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能力考 (2018年12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叫做装饰的连接之桥
"自然界中没有直线“小时候从电视听到了这句话,当时虽然还小但是记下了这句无意之中听到的话。
为了确认这句话是否正确,从那以后我开始仔细地观察自然了。
在地面爬行的蚂蚁,路旁的植物,陡峭的悬崖,在这些东西中确实没有发现能称得上直线的。
还有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体中也是不存在直线的。
从一根手指到一颗牙齿再到耳朵内部,所有轮廓都是缓和的曲线。
另一方面,发现身边都是直线的物品。书桌、铅笔、黑板、筷子、马克杯、点心盒子上都存在直线。
那时候明白了自然造型和人工造型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随着成年,开始关注那样的人工产品的包装装饰了。
模仿了动植物、天空、星星的,印着五颜六色花纹的产品确实引人注目。
装饰的历史悠久,纪元前制作的陶瓷上的花纹,告诉我们装饰是人类早就存在的行为。
听说像这样的、最古老的装饰是为了驱邪而产生的。
知道这个之后,我想在当时人工的制作的花纹对于驱魔来说是很重要的。
但是,就如绳文时期的陶器因其花纹被称为火焰陶器一样,
其他漩涡形状和条纹形状花纹的绘制灵感、也是来源于像行云流水的波纹等大自然织成的形状。
就是说人类通过把大自然的形状刻进人工制作的陶器来驱魔。
因为把自己亲手做的、和大自然性质不同的造型融入大自然,就是驱魔之路。
历史上,有把装饰当作多余物清除的时候。
但是实际上装饰有着连接人工造型和自然造型的重要作用。
【问题8】
(1)
对于我们来说称作言语的东西就是思考。
如果使用言语思考、判断是人类的特征,在追求速度的网络,像深思熟虑、反省这样的、由言语形成的人类行为开始遭受轻视了。
如果接下来的社会以网络上流传的言语为主轴运作,作为人类特征的言语可能会成为像重视新鲜程度的生鲜食品一般的东西。
那是不需要深思熟虑和历史的东西。
(2)
以下是交易方发过来的邮件。
一直以来承蒙照顾。
10月的付款通知单收到了。
如10月9日传真联系的那样,敝司从10月开始,付款通知单不经由各部门的担当,直接由财务部受理。
以后请不要发给我请发给财务部的长野。
这次您已经发送的付款通知单我会处理,11月开始请发给财务部。
(3)
“总而言之老师应该直接向学生灌输一切”这样的想法里有种(像自诩专业的老师去指教孩子时)骄傲自大的感觉。
即使不做这些,就仅仅是每天看着老师的背影,孩子也会分辨哪些是好老师。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老师,自然而然接受其影响。
将“我是好老师”、等其他信息强行灌输给孩子,想以此影响孩子的道德思想,会产生一种装模做样的感觉,会给孩子带来讨厌的压迫感。
(4)
效率只不过是许多价值标准中的一个。但是在现代,大家都给“高效”很高的评价。
另外,效率还和勤奋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一定的伦理(评价他人是否勤奋)意义。
因此,(用效率评估大部分时间的价值)的倾向变强了。
一天的价值由这天做了多少事来决定。
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只不过是(生活中一方面)生产中的有效指标,却开始沿用到其他方面。
【问题9】
(1)
享受音乐最基本的体验无非就是(没有任何言辞可以表达的)纯粹的个人感觉-“第一印象”。
自己对音乐究竟是什么感觉,是没有任何兴趣,还是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情不舒畅,还是自己非常在意,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听音乐时最重要的是,不要受他人的意见和评价影响,首先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这样想的。
好好体会自己对音乐的感觉-实际上这不是件简单的事。
生活在多媒体时代的我们,在听音乐之前就已经接触到了大量的相关信息,不知不觉就受到了各种“音乐评价方式”的影响。
然后就算是别人的意见和感觉我们也会在意。
那我自己是如何听音乐的呢,说到最后只剩一条“自己是否在分段听音乐时会犹豫”。
分段听,也就是说在音乐会时中途离开位置,听CD时擅自中断。可以说、总觉得有种难以离开的感觉。
在这不可逆转,不可切割的音乐时间,是否有(想跟音乐产生共鸣直到最后的)心情。
测试这(对自己来说)是不是有意义的音乐体验,我想到最后就只有这个方法了吧。
(2)
允许员工做副业的公司在增加。与此同时,也有公司聘用副业员工。
神户市等自治区也有推进的举措,作为发展战略的一环政府也在支援。
原本公司为了防止副业对主业产生影响,公司归属感低,机密信息外泄等情况,是不认可副业的。
产生转机的是因为,既有的业务无法让员工得到迅速成长,公司发展也举步维艰,这样的危机的出现。
根据网调《日本人事白皮书2017》,大多数允许副业存在的公司表明,做副业可以提高员工积极性。
通过副业可以获得在自己公司无法获得的技能,经历、人脉,期待其可以提高每位员工的创造性和生产性。
对于员工来说,有着本业的同时开创第二职业、低风险创业,是有好处的。
如果副业扩及了整个社会,它可以补充人力不足,给发展企业慢慢更换新鲜血液,使小型企业更加活跃。
但是,对于劳动时间的制定和劳动受损的处理等尚未明确的事还很多。
有人希望能够出台明确主业责任范围的规定和指导文件。
对员工的意志力和能力也有要求。
做营业的朋友同时做着主业( 大公司的咨询师) 和副业( 贩卖生活用品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另一方面,听说 跟风模仿的同事们哪方面都没做好,败坏了本业公司的组织风气。
对于做副业,明确的目的是不可或缺的。
(3)
有人生经验的人,即使遇到同样的事、看到同样的风景,从那里获得的信息量也远比年轻人要多。
所以对老人而言,在同样的时间里有着更加充盈的人生,每一刻都沉甸甸的。
老人呆呆地看着某处时,不是什么都没做,是因为想起来的事情太多,过于忙碌的状态。
觉得时间过得快,应该就是这个原因吧。
年轻的时候无法打发闲暇。
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呢,去那里应该可以找到乐子吧。
