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起权 | 回车书院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回 车 书 院
周起权
元朝末年,大江南北许多地方相继爆发反元斗争,其中主要有:徐州的李二、赵均用,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的郭子兴、孙德崖,湘汉流域的布王三、孟海马,蕲(今湖北蕲春)黄(今湖北黄冈)的彭莹玉、徐寿辉等红巾军,诸多起义军中以北方刘福通,南方徐寿辉两支为最强。
1368年 ,郭子兴部将朱元璋的农民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两湖尤其是湖北,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厮杀拉锯的主要战场,社会动荡使人口锐减。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之后,于洪武年间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一时间长江上西行的移民船只一艘接着一艘,陆路上拖家带口的移民络绎不绝。官兵们在押解的过程中用长绳串连着把移民们反捆起来,由于长途跋涉,途中经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就把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都明白了是要小便。久而久之,“解手”便成为大小便的代名词,并且在有洪洞移民地区广泛流传开来。
闲言少讲。话说这移民大军中有欧阳氏兄弟,霸甫、相甫、和甫和华甫奉旨移民,四人自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筷子巷瓦屑坝分离骨肉,挥泪他乡。被迫分居四处:相甫往河南新店子,霸甫迁湖北蕲水,和甫驻湖北麻城,唯华甫下落不明。
此处单表和甫发吉。和甫出鄱阳,穿洞庭,溯长江,逆举水,涉沙河,后泊于横河(今夫子河)西出转南之腊梅垱以驻足。和甫从小在水边长大,见横河水深,附近有一渡口,或许能靠水吃水吧!渡口就在靠河边的周家畈,一个专做木料生意的码头,往东大山里木材漫山遍野都是,因水运方便,远近的商客纷纷到周家畈采购木材或者委托转送,生意十分红火,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这里叫料家畈(今廖家畈)。和甫到码头求告掌柜,掌柜见码头边有一堆木料,指着一根较大的木料让和甫扛扛,和甫年近弱冠,身材魁梧,身体壮硕,粗大的木料,他一托一顺就扛到了肩上,掌柜很是满意,爽快答应,自此和甫投靠料场掌柜协理横河放簰为营生,因为人忠厚,腿脚勤快,聪敏通达,深得掌柜喜爱,转眼在码头做事已两年有余。掌柜世居周家畈,姓周,膝下无子,有心抚和甫为子,托管家从中周旋。那段时间生意正忙,和甫已从郑山刘家河集换得一批木料,沿横河放簰,顺流经沙河入举水到达乌林(今团风)罗霍洲渡口贩卖。周掌柜日夜想念,不时到渡口盼望。来往一月有余,和甫终于回来,掌柜喜出望外。交接清明账务,管家私下与和甫商量,和甫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几年来掌柜待他不薄,有心报恩正无下处,便回请管家做主,算是答应。和甫客随主姓,便改欧阳为周姓。周掌柜满心欢喜,大宴宾客。后托人说媒,和甫娶了陈姓朋友的女儿。转眼又是一年余,妻子陈氏生下一子,掌柜期盼孙子大富大贵,说就叫“必富”吧。和甫夫妇自然无话可说。掌柜原想多生些儿子,说来也巧,陈氏生下必富后,再也没有见生。好在日子殷实,没过几年,老掌柜归西。和甫继任掌柜基业,厚待伙计,时常接济乡亲,又投资买下象棋山,木料生意就有了可靠的后备资源。和甫夫妇闲来无事就到象棋山转悠,平静度日,直至终老,归葬于象棋山下的凤凰地。
