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句话误导了很多人
小
播
读
书
///
11/07 2020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保持外在的纯真,保持内在的质朴,减少私心,降低欲望,你就不会再有忧愁烦恼。
这句话看起来有点消极,其实庄子还说过更过分的话。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大概意思是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知识,是徒劳的。
是老子和庄子不思进取,不主张学习求知吗?
当然不是,不然他们怎么会留下几千几万字的经典让后人学习。
首先,道家思想是生存智慧,所谓你知道的越多,你就会发现你越无知,这样你就会越去追求,从而陷入无尽的追求之中,看起来就像是一种求知陷阱,对知识的欲望会让我们陷入痛苦,这显然和道家思想所追求的生存智慧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克制欲望,清楚自己的认知边界,这很重要,会让我们活得更坦然更轻松。这虽然稍微有点消极,但是其实这个庄子和老子的重点,不是不去求知,而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有自知之明。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之明;庄子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次,这句话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重点,那就是“见素抱朴”,也就是:回到事情的本质,回归质朴和本真。
这其实才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老子认为,聪明和智巧伤害自然,所以弃绝它,人民反而得到百倍的益处;仁和义束缚天性,所以弃绝它人民反而能恢复孝慈的天性;巧智和获利能使人产生盗心,所以弃绝了它,盗贼自然就绝迹。
这三者都是机智过度了,都是不好的。为什么过度追求巧智就不好呢?在我们眼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是非常正常的。要领悟道家思想的这层意思,并不容易,下面的内容有点抽象。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西方一位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思想,海德格尔之前我用几期视频介绍过,他非常崇拜道家思想,还曾经试图翻译《道德经》,后来流产了。
但是其实海德格尔的思想,很多都来自于对道家思想的领悟。
在海德格尔的一本书《真理的本质》里面,海德格尔说:真理是一个无蔽,同时又是遮蔽的过程。这里的“去蔽”,可以简单理解为去除遮蔽。
在海德格尔的思想里面,事物“被遮蔽”的领域才是更核心,更具有本源性的。或者说,被遮蔽的神秘的领域才是真理的核心和起源。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们在一片黑暗中行走,突然前面有一盏明灯,我们通常认为,被我们看到,被我们认识到的光明的地方才是真理,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但是其实光明之外,广袤的黑暗才是世界原本的样子。
就像我们都推崇“有”,而老子的道家思想说,其实“无”才是万物的本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就是那个广袤的黑暗的“被遮蔽”的领域。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块天然的璞玉,经过打磨成为一块精美的玉器;一个人经过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了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这看起来是让这块玉,这个人发挥了价值。但这里其实并不然。
首先,这个价值显然是我们人类赋予的;其次,我们一旦把一样东西经了加工、打磨、培养,看似一个“去蔽”的过程,但是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一点黑暗一样,其实黑暗才是世界的本质。光亮只是为了让我们看清世界本来的样子。
这个“去蔽”的过程,也让世界失去了本真,其实也是一个“遮蔽”真理的过程。一块璞玉本来天然自成,拥有无限的可能,但是经过了人为雕琢,也失去了所有的可能性,成为了其中唯一一种可能性,这其实不是丰富了事物的内涵,其实是减损了事物的内涵。就像一个人本来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他的父母非要把他培养成为了一个厨师一样,因为在他父母眼里,厨师才是他们的梦想。
其实回到道家思想,我们就可以理解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每天学习,当然可以增加知识,就像我们每天打磨璞玉一样,会让它更光亮,但是从“道”的角度,事物的本性,其实是每天都在减损的,因为它慢慢失去了本来的样子。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减少人为的干预,回归事物的本来的样子,哪里才是事物的本质,才是真理诞生的地方。
甚至这种思想,其实和西方康德哲学里面也有类似的地方,康德哲学里面的“物自体”是无法认识的领域,也是“遮蔽”的世界,而人类总是带着一副有色眼镜看这个世界,我们无法看到这个世界的样子,主观性永远存在,无法摆脱。
主观意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屏障,这在东西方思想里面,表述不同,但意思差不多,这期内容稍微有点抽象,跨度有点大,需要大家领悟一下。
好了,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后面将继续分享这本书其他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