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评判标准是什么,仿佛仍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然对于大部分的玩石者来说,或者喜欢艺术品的大多数人来说,“赏石”就是艺术品的一个类别,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它是大众还是小众,至少在特定的赏石艺术品玩家认知里,它就是等同于书画、雕塑、陶瓷器等艺术品门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分高低、无出左右,都是一种能给人带来精神享受的艺术臻品。但赏石文化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个小门类的艺术品种,这也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原因则可能是“石头”存在于世界每一个角落而普通到“熟视无睹”的缘故,对于深奥的赏石文化来说也算冤枉至极,所以我玩石之辈在对“赏石”文化认识的基础上,确有肩负推广发扬之责任。“赏石”文化虽源远流长但却“曲高和寡”,究其原因,这和赏石标准难以统一是有关联的。
那么什么样的石头才是具有艺术观赏性的,怎么样的石头才算是好石头呢?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以个人品鉴喜好为标准,绝没有达成标准共识,所以每次开展评奖结果都会有不小争议,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赏石文化发展到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标准就是传统的:皱、瘦、漏、透四大标准,或者当代的形、质、色、纹、韵、意六个依据,很具体也很抽象。貌似有了标准答案,但还是难以标准化操作,这是因为赏石的优劣评判标准很特殊,虽然她给人带来精神愉悦的结果等同于其他艺术品,但创作过程却不尽相同,这里多了一步自然的力量,这一步使得标准天南地北、南辕北辙。多出来的这一步,让更多人的标准更局限于地方性,这是因为石头是地方性的(无论是材质、审美取向),所以一定会带来评判标准的地域性,可能也只有这样的“地域自治”、“一国几制”,才能区分和解决赏石的孰优孰劣问题。但百家争鸣的评判标准,已经给赏石文化发展和艺术评判活动带来了不平衡。画地为牢式、城墙高筑式的赏石圈子有着“固步自封”的围墙,赏石文化要发展,那就一定得跳出这种自我紧箍的模式,这样才能将中国的赏石文化推向世界,不仅让中国人懂、外国人也能懂!摈弃虚无缥缈和难以理解的“酸”味解读,用世界性的通用艺术语言来描述我们的“石头”,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赏石文化理念真正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由于赏石文化和评判标准的特殊性,我觉得说“石头”还得从中国的文化语言来开头。那就是简单的从“形”、“意”二字开始,“形”、“意”二字概括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部内涵。赏石的好坏优劣,可以简单的从“形”开始至“意”结束。一块“石头”从被发现、挖掘一定是从“形”起步,就像找对象谈恋爱,第一印象一定是她的“面貌、身材”,再根据个人的眼光(俗话说的审美水平)来挖掘出她内涵的“内在美”,升华到精神层面的享受,这就是“意”。从米芾提出的标准来看:皱、瘦、漏、透完全就是一种“形制”的具体描绘,并没有一丝难以把握的“意”在里面,很容易认识。反而现当代提出的六个标准中的韵、意二字,我们只能意会并无标准可循。难就难在“韵”、“意”这二个字,其实这就是“意”的表现形式,一个“意”字给赏石的标准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评判的自由度。“意”很难解释,绝对没有统一标准,每一个玩家都有不同的“意”之感受,绝无一统认识,除非“皇帝新衣”式的附和,但赏石过程又少不了这个“意”字。“意”我觉得就是赏石过程中的个体精神层面上的认知,是从物质到精神的一个终结,“有意而为之”,“意”有着强烈的情感因素,用“意”来取舍“形”,最终形成一定的艺术效果,赏石过程一定是至“意”而终结(通常说的禅意、味道)!
我们还可以试着用世界性的艺术评判标准再来说“赏石”。西方艺术有二大分类,“具象”和“抽象”,这是艺术世界性的通识,这二个分类恰恰和中国的“形”、“意”不谋而合。赏石标准先是“具象”(形),那就是越像越好,像到极致就是好;这就很容易来树立评判标准,不仅国人能懂,全世界玩家都可以懂。再说赏石的“抽象”标准、也就是“意”。通俗来说赏石的“抽象”标准就是完全不受“形”的影响,它的艺术性与否和具体的“形”没有客观性的关系,“看啥不像啥、看啥又像啥”,完全是千人千面的理解,对于“抽象”的理解和审美只能是个体的,能引起你潜意识的精神享受和共鸣的那一块石头就是好石头,你可以游离于评判圈外,欣赏自己中意的石头,这个“固步自封”式的陶醉很个体,和别人无关,而且很褒义、很正确。一百多年前当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拿着一个小便池进入艺术评判殿堂时,全人类都对何为艺术的标准重新有了触动和认识。我们也可以试想,当拿着这块“茅坑里的石头”替代杜尚的“小便池”进入到我们上海首届云间石展的评判大厅时,有多少人会与之动容?有多少人可以理解内中的艺术含义?又有多少人会摩拳擦掌,愤而将这个赏石“精神病”赶下舞台呢?纵观当前赏石界的“繁荣”景象和所面临的情况,和一百多年前西方绘画艺术遇到了状况非常一致,当前赏石界不缺“伦勃朗”,缺的恰恰就是“马塞尔.杜尚”,恭请“赏石”界全体玩家做个思考。2020年10月,北京保利拍出一千多万元的“锁云”给石界带来的震动至今还未平缓,试问石头的鉴赏玩家们,“锁云”带给你震惊的是它的价格,还是它的艺术性,简单的说:它好在哪里、贵在何处?