古话说“五世其昌”。家道富足的必富,没有如父辈经风挡雨,喜交游,乐施舍,料行交伙计打理,自己则以庠生颐养天年,逝后葬于黄贵龙。必富育子有三,长曰冕,次曰薪,季曰谦。薪出继胡城寨舅父为嗣。谦,除了经营料行,还与弟兄一起开辟附近荒田,将富足的钱粮周济左邻右舍,终归葬木牌楼,谦育子一,曰绍先。绍先继承祖业,生有三子,长幼依序,名昶、旻、晟。绍先认为“家大业大不如功名大”,嘱咐儿子用心攻读圣贤书,求取功名。昶、旻、晟谨遵父命,课业一个强似一个,以旻尤甚,连中三元,平步青云。明英宗复出,年号天顺,三年己卯,1459年周旻出任河南阳武县知县,复任四川成都府知府。天顺六年壬午,1462年,周昶出任顺庆府教授。晟乡试后,往山东入军籍,中第二名进士。周晟在山东官至兖州知府。
三兄弟饱读诗书,承袭孔孟书香熏染,对孔子由衷敬仰。周晟在山东任职,多次参加祭圣大典,目睹了官员祭拜孔圣像的宏大场面,萌生了恭迎圣像归乡福荫子孙的念头。兄弟会同后,相约进香许愿,在有生之年倾尽所能将孔像迎接至老家供奉。
奏请朝廷恩准后,周旻兄弟颇费周折,终如愿以偿迎回圣像,安放在象棋山家庙——龙泉寺。此后,定期举行祭圣大典。
历朝帝王尊奉孔子为至圣先师,并颁布了一定的规制祭祀。
一是春秋祭祀。每年于春秋二季仲月上丁日,由县尹率同邑中名宦、缙绅、名儒、博士弟子,举行祭祀仪礼。再是每年秋八月二十七孔子诞辰日,是日,官绅、仕儒恭敬严肃斋戒一日,进行祀典活动。
据说,象棋山下周氏后裔周家塆旁原有系马桩,就是供朝圣官员系马的。因规模越来越大,周家不得不将象棋山周边祖业私田一半收入用来供家庙“膏油之耗”。
远近官员朝圣一事,其宏达场面只能依从民间传说了。有一件颇具影响的事,则有据可查。那就是黄州知府朝圣后,同当时有声望的人一起商定捐基捐钱兴建回车书院。
这件事说来轻巧,但在当时绝对是一件反响极其强烈的事!
圣像供奉在象棋山,从明天顺到清乾隆癸丑年,前后超过300年,圣像与当地百姓生活已密不可分,这一点,从官府到民间早已得到了一致的认同!怎么官府突然一句话,说请走就请走呢?这中间一定颇费周折,官府又为什么费心周全呢?
这得回看时势,尽管儒学一直是科举取士的核心,到清朝,特别是乾隆年间,孔子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圣人!
原来,乾隆有一个女儿,是孝贤皇后富察氏生的,乾隆很喜欢她。但这位公主脸上有块黑痣,相术上主灾,破解之法是将公主嫁给比皇亲贵戚还显贵的人家,所以只有衍圣公了。可满汉不得通婚,于是乾隆就把公主过继给了大臣于敏中,后来把于氏嫁给了当时的衍圣公。这也是乾隆九进孔府的原因。
因此,孔家已是皇亲国戚,孔子在民众尤其是在官员心目中的位置自然不同以往,尊孔的思潮,在乾隆年间登峰造极。当年,象棋山朝圣的规模和声势可以想见!
更主要的是,乾隆年间,综合国力强大,史称“盛世”。加之,乾隆是一位长寿的皇帝,晚年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十全战功”,文化气息空前高涨,各地文化建设空前繁荣,以孔子为主题的各种建设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冈知府陶国干和麻城知县程琮的举动,就变得合情合理合法了,谁能阻止?
官府捐基,捐钱,率先垂范;绅耆士商,应者云集,纷纷出资,这事很快促成。麻城隶属黄州府,兼顾官方和民间意愿,书院选址在沙河河畔,既与圣像原址象棋山周氏家庙不远,又方便黄冈知府等官员南来祭拜,祭圣大典必请周家人到!
书院由陶知府和程知县主持,民间集资共建,面积以陶知府捐基五亩为基础,书院建筑以大成殿为中心。周围配套附属建筑,均是以大成殿为中轴线展开。书院大门朝南,前为仪门,两侧坊壁分别镌刻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鉴古观今崇儒慕雅真君子,顶天立地取义成仁大丈夫”等联语,中为配殿,设有乡贤祠、朱子位、仲子位及斋宿所,后为大成殿,殿上设龛供奉孔子圣像,幡眊光影,照耀一殿,钟磬之声,惊动左右。还立有牌位,以供春秋致祀。附屋东西相对两列,分出若干间做书院。
书院为义学,供附近百姓(主要是官商)子弟读圣贤书。其资费仍由周家象棋山私田的一半出产出资,书院附近少量田产略担资耗,周边绅耆富商时有资助。
书院自乾隆癸丑(1793)始建,历时两年有余,至乾隆六十(1795)年庆竣工。为乾隆皇帝“预期六十年卸任”的圆满功德献上了一份厚礼!
