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夏
疰夏
(概述)
疰夏是春夏之交所发生的一种季节性疾病。以全身倦怠、食欲不振、大便不调为主要临床特征。
本病多见于江南卑湿之地。任何年龄可见,以小儿为多。发病与体质和湿浊有密切关系。一般病程比较长,病多始于春末夏初,至秋凉后方可逐渐好转,故有“春夏剧、秋冬瘥”的发病特点。
疰夏,古亦名注夏,始见于《丹溪心法》,至明清时期对其论述渐臻完善,如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暑》中指出:“疰夏,脾胃虚弱病也.然虽有脾胃虚弱,亦必因胃有湿热及留饮所致。昔人谓痿发于夏,即名疰夏,以疰夏之证必倦怠,四肢不举、羸瘦,不能食,有类于诸痿故也。然疰夏与痿,其原毕竟有异,且痿为偶患之疾,此为常有之事,凡幼弱人多有之。故必以清暑益气,健脾扶胃为主也。……宜参桂益元汤、生脉散为主,酌加白术、半夏、陈皮、茯苓、扁豆子、白芍、木瓜、泽泻、炙甘草亦可。”对疰夏的病理、治疗用药及与其它相似病证的鉴别均作了论述,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若病情迁延,调护失宜或兼染它疾则可致病情变化,临床应注意。
(病因病理)
一、病因 .
1.内因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或病后脾胃之气未复等。
2.外因 春夏之交,时寒时热,雨湿较多,暑湿郁蒸。即有时令暑湿之气所注。
二、病理
本病以湿阻为主要见症,故病变部位主要在足太阴脾。但随病因不同,病理变化各有侧重。
1.脾胃素虚 与患儿素体脾胃状态密切相关。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或病后损伤脾胃,致脾胃纳运功能失常,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湿从内生所致。故临床多伴见脾(胃)虚见症。
2.暑湿困脾 主要由外感时令暑湿之气,注伤儿体所致。故多伴见脘闷、呕恶、肢重、身热不扬等外湿困阻脾胃之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发生于春末夏初,甚至整个夏季,有明显季节性。
2.有全身倦怠、食欲不振、大便不调等主要临床特征。
3.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每年值此季节均可发病。
4。有脾胃素禀不足的体质特征。
二、鉴别诊断 .
主要应与夏季热、湿温等病症鉴别。其鉴别要点是本病无明显发热,且以脾胃见证为主。
(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别
主要辨湿自内生或外感为害。湿自内生者,与患儿素体脾胃状态有关,多由素禀脾胃不足不能正常运化所致,故除主症外,应有脾胃虚见症;湿困脾胃为外感暑湿为害,故除主症外,伴见暑湿困阻脾胃的其它诸证。
二、治疗原则
以除湿为主。脾胃素虚者以益气健脾运脾以化湿;暑湿困脾(胃)者以醒脾化湿清暑以恢复脾运。
三、分证论治
1。脾胃虚弱
证候表现。精神倦怠,嗜卧懒言,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
脉象无力。
辨证要点 本证多由素禀脾胃不足或后天调护失宜,或病后失调所致。除本病主症外,以嗜卧懒言,面色萎黄,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无力等脾胃不足见症为要点。
治法主方 健脾益气化湿.参苓白术散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薏苡仁、桔梗、山药、扁豆、莲子肉、砂仁、大枣等.若见心烦口渴、舌质红少苔、脉细者为气阴两虚,可以人参五味子汤为主加减。
2.暑湿困脾
证候表现 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脘腹不适,时有呕恶,身热不扬,小便黄,大便不调,舌苔腻,脉滑略数。
辨证要点 本证为外感暑湿,湿困阻脾胃所致。除本病主症外,以身热不扬,脘腹不适,小便黄,舌苔腻,脉滑略数为要点。
治法主方 醒脾清暑化湿.藿朴夏苓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藿香、杏仁、厚朴、半夏、白蔻仁、薏苡仁、赤茯苓、猪苓、泽泻;淡豆豉。兼有咳嗽腑闷者,可以麻黄易淡豆豉加黄芩;发热者加青蒿、六一散.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藿香正气水 用于暑湿困脾证。
2。生脉饮 用于脾胃虚弱、气阴不足见证。
二、单方验方
1。五味子9g。泡茶代饮。
2.人参3—6g。在疰夏发生之前或伏天服用,每日1次,连服5"-'10天.适用于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每年患疰夏者。
3.六一散30g,荷叶一角包煎,煎汤代饮。用于暑湿困脾证,热重于湿者。
4.鲜藿香、鲜佩兰各20g,薄荷8g,青蒿:tog。加水煮沸,置凉代饮,每日l剂。用于暑湿困脾有发热者。
三、食疗方药
1。山药薏仁扁豆粥 山药、薏苡仁各30g,扁豆工5g,粳米lOOg。一同煮粥,加少许白糖调味,分次服。宜于脾胃虚弱证。
2.陈皮大枣茶 陈皮3—5g,大枣5个。煎水代茶饮。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加强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保护脾胃。
3。对素禀脾胃不足之儿,平时可适当服用健脾益气之品,以改善脾胃不足的体质状
况,减少或减轻发作.