再说“抽象”的标准。所谓“抽象”标准,其实就是没有标准。从“抽象”的意义上来说,每一块石头可能都是一件顶尖的艺术品,每一个人都是艺术的评判者。用这种“抽象”理论来解读“赏石”,我想外国人也能懂。我还觉得“赏石”本身具有强烈的国际性潜质,首先石头从南极到北极全世界都有,特别是当现代靠几架摆放创造的形象“赏石”艺术品,很明显的具有很多的西洋艺术风格标准在里面,在“赏石”身上明显的可以看到包括“巴洛克”、“洛可可”、“学院派”和“印象派”等等艺术风格元素(特别是几架的创造),当然“抽象派”也是这些“赏石”所具有的风格之一。“抽象”很难理解,但再“抽象”也有一个公认的通识,那就是大多数人举手认同的那一个“虚拟”式的标准,这可能也是产生“金奖”、“银奖”“铜奖”的一个原则,也是当前各路玩家要附和的玩法和要遵循的规则,个别另类玩家的结果就是“孤独”,如果大家能在艺术思想上退一步,那么带来的就是大家精神层面的“狂欢节”。在这个吃饭穿衣的大背景下“与石共舞”不失为一种选择。这次上海首届云间赏石盆景文化博览会专设传统展区,我想上海赏石界是有考虑的,这面“旗帜”一定要高高举起,正本清源基础上的大家共欢,在“传统”赏石的旗帜下展现各自的喜欢,而各自的喜欢就是大家的“心头好”,“心头好”就是自己的金奖、银奖和那些评奖活动没有关系。
我们还可以暂且丢弃一下赏石“标准”来说“赏石”,那就是奇石也好、凡石也罢,在未被发现以前各自地位都是相同的,发现之后,人们各取所需、各为所用,造景、造屋,或立于庭院、或置于案几,赋诗作画,给人以揣测。从被发现到挖掘,再被人赏识,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和绘画雕塑同工异曲。从理论上来说,大自然的无意之作,被人用各种的艺术眼光来再塑造、赋予艺术生命,或横、或立、坐实、挑空,“形”和“意”反复交织融合,最后成为自己喜欢的藏品,被人赞许的艺术品(当然最后成为别人的藏品)。石头的艺术性是人给予的,传统也好、当代也好,在一定的条件下,每一块石头都是艺术品。美与不美,因人而异,商家“百货对百客”的总结就是由此而来,喜欢就是“标准”。
赏石的艺术标准无论多么细分,归根到底可以简单的从传统文化理论来定义,那就是:“形”和“意”。从历史上来划分有:“古典”与“当代”区别。用哲学思想来分就是:“物质”和“精神”,用世界通用艺术理论来区分就是:“具象”和“抽象”,用老百姓的说法就是:“性感漂亮”和“兰心蕙质”。文人墨客赏石一定赋予石头更多的是诗意,云里雾里让人神往,也一定是让人琢磨不透、难以理解。常人赏石一定按照他的柴米油盐生活常识来评判,何为更高级没有标准。老天爷在风浊水沁之时,绝对没有依据某人的标准和喜好来斧劈神工,用粗话来说,在没有被发现之前都是一块千疮百孔的烂石头,是人用艺术眼光进行摆弄后才成为了一件被人赏识的艺术品,是人们在大自然雕饰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发现,这种发现和绘画、雕塑有着相同的过程,你完全不可以说一块藏在地底下没被人发现的石头是艺术品,盲人摸象式的解读和胡说八道有着天然的相似度。
赏石过程中“形”的“客观性”和“意”的“主观性”是一对矛盾,“形”有原则、而“意”无标准,但“赏石”过程给我们带来的精神享受和最高境界,一定就是追求那种“芥子须弥”、“漏勺大海”的空灵境界、那是“形”“意”的高度结合,就像唐代诗人白居易说的:“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希望“形”和“意”能简单概括出赏石艺术性的评判标准,让当代赏石理论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再认识、再发展,把中国的赏石文化通过高品质的展览活动推向世界,“云间”博览会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预祝这次上海市首届全国赏石盆景文化博览会圆满成功!
---沈伟2021年5月8日写在首届上海云间赏石盆景文化博览会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