后因香火旺盛,应百姓需求,书院东侧有香客富商捐资续建斋房两栋,还依次建有护圣宫、帝主殿、观音殿、华祖殿。
沙河“河水由大别山后自东而西合流”,一年四季清水长流,夏季常常洪水猛涨,隔断两岸往来,为便于官员南来朝圣,河边需要有人搭建渡桥,河边有一块小田叫“桥田”,供搭建和看护渡桥的农户耕种。官员过桥迎面就是“下马石”,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每逢祭拜大典,回车书院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书院正门大开,但官府要员走正门(仪门),随从及其他只能从侧门穿廊而入。据民间传,周家年长者轮流参与大典,从正门进入。
回车书院历经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几任皇帝,满清王朝每况愈下,华夏民族遭遇空前灾难。大部分百姓子弟因生活所迫,并没有条件潜心攻读圣贤。
咸丰元年(1851)粤兵起事,一度毁于兵燹。至光绪三十二(1905)年九月,清政府下诏宣布停止科举考试。回车书院便更趋衰落,在社会变革中沉沉浮浮,历经风雨。
1909年春,鄂东革命党人程荫南等在夫子河回车书院,借修孔庙之名,成立了黄州同盟会。传播革命火种,为武昌起义做足了准备。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大别山,刘、邓大军一部从团风渡江作战,在夫子河进行了半月整训,解放军就地利用塘堰水域扎木排演练泅渡技术,为南进渡江做战前准备,附近村庄都住满了军队。回车书院为作战指挥部,院墙上书写“打倒蒋匪帮,解放全中国”宣传标语。
土地改革时期,回车书院又成为土改工作队驻点,少男少女在大成殿结伴载歌载舞,宣传共产党的土地政策。院墙书“没收分配地主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共和国建立后,回车书院成为农业合作社中心,名为“三化一社”。一轮轮大型运动,回车书院始终主导着社会思潮,也一直有学生在此读书。人们记忆中的教书先生有周惟藩、曹翰、周安清、王幼卿、傅茂东等。周惟藩、曹翰均为翰林学士。
四清运动开始,移风易俗,反对封资修。孔圣人圣像被毁,辗转几千里历时500年的圣像,被付之一炬!回车书院不再开办学校,学生纷纷转到外地读书。
真正彻底改变回车书院的命运,源于1969年那场洪水。
回车书院位于夫子河冲积平原南部,水域下游,地势低平,海拔仅40余米,夫子河流域水流最终均汇集于此。书院地接沙河街。清朝沙河街有上街和下街之分。下街属黄冈(今属新洲),后搬至登峰村;上街属麻城,中有界碑分隔为两县。上街就在回车书院以西,往西还有麻园一垸。麻园在1969年7月的洪水中完全被淹,损失惨重,上街地势略高,损失较小。至今谈来,老辈依然心有余悸。洪水退后,社领导牵头,于1970年将麻园部分迁至上街,搬动后,依然感觉不安全。
1971年11月,冬播结束,三化一社书记胡德顺组织开会商讨,决定把麻园和上街全部搬至土库垸,当时,社里的粮仓等重要物资存放在回车书院,担心再受天灾,便一不做二不休,把回车书院也拆毁搬至土库后的小岗上,建成大队部——新建大队。
就这样,回车书院从乾隆五十七年始建到1971年被拆毁,走完了近180年的风雨岁月!
大队部的基本结构近似回车书院,大门就是回车书院的大门,宽大厚实,足有三米多高。门上书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等字样。两边同样建了很多房间,北面正中不再是大成殿而名为大礼堂。因材料损耗,规模比回车书院小得多。
(此文在《中国民间故事》征文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