二、护理
1。注意患儿饮食宜忌。一般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而富于营养,忌生冷寒凉之品,尤
以脾胃素虚者。
2。注意起居劳逸,避免再感外邪.
(文献选录)
《丹溪心法.注夏》:“注夏属阴虚,元气不足。夏初春末,头疼脚软,食少体热者是宜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炒柏、白芍。挟痰者加南星、半夏、陈皮煎服,又或加生脉汤。”
《保婴撮要。注夏》:“脾为太阴,位属坤土,喜燥而恶湿。故凡脾胃之气不足者,遇长夏润溽之令,则不能升举清阳,健运中气,.又复少阳相火之时,热伤元气,则肢体怠惰不收,两脚痿弱,嗜卧发热,精神不足,饮食少思,口中无味,呼吸短乏气促,目中视物吭吭,小便赤数,大便不调,名曰注夏。此皆禀赋阴虚,元气不足之症,丹溪《补阴论》言之详矣。
《脾胃论.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疼,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
(现代研究}
一、预防性用药的研究
邵金阶报道,拟用益气健脾的“防治疰夏汤”对疰夏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效果满意。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芪30-50g,党参18g,白术、当归各8g,茯苓20g,白豆蔻(后下)4g,藿香、神曲各lOg,谷麦芽各15g。于立夏前后服上方5—10剂,每日或隔日1次。并认为疰夏是发生在夏季的时令病,患者多素体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时值夏令,暑湿困脾,而暑湿之邪,又易耗气,故疰夏的主要病因是脾胃气虚.以益气健脾药为主,伍以芳香化湿、悦脾和中之品,使“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是防治本病的关键。而立夏,为夏之初,湿热不甚,因此在立夏前后作预防性服用为宜.。并指出本方不仅可作预防用药,既病之后,以本方加减运用亦有效果,但经临床观察到预防性治疗比发病之后治疗效果好,且用药少,耗资低。
罗元恺在食用药物和药膳系列文章中指出;扁豆性味甘乎,入脾、胃经。《会约医镜》谓之“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治暑湿吐泻、脾虚食少等证.《延年秘旨》扁豆粥,以白扁豆30g,粳米60g,共煮为粥,加糖或盐适量食之,能健脾和中,化湿消暑。治脾虚食少、:胸闷便溏等证。《食鉴本草》扁豆人参粥,以人参lOg(或党参20g),扁豆(炒)30g,粳米60g,煮为粥食之,治脾胃虚弱,.神疲食少、呕吐泄泻等证。
二、临床治疗报道
高普轩介绍用资生汤:生山药3。5~12g,玄参4~12g,白术3-9g,生鸡内金1.5—6g,牛蒡子1.5~'6g,水煎服,每日1剂.呕吐、泄泻重者重用山药、白术,加用藿香、薏仁,手足心热,盗汗重者酌加黄柏、地骨皮、麻黄根、莲子;咳嗽重者重用牛蒡子,酌加五味子、麦冬、百部;夜间哭闹、睡卧不宁加用生龙骨、生牡蛎、钩藤;夜间发热、脘腹胀满者加银柴胡、青蒿、木香。治疗小儿疰夏680例,痊愈510例,显效120例,有效30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97%。
何俊采用《医方集解》十味人参散加减:白参3—5g,白术、茯苓、法半夏、葛根、黄芩各5g,柴胡、甘草各3gf陈皮4g,白芍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小儿疰夏32例,均获治愈。
陈树人提出治疗疰夏3法。暑伤元气者用清暑益气法,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热伤元气,肺肾两亏者用金水相生法,生脉保元汤加生石膏主之;脾胃虚弱者用健脾扶胃法,七味白术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