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送别歌词的探讨新编(202103改写)
李叔同《送别》歌词的探讨(改写) 止戈 2020/2
一、李叔同《送别》歌词的两段原貌
《送别》歌自从在《城南旧事》电影中唱出后,深受大众喜爱,并广泛地流行了起来。这个歌我在幼时也学过,可能就比《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晚十来年学的,那还算是在同一个时代吧。那个时代小学校中都在教这个歌,她是在北平学的,而我是在西安学的。这个歌,我小时就很喜欢,后来一唱起它,就联想起当年在小学初年级学这歌时的美好情景,那间古老的大教室和音乐老师那风琴伴奏的声音就如在眼前。
在我的记忆中,当年学的《送别》歌词共有两段八句。因为许多年没有完整地唱过这首歌了,有时哼唱几句,也就只是开头的那几句,至于后面的歌词,尤其是第二段的歌词,要一下子完整地回忆出来也不容易。但是听到电影中的歌词,觉得有些不同于我对原歌的记忆,不知这是新改编了呢,还是原来就另有一种。于是就想把自己幼时学过的歌词尽力回忆出来,和现在电影中的歌词对比一下,看看究竟有什么不同。
至于我在几十年前,在小学时所学的两段原歌词是什么样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回忆,我逐步想起了两段歌词的主要内容,这就是:
第一段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第二段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别催。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绪若何,意若何,南浦伤如何。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为了验证这一结果是否正确,我尽量从历史资料中查找,但未能找到该全二段歌词的遗迹,只在现今出版的李叔同的文集中,见到了一首只有四句的《送别》歌词,我所记得的那第一段的四句与之完全相同。
和《城南旧事》电影及小说中的歌词对比起来,可以看到我所回忆到的第二段歌词,虽然与其有所不同,但也说明我的回忆基本上是对的,是有道理的。
电影中的歌词是这样的:
第一段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第二段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而小说中的歌词又是这样写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电影中的歌词的第一段,显然是用了李叔同文集中《送别》歌词的那四句,而其第二段显然又是林海音小说中的那四句,是两个版本的前后拼接。这一拼接正好说明林海音幼时学唱的《送别》的歌词共有二段,她后来写书时只记起了第一段的一、三句和第二段的二、四句,将二者拼接起来,就成了小说中的那个四句的歌词。所以,我所记得的歌词第二段的二、四句和电影中歌词的第二段的二、四句(也就是小说中的二、四句)完全相同,从而得到了相互的印证。
然后就是需要确认歌词第二段的第一句“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别催”。这一句我记得很清楚,一个字都不会错。并且其和随后第二句“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无论从词意上还是押韵(杯、催、来、徊)上,是文理相通和连贯的。
至于歌词第二段的第三句“绪若何,意若何,南浦伤如何”,如何加以确认,就需要更多的推敲。句中前边的“绪若何,意若何”在好长的时间里,我只能回想到是“╳若何,╳若何”或“心若何,绪若何”,因其中有两个字字义较虚,幼年学唱时就不太懂,多年又没有唱了就难以想得清楚。后边的“南浦伤如何”却记得很真,因为对“南浦”的字义幼时虽然不太懂,但是觉得有点怪,就印象深刻。且不管那两个字怎样,就整句而言,与随后的第四句“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无论从词意上还是押韵(何、何、多)上,也是文理相通和连贯的。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歌词第二段的原貌,我研究了李叔同的有关诗词。有一首《南浦月》很值得注意。
在所回忆起的第二段的歌词中,有“南浦”一词,其意就是别离。李叔同的这一首《南浦月》就是写别离的,其原文为:
南浦月 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
谁道销魂,心意无凭据。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
对这首词的字里行间进行了不断的琢磨,最后我眼前一亮,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李叔同这首词的意境不就直通着《送别》歌词的第二段的那几句吗!
