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动物致伤诊治规范出台,让你更安心的“吸猫遛狗撸鼠”
人类与动物的联系及其紧密,包含工作互助与情感寄托。与此同时,人与动物的接触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人被猫狗咬伤,毒蛇咬伤人数超过30万。除了常见的猫、狗,还包括胡蜂、毒隐翅虫、SPF级实验动物等较少见的动物致伤。
动物致伤具有高致伤率、高致病率、高并发症率、高致死率等特点,一直是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问题。
2020年,历经3年时间编撰而成的我国动物致伤诊治领域首部专著——《中国动物致伤诊治规范》发布。这意味着动物致伤诊治相关理论、实践及科普逐步向规范化发展,为我国的临床医学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填补了我国动物致伤领域诊治规范的空白。
该诊疗规范的出台对于医学生,科研工作者也是意义重大。
SPF级实验动物致伤诊治规范 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做实验用到的实验动物,无论是大鼠、小鼠、豚鼠,还是狗、猪、兔等,现在几乎都是SPF级实验动物。
SPF级实验动物,是指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 animal。这类科研用动物需要通过安全机构检测认证,常年饲养在标准化动物房,不接触野生动物和病原体,相对而言,比较安全。
虽然SPF级动物是指无特定病原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病原体。它们仍然可能携带破伤风杆菌、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等病原菌。因此被实验动物咬伤后,仍然有致病的可能,具体的临床表现与其可能携带的病菌有关,如发生破伤风、鼠咬热、钩体病等。
被实验动物咬伤的处理流程:
首先,检视伤口,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
然后要,用含碘制剂或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伤口,纱布包扎。
SPF级啮齿动物咬伤最常见的为鼠咬伤,伤口较小,一般不需要进行伤口缝合。
SPF级动物咬伤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SPF级鼠,视为健康鼠,被咬后: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希望本文内容能对做实验的小伙伴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实验顺利,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