性强和传播速度快,无法及时补苗而引起国内广泛关注。但是草莓种植户及科研人员均不知道如何防控,究其原因,是不清楚草莓空洞病致病病原菌。因此,近年来草莓空洞病已经成为中国草莓产业的重要病害,严重制约了草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1年2月23日,植物病理学Top期刊《Plant Disease》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冯嘉玥副教授草莓课题组题为“First Report of Xanthomonas fragariae strain YL19 causing crown infection pockets in strawberry in Liaoning Province,China”的科研论文,报道了引起草莓茎部空洞发生的病原菌为草莓黄单胞菌(Xanthomonas fragariae)。

据介绍,自2017年发病以来,由于其致病性强,传播迅速,对产业危害性大,国内多家科研单位都在加速分离鉴定该病病原菌,但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草莓空洞病病原菌长期未能成功分离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分离难。草莓黄单胞菌生长非常缓慢且容易被杂菌竞争抑制生长;二是鉴定难。接种后茎部空洞形成需1-2个月。冯嘉玥课题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草莓抗性育种研究。自2018年开始从全国多个草莓发病产区采样上百份,历时两年不断改进病原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体系,最终从2019年采自辽宁大连草莓产区发病株分离并鉴定到该病原菌,并命名为Xanthomonas fragariae YL19。

先前研究表明,草莓黄单胞菌一般引起草莓细菌性角斑病(Angular Leaf Spot),亦是草莓重要病害之一,可导致草莓叶片角斑,严重时引起维管组织塌陷,植株死亡,可导致草莓减产多达75%。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在欧美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普遍被报道,而我国最早于2017年在天津发现,随后2020年我国台湾也有报道。但是,引起目前我国草莓空洞病普遍发生的草莓黄单胞菌株YL19与我国已报道的两种草莓黄单胞菌株,其致病性和症状存在明显差异,推测可能是不同菌株。因此,该研究也并未排除草莓空洞病是草莓细菌性角斑病在我国草莓栽培制度下普遍且严重的案例的可能性。但无论如何,草莓黄单胞菌YL19的成功分离为后续防治该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草莓黄单胞菌YL19引起的空洞病症状及其分离鉴定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4/PDIS-12-20-2560-PDN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