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兵:源于学生发展需要建设学校课程
源于学生发展需要建设学校课程
程红兵
编辑来函,谈到许多学校都成为“超级课程学校”,开发出几十门甚至几百门课程,供学生选择,言下之意非常清楚,不赞同“超级课程”,不主张开发过多的课程。编辑约我写稿,让我谈谈看法。
“超级课程”的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了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于是有学校就开始行动起来,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开设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在国家课程以外的需求,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培养孩子们的个性,这些选修课程基本上都是本校老师开设的,因此又叫学校课程,或者叫校本课程。作为经验很快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效仿,开设选修课的学校多起来之后,学校之间又开始新的竞争,那就是比谁开设的选修课多,于是课程超市的概念诞生了,动辄上百门选修课是常态,还有更多的学校据说已经达到500多门选修课。
还是那句话,初衷都是好的,面向本校学生,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但走着走着路就歪了,学校课程就变样了,现在学校的校本课程呈现出什么样的样态?许多学校在盲目攀比数量多少,许多学校的课程在攀比印刷的精美,许多学校进而花钱购买书号出版校本课程。这些印刷精美的课程最常用的地方是应付上级检查,每当上级领导来到学校,校长最喜欢把这些课程呈现在领导面前;每当其他学校的同行来参观,校长最喜欢把这些课程作为炫耀的资本。我们常常因此忘记了初衷,只抓了校本课程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校本课程的内在意义。以至于这些课程是否经过专家审定?这些课程是否还在学校开设使用?有多少学生在选修这些课程?这些课程是否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几乎是无人问津的事了。为了攀比数量,一些学校不惜工本花钱请校外专家编制课程,而这些课程本校教师并不能实际开设,所以有时候,一些课程的出版之日就是它的死亡之日,因为课程的出版就标志着工作的完成,再也没有人顾及它了,以至于有不少学校的库房里堆满了一大堆的校本课程,一天天发黄,一天天落满灰尘。
校本课程本身没有错,只是我们应该搞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不在于数量的多少,不在于是否印刷精美,不在于是否正式出版,而在于这些课程是否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其实我们有不少学校是适应教师需要开设课程,教师能开设什么就开设什么,更有甚者,一大批应试教育的课程通过改头换面的方式出笼了,还美其名曰素质教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应该是源自学生本体的发展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的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开发尽可能地反映本校学生的差异性,及时融进最新的科技成果、社会问题,充分考虑到本校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校本课程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更多选择的机会,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它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补充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
学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我以为学校应该关注校本课程的原本意义是否得到落实,从学生发展需要建构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第一步实际工作就是要做好学校课程规划,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基于本校的培养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规划课程,同时做学生调研,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分析学生的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组织老师进行课程开发的技术培训,并实施课程开发。在开发课程的同时必须关注这些课程是否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引进专业资源,打开校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不主张请专家代为编写教材,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培训教师的一个很好的抓手,但我主张引进专家资源审读课程,第三只眼睛看课程,能够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也是培训教师,改进就是提高,改进就是培训。开发之后是实施,实施课程的过程学校要关注这些课程是否排进课表,像国家必修课程一样得到时间保障、空间保障、教师保障、课程资源保障,并且有合乎实际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