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当泥哨
第381篇
区作协问我要周六年会发言稿的时候,我突然记起来我爸给我保存的那些旧物,找出来两份曾经的发言稿看了看,里面有些句子很有时代特色。
第一份是刚上大学的时候,作为新生代表在第十个教师节上的发言稿。有段话是这么说的:时刻准备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祖国富强昌盛、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增砖添瓦。
第二份是参加工作一年后,作为优秀大学生员工在单位会议上的发言稿。有段话是这么说:我们用自己的心血,向党和人民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透过这些话,似乎看到了一群激情澎拜的热血青年,高喊口号往前冲的情景。
年轻时候,似乎没有自己的理想,又似乎很有理想。所谓的很有理想,就是那些口号性标语所倡导的,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具体怎么贡献,也是模糊不清。似乎只有上战场,抛头颅洒鲜血,最能真切地体现出来。
工作生活了这么多年,对理想的理解渐渐明朗。
作协年会的前一天,我把发言稿拍了个照片,发到小群里。有个在某企业的办公室主任来了句:全是废话。
然后教我:你应该说十三届一次会议刚开完,新思想引领新动能......
而我写的,是关于进入作协这些时间来的感悟,发自内心的想法,他觉得是“废话”。我在想,套上这些我不甚明白的话,是不是我真心想说的呢?
我不知道他对“个人感悟”这一词是如何理解的,如果说对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自己的兴趣爱好,写点感悟,要套上时事政治,国家政策。那是不是就像谈恋爱的时候先说句:“毛主席万岁!”一样?
我越来越感觉,当我们做不了科学家,企业家或者其他大家的时候,脚踏实地的干点事实,就是在践行我们的理想。
就像我们近几年来的创城。我们规规矩矩地遵纪守法,做文明公民,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就是对创城的身体力行。
我们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增砖添瓦。
我们好好爱自己的家,照顾好老人孩子,不给国家添麻烦,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年少时候,总觉得要干大事,要轰轰烈烈,最好出人头地,才算是对国家做了贡献,才是实现了理想。
当理想与现实有差距的时候,有些人会失落,会无所适从,会萎靡消沉,连自己本该做的事情都做不好。还要不停抱怨社会的不公平,对社会不满。
人是一岁岁长大的,心智也是慢慢成熟的。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常反思,慢慢调整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找到符合自己的路,从而走下去。而不是看到别人怎样怎样,我也应该怎样怎样,岂不知人的能力有千差万别。别人做到的,你未必能做到。
写作,同样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
赵德发老师在小说《青烟或白雾》中的女主角,对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行为是这么评价:吕中贞觉得自从工作队来了,自己就成了一块泥,穆专员想把她捏成什么样就捏成什么样子,她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出自己的选择。她想,这次去县里发言,穆专员就把我捏成一个泥哨了;外表涂得花花绿绿,吹起来吱吱地响,那声音却不是我自己的,是穆专员吹出来的。
“泥哨”,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写作者要是没有自己的想法,一味人云亦云,就是个“泥哨子”。吹的不是自己的心声,没有真情实感,是不会长久地打动读者的心。现在唱歌演戏都要求演员“走心”,就是这个道理。
看看我在大学时候的发言稿,对老师们的承诺,那就是喊一套,做另一套。
工作以后的发言稿,真实了不少,还不乏粉饰太平的口号。
作协年会上的发言稿,则完全是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后辛主席还给我打电话,感谢我的发言,情真意切。我跟辛主席说:真性情,一直是我的座右铭啊!
有句喜欢的话,拿来一起分享: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力和欲望匹配,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不以丧失,不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