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肿瘤, 这些方面效果好
点击加载图片
近年来,快速上升的各种肿瘤发病率让人胆战心惊。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92.9万人,相当于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与历史数据相比,癌症负担呈持续上升态势。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
治疗肿瘤,传统的手术、放化疗虽然效果较明显,但产生的副作用让本已谈癌色变的患者更加恐惧。中药药效温和,但疗效缓慢,无法斩草除根,在患者心中也不乏产生质疑。其实,对抗肿瘤,既要坚持西医的治疗,又不可低估中医药在参与肿瘤治疗全程中的作用,综合治疗方能发挥最大疗效。
点击加载图片
中医药在术后护理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发现部分中药含有有效抗癌成分,如长春花(叶)及喜树果(叶)、三尖杉、半枝莲中提炼出来的生物碱。临床上应用这些含有抗癌成分的中药治疗肿瘤,也确实收到一些疗效。比如术前服用中药,可增强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手术后用中医药治疗可减少术后发热、贫血、免疫力低下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创口愈合,恢复和提高有关脏器的功能和人体免疫功能。中医药治疗目的主要是中医通过对癌症病人的全面辨证论治,提高人体对放化疗敏感度和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
点击加载图片
中医药在放化疗后的作用
无论应用何种放疗和化疗方案、最新的抗肿瘤药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严重的放化疗毒副反应对于一个恶性肿瘤的患者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患者要反复多次承受毒副反应的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信念和康复信心的打击远远超过放化疗对身体本身的损害。然而中医药在对抗放化疗毒副反应的方面,以其独有的减毒增效优势和临床疗效被临床肿瘤界所认可。
点击加载图片
中医药与化疗相结合,主要有两个方面:
(1)减毒:中医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减轻化疗反应及脏器功能损伤,增强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
(2)增效:化疗的毒副反应偏重损阳,扶正固本方药可促进人体免疫功能,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提高物质代谢,抑制肿瘤细胞浸润及转移,增强化疗疗效。
中医药与放疗相结合,主要有三个方面:
(1)增敏: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提高放疗疗效。
(2)放疗的毒副反应以伤阴为主,运用益气养阴生津药物可有效减少放疗的毒副作用。
(3)通过中医药的整体调节作用,改善人体免疫状态,增强抗癌能力。
放化疗中可出现一系列口干咽燥消化道症状、皮肤黏膜损伤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痛苦并产生恐惧心理。中医针对放疗出现的热毒反应和以毒邪内阻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选用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等不同治法。
因放疗引起的顽固性放射性肺炎,治以清肺润燥、化痰止咳;针对乳腺癌、食管癌等放疗引起的皮肤反应-由于热毒灼伤出现的红肿热痛,可选用仙人掌、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类中药捣碎外敷改善症状;乌药、白芍、延胡索等中药亦可缓急止痛,减轻或消除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而诸如复方苦参注射液、参芪注射液、地榆升白片、十一味参芪片、槐耳颗粒、贞芪扶正胶囊、健脾益肾颗粒等,均有良好的减毒增效、提高人体应激性、增强免疫功能及减轻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作用。
点击加载图片
放化疗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时,使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如香砂、竹茹、法半夏、厚朴等中药可缓解肠胃不适的症状。而植物类生物碱性抗肿瘤药物对周围神经损伤,如秋水仙碱、鬼臼类等,可引起肢体麻木,全身无力,便秘甚至共济失调等症状,中医药对抗方略是活血通络、补肾益气,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中医药防止或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作用
在中医药研究中发现,扶正类中药具有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相同效应,可加强或保护人体的有效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如:黄芪、猪苓、五味子、附子、枸杞子、茯苓、丹参、白芍、白术、香菇、山药、石韦等。这些药物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又不产生副作用,均在治癌抗癌的同时,增强人体免疫力,不仅能直接杀死癌细胞,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的有效成份可立即激活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力,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来杀伤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防止转移和复发。
点击加载图片
中医药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后的作用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后的患者,配合中医药进行治疗,可使基因靶向治疗药物如虎添翼,相辅相成,疗效显著提高且其副作用明显减少,减少皮疹、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传统中药虫草、桑寄生、香菇、肉豆蔻、桑白皮、茯苓、白术、枸杞子、薏苡仁、当归、肉桂、赤芍、金银花、连翘、紫草、桃仁、三七等中药配合靶向、免疫治疗,可达到增敏及减毒增效的功效。
点击加载图片
指导老师:郭利华
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国医大师张震疏调学派学术继承人,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云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医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
擅长:肺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白血病等疾病,尤其应用在中医药对抗放化疗毒副反应、治疗癌性疼痛、癌性发热以及改善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疗效显著。
责任编辑丨马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