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看民法典看......

看新闻
这几天午饭的时候,那小子照常用平板看视频,不过每天基本都看有关两会的新闻。
当然,不光他自己看,他都把平板放到我也能看到的角度。
吃饭看新闻听新闻,有种回到陪读时代的感觉。
那时候是从高二开始,每天中午吃饭时间我给他读新闻:
人民日报的“来了!新闻早班车”
央视的“早啊!新闻来了”
等等。
现在那小子有手机有电脑了,有自主权了。
跟我一起吃饭的时候喜欢给我放官媒的新闻视频,大概一是因为他知道我支持他看这类型的,二是因为之前也养成了这种习惯。
我是这么猜的,真正的原因是不是如此我不敢下结论,怕那小子鄙视我以他为卖点吸眼球。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每天看看官媒的新闻不错。
民法典
最近有一个词引起我的注意,就是“民法典”。
官媒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形式,推送了不少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法典”内容,解答不少平时常常遇到的难题。
比如小孩子玩手游偷偷充值能不能要回来,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主播能不能要回来等等。
其中有一条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是关于给别人起外号的承不承担责任的事。
专家是如下解释:
我为啥对这条这么感兴趣呢?
因为我身边有很多喜欢给人起外号的人,大多数都是奔着人家的缺点或者缺陷来的,甚至很多是带有侮辱性的。
所以,这条民法要认真学习一下了。
我自己也要认真学习一下,因为有一年我带着我姐去南方出差,背地里给同去的同行一人起了一个外号,当然是偷偷叫。
一则关系民生的消息
今天又看到一天关系民生的消息:
中央文明办发话!今年不将占道经营、流动商贩等列为文明城市考核内容。
太好了!
以后在下班的路上,在路边买点菜、买个烤地瓜、买块年糕吃,而不用专门跑到常常没地方停车的大棚市场买了。
街上有走街串巷的货郎、有来来往往逛摊的人群,那样才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不仅仅是钢筋笼子与铁皮汽车的框架。
以前很少关注政治关注两会,今年不知不觉地眼睛耳朵都能触及,是年龄的原因还是媒体的原因,还是什么什么的原因?
看了看以上内容,都让人心情愉悦。
唯一让人懊恼的是那si大盘,到底能不能不要再跌跌不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