从“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不就引出个“情千缕”;从“萦起心头绪”的“心绪”和“心意无凭据”的“心意”不就引出个“绪若何”和“意若何”;随即“南浦月”中的伤痛情感也就表达成了“南浦伤如何”。
似曾相识燕归来!“绪若何,意若何,南浦伤如何”这一句终于从脑海里回忆起来了,就是它,读起来感到很熟悉。
所以,按我的回忆和深思,李叔同《送别》的原歌词肯定就是如下的二段:
第一段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第二段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别催。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绪若何,意若何,南浦伤如何。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并且,这第二段就应是李叔同的原作。相较于其他流传出的版本,其意境、情调、风格和笔法都显得很高超,显得不可比拟。非李叔同大师之笔,无此佳句也。
从历史的记忆中,挖掘出李叔同《送别》歌词的两段原貌,使其不至于被完全遗忘和埋没,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此外,还想附带讨论一下,在此歌词中被许多人关心的,几个用字的问题。
二、李叔同《送别》歌词中的几个用字
1、“一瓢浊酒尽馀欢,……”中的“瓢”字
对李叔同《送别》歌的歌词,其第一段第四句“一瓢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中的“瓢”字,在许多流行的版本中将其常常误改为“觚、壶、杯”等,其实改得都不对。正确的原文就应是“瓢”,在李叔同诗文集中就是这个“瓢”字。要知道,李叔同是深谙我国古文学的,他在创作中的用词常常是有用“典”的习惯。在这个“瓢”字上,他不是随便用的,很明显他可能就是用了唐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诗中“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句中的典,又是“长亭”,又是“酒一瓢”,简直写的就是同一情景,多么地贴近啊!
2、“天之涯,地之角,……”句中的“地”字
有人将“天之涯,地之角,……”句中的“地”字改为“海”,这也应是一种错改。李叔同难道不会用“天涯海角”这一成语吗?他为什么不用现成的“海”而用“地”,这应是有一定的道理。这个道理就应是在给曲调填词时,词要符合唱声的需要。在这个曲调中,“天之涯”之后紧接着的那一个字应是去声,而“海”是上声字,一唱就变成了去声字的“害”了,所以用去声字的“地”才合适。李叔同那个时代,人们在对曲调填词时,在声韵方面是比较讲究的。不像后来的许多人,根本就不管这一套,随便填,只管意不管音,只要合意,唱起来多别扭都不管。其实,古时即常用“天涯地角”之词,非只“天涯海角”也。
3、“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句中的前一个“来”字
有种议论认为“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句中的前一个“来”字,应改为“还”字,其意方合,且免与后一个“来”字重复。
对此,首先从音韵方面,我们应将第二段的第一句和第二句: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别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一起来看,可以看到其中所用的韵是“杯、催、来、徊”,都是灰韵,这也就是唐诗中常为人所传诵的名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曲》)
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中所用的“杯、催、回”及“回、衰(音崔)、来”韵。
从《送别》的这两句包含着以传统文学为深厚底蕴的用韵来看,“问君此去几时来”中的“来”字,是不可以用“还”字取代的。“来”字押着前后的韵,前后呼应,音韵谐和;而“还”字则和谁也不押,把音韵搅乱了,这句诗歌的吟唱也就别扭了。
至于用字重复的问题,在古诗词中,前后两句相接处用重字并不稀罕,如唐诗中的: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春怨》),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唐白居易《琵琶行》)
等等,其前后两句相接处的重字,都使诗情更强调更生动了,这是一个技巧,毫无多余重复之感。问题不在于重复不重复,而在于用的得当不得当。
最后我想说,在谈论李叔同的这首歌词的时候,一般都觉得开头那几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写得太好了。简而美,就这么几个字,给人勾画出一幅令人心动的离景,犹如身临其境。我觉得清代大文学家袁枚的一首《遣兴》诗,可以用在这里,对李叔同的文笔加以恰如其分地称赞。其诗曰:“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李叔同不就正是在其深情所至的“灵犀一点”的指引下,把“夕阳芳草”写成“绝妙词”了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