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仅是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智慧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几乎人人会背,但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内涵。“学”和“习”啥意思?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学”的繁体字是“學”,金文更为形象,见下图。这像个啥?像个孩子在屋子里摆弄算筹工具。
“习” 的繁体字是“習”,甲骨文是咋写的呢?见下图。
好形象啊!像个小鸟在拍翅膀。习字是小鸟在练习拍翅膀,就是练习的意思,指的是不断实践,不断重复所学到的知识。
看到没有?学而时习之,就是一个小孩子学到了知识,还要经常像小鸟练习飞翔一样不断实践。这是一个什么过程?不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吗?这样的过程感觉如何?不就是“不亦说乎”吗?学习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
如果感觉不到愉悦,问题又出在哪里呢?我们来看看。
(1)你学习的时候,是不是把自己当作小孩子了呢?很多人可能不是吧,觉得自己是个大人,很多东西都懂,这样的心态就有问题。你想要学习新的东西,你就要虚心,把自己变成一个无知的小孩子,这样你才能学到东西。
(2)你学到了东西,你有没有练习呢?学到了觉得挺好,没过多久就忘了,又不会了。这还能“不亦说乎”吗?肯定不能。学到了就要像小鸟一样,不断练习,不断实践。你是要飞翔的,要不然你学它干啥?
(3)你学习的目的对吗?如果只是单纯的为积累知识而学习,估计就不会“不亦说乎”了。这就要谈到下面我想讲的另一个汉字“痴”。
“痴”这个字很有意思。它是一种病,一种“知”的病。我们来看看这个病的病因。
(1)知少了,得了“痴”的病。世面上这样的人很多吧?无知的人,浅薄,像个傻子。这是一种“痴”。
(2)知多了,也有可能是“痴”。这不是很好理解,大家来看看我的分析。如果只是单纯的增加知识,而没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就成了人云亦云。别人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不对,那个谁谁谁说应该是这样……
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凭什么得出这个结论?他说的东西对吗?……没有这些疑问在你脑袋里,就全盘接收这个“知”,你不得病,不变“痴“才怪呢。
“知”有的是好的,也有的可能就是谣言啊。不加判断,你就成了传播谣言的帮凶, “痴人传播谣言”,而“谣言止于智者”。
“知”需要变成智才有用!“知”是原材料,需要你来加工处理。加工的好,你就获得智,加工的不好,你就“痴”了。有智就有慧吗?怎么才能获得智慧?我们来看看“慧”字。
“慧”字上面 “丰丰”像个扫把;中间像是个簸箕。最下面是个心。啥意思?就是要经常用扫帚和簸箕打扫你的心。
家里一段时间不打扫你难不难受?家里乱七八糟的你肯定不开心,这是物质世界的打扫。你的心多久没打扫了?你不打扫,扫除心里的垃圾,你咋获得“慧”啊?
“慧”是打扫自己的心,扫什么?打扫乱七八糟的“知”啊,要不然不就是“痴”了。把自己的心打扫干净,“慧”就有了,等你把心上的愚“痴”和无效的“知”见都打扫干净,“慧”自然就来了。
不断地打扫,慧就像火焰一样在你的心里燃烧,你的智慧就会源源不断给你内心以温暖。我认为这就是开悟状态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智慧,否则你就变成“痴”了,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学习在于放空心态,在于不断实践,不断扫除心中的愚痴,智慧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