讨厌做别人要自己做的事,但是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也不知道如何派遣苦闷,看风景也会感到空虚,填充时间的事情也太少了。
如果让我现在回到那个年龄,我应该会立即拒绝吧。
年轻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看不到将来。
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也不知道,也不知道怎样的未来等着自己。
即使将迷茫称作梦想来安慰自己,也能淡淡地感觉到那个梦想的虚无。
鬼才想再次回到那样的时代。
梦想破灭后只剩下现实,再无数次的梦想破灭后,人生只剩下现实,只不过是徒增白发而已。
没上年纪是不会明白,没有虚无缥缈的梦想能够给人带来多少安乐的。
【问题10】
都说日本森林的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复杂。之所以物种多样性是因为有着多种生物生存的环境。
那么,为何有这样的环境呢。这个人类长期不断地干预大自然有很大关系。
将生存在(没有人类干预的、自然形成的)时代的植被称为“原植被”。
我想在这个时代,日本列岛的生物生存的环境肯定比现在要单一,生存的物种多样性也比现在低吧。
至今为止,人类只顾自己方便,一直在改造大自然。
但是现在,大多数人住在城市,食材、木材还能能源都是通过海外进口,没有必要像以前一样长期不断地干预大自然了。
没有人类干预的森林,在大自然的作用下在变化。要说就那样由它变化的话、就会回到没有人类时候的大自然,没那么简单。
人类的干预已经影响到了土壤的深处。比起植被的恢复,土壤的恢复需要更长时间,在土壤没有恢复的状态下形成了植被。
这种情况叫“潜在自然植被”,与“原植被”区分开来。
现在日本物种的多样性是人类长期不断干预大自然带来的。那个干预绝不是为了物种多样性,而是为了夺取人类自己生存所需要的燃料、木材等。
如果将现在的情况称为物种多样性的话,那也只不过是人类干预的副产品。
为了维持今后物种的多样性,还有人主张人类继续干预大自然。
但是问题是谁出资。特别是是否要投入公共资金,还是在深思熟虑后决定的好。
如果要通过人工干预阻止大自然的自然生长,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能否给人类带来相应的益处?还有、如果任由大自然生长会给人类和生物带来怎样的损失,需要正确的理解这些。
【问题11】
A.
决心克服不擅长的努力很重要。但是,有人擅长这个有人擅长那个也是事实。
如果在没克服之前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谁都会失去真我。
这样想的话,也可以认为没有必要勉强自己做自己做不到的事。
不擅长的事交给擅长的人去做就好了。
失落的爱迪生为了补足自己知识不够的部分,雇佣了优秀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正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爱迪生才考虑填补的方法,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发明。
知道短处然后选择避开短处。那不是意味着逃避短处。而是避免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事前做好充分的应对对策。
如果一味地逃避困难那么任何事都做不成,但是为了避开困难而犯的错误是走向成功的 战略性试错。
B.
你是不是一直在逼自己想方设法克服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当然必须要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弱点保持谦虚。
但是那也不都是能通过努力简单克服的。比起因为不能克服而陷入自卑,试着做自己擅长的事会怎样呢。
尤其是工作,因为有各种工种和职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
通过找到能发挥自己长处的环境,应该可以自信满满地干劲十足地工作吧。
【问题12】
人类是奇怪的生物。如果认为某件东西是自己费尽苦心做的,或是某个人特意为自己而做的,好像就会产生更大的满足感。
当恋人给的礼物是她自己编织的围巾时,应该容易体会到这种感觉吧。
不是对物品感到满足,而是物品中倾注的“心意”让人感到满足,幸福。
那这样的话,通过将“劳动生产”与家庭分离而建立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从身边除去那种含有“心意"及"不可替代”物品的过程。
过去什么都是手工制作,身边都是手工作品和手工服务,因此花钱买到的商品和服务里、没必要再提出(需要含有那样的“心意"及"不可替代”的)要求。
人们所需要的仅仅是商品的便利性和便宜,因此量产相同功能的商品然后低价提供是行得通的。
但是一旦某种商品做得过多了,情况就不一样了。人类在自己一无所有时,想要变得跟他人一样(有就好)。
一旦跟其他人变得一样(拥有的一样),就开始追去跟他人不一样,因此同样的商品又无法满足人类了。
这个困境被现代资本主义(用设计创造流行,制作拥有象征社会地位的特定商品 的方式)突破了。
频繁更换的汽车型号,还有(今年穿去年买的衣服就近乎难为情)瞬息万变的流行元素。
就功能来说小型轿车就已经足够了,尽管如此,自己可能觉得他人会根据自己所开车的大小和豪华程度判断自己的价值,
所以就变得想买更加高级的车。
但是,通过身外之物来分贵贱这个方法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的。
就是说,因为是通过让自己符合世上主流的富有和幸福来彰显个性,所以越是将自己个性化,自己的本色就消退得越多,反而变得没个性,是这样的矛盾。
消费品几乎所有人都能买到,而且收入差距也在变小,通过外物来分贵贱现在已经变得很困难,这个矛盾变得前所未有的明显。
已经没有想买的东西了,这一现状是最明显的证据。
当人类自己觉察到这物欲社会的矛盾时,我觉得人能回去的地方也只有“心意”“不可替代”了吧。
人要从(被标签化的商品操控的)现状中脱离出来,回到商品就是商品本身的世界,现在有必要再次思考能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