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青岛有家“复兴书局”
书店,作为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常常会成为精神层面的寄居所在。老青岛城市历史上许多存在过的书店,不曾被立传,只留存在历史的云烟中。据我所知,过去的青岛有过不少私人书店。在平原路21号(现已拆除,改建为某热电部门)就有家“复兴书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改为“合作书店”体制,1964年停业。
起初,孙敬修街头地摊卖书
复兴书局的主人是——孙敬修,1911年生,山东牟平(现为:乳山)人。13岁因家贫闯关东,在安东(现为:丹东)一个缫丝厂做工。18岁时,为劳资矛盾而参与罢工被开除。生活没有着落,只好求助安东“成文堂书局”的老乡,他们便给了孙敬修一包书,让他到大街上撂地摊出售,使生活有了依靠。
翌年,他回到故乡,后来又到烟台的“成文堂书局”,他想继续在烟台卖书为生。此时,有人建议他来青岛“成文堂书局”谋生(当时青岛有三家分号:高密路两家、天津路一家),1932年他来到青岛,通过“成文堂书局”的老乡取一些书,在四方路、中山路口的“新亚旅行社”门前摆上书摊。由于书籍的品种逐渐增多,他态度和蔼,讲究诚信,老主顾也就愈来愈多,售书生意日益发达。
抗战期间,开设“敬修书局”
“七七事变”爆发,青岛被日寇侵占,就不准摊贩撂地卖书。迫于无奈,只好在芝罘路1号(安徽路、平度路路口,原人民医院对门)的亚细亚饭店楼下,开设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敬修书局”。继续 以古旧书籍为主,不仅卖书,而且租书,同时还卖学生文具。当时的亚细亚饭店是个比较大的旅馆,从安徽路上看是三层楼,从芝罘路上看是四层楼。楼上的旅客,多是来青岛联系生意的商人和在附近平度路新新大舞台(永安大戏院)演戏的一些演员,他们平时闲暇无事,总是来此租书或买书。因此,可以说是生意尚好。
1943年,日伪军在胶东地区搞“大扫荡”,抓了一千多无辜百姓关在汇泉体育场,其中就有孙敬修的老乡,每天都有人被害。当时,青岛红万字会会长丛良弼(其曾孙女是著名电影演员丛珊)千方百计出巨资营救了800余人。他主动要求,青岛各商家签字盖章作为铺保赎人。孙敬修积极参与救出了四位同村的老乡。
抗战胜利,迁址更名“复兴书局”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孙敬修将书局迁到平原路21号,为纪念抗战、复兴国家,便易名为“复兴书局”。既有各类新书,也有古旧书籍,还可出租,并卖文具。当时有不少文人墨客在周围居住,他们对书籍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感情。作为邻居、住在平原路12号的杜宗甫是著名国画家、微雕家,平时嗜书如命,于是往来频繁,关系甚为密切。
平原路8号的著名收藏家、目录学家张铮夫,藏书丰厚,同时以收藏目录学文献著作为主,他经常去复兴书局寻书;他的藏书大部分售予给当时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其余的很少一部分就由复兴书局代卖。观海二路5号的山大著名教授黄公渚,复兴书局是他平时上下班的必由之路,经常就顺手买或借几本书回家阅读。观海一路29号的著名水彩画家吕品,也是这里的常客。店内进门处就设了桌子,两旁的两把大木椅子,还备有茶水。这些老学者、老顾客来此,往往可以坐在这里边品茶、边查阅。
由此,孙敬修也学到了不少各类书籍的版本知识。那时,有些山大毕业生也经常把用过的旧课本和一些收废品的也把收来的旧书卖给书局。那时,复兴书局在青岛很有影响,并与上海、北平等地出版社或书店,都有业务联系。天长日久,这里成为了一个文人聚会的地方。如张铮夫、黄公渚经常来此一坐,有时并不买书。
真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解放后,陈云等领导光顾“复兴书局”
解放后,复兴书局依旧在平原路21号,还是非常吸引读者。50年代初,时任青岛市副市长的张公制向青岛市图书馆捐出了《四部备要》一书近600本,但还差三分之一——200本左右才够完整。而孙敬修知道此事后,就竭尽全力补捐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四部备要》,给了青岛市图书馆,受到了表扬和感谢。
1955年的一天,当时正在青岛疗养的交通部长章伯钧,亲自来复兴书局一气买了两大包书籍。临走时,他自我介绍:“我是章伯钧!”还有,时任山东省副省长的苗海南(民主人士)也来该书局买过书。
1957年盛夏,陈云同志1957年来青岛,当时下榻在居庸关路11号乙。一天,他来到复兴书局,在这里翻阅了很久,尤其对商务印书馆的图书特别感兴趣,因为他年轻时曾在那里做过印刷工人。他很平易近人地询问孙敬修的生活情况,对复兴书局表示满意。
记得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我家住江苏路,距平原路很近。作为小学生的我,课余时间就常来复兴书局。因为这里的书很多,不买没关系,随便看。因我囊中羞涩,来此就是看书。有次,我用压岁钱来书局买了本著名武侠作家王度庐的《剑气珠光录》,令我长时间地爱不释手。其实,这是我在这里买的唯一的书。
复兴书局于1964年停办。孙敬修1986年病逝,享年75岁。
(吕铭康: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青岛市相声艺术研究会总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