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毕业季同学捐书有感

这些天,学生毕业返校,从18号忙到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一切都匆匆,毕业生被要求今日必须离校。短短的一周,算是对于大学校园最后的告别。

作为图书馆的老师,这段时间也忙于毕业季的服务工作,其中一项,是接受学生捐书。颇有感慨。

昨日下班后暂未回家,听到敲击玻璃的声音,原来有学生在外面呼喊,赶过去,学生用手机打着字向我展示信息,她想捐书,但宿舍太远,楼层太高,书籍太多,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我应承了下来,不能拂了学生的心意。于是启程,一路上与这位同学交流。

她也是一位很爱读书之人,家中有三个书架,前些日子还运了一批书回家。准备跨学科考研,所以有许多专业书于她没有了作用,但是又觉得如果留在寝室,被收废纸的,买卖二手书的人取走很可惜,所以希望留给学弟学妹。我深表理解。

我与她也聊到自己的经历,11年将离开北京,花了上千元将本科、研究生积累的书运送回家,眨眼将近十年,而这十年,这些书都存在于麻袋中,也就是这次疫情封锁在家,才整理了一番,而现在从事的工作与专业也不再相关,当时留下的专业书籍也成了最早被清理的对象。

这当然也是理性的选择,专业发展日新月异,教科书也不断更新再版,书中的内容有些已经过时,更何况不再从事相关的工作。

学生当然没有那么多的感慨,她只是觉得好可惜,也许比较的是当时花了不少钱购买,成色也很新,内容觉得也很有用,但现在就成了废纸,论斤被收购,心理上觉得接受不了,而留给学弟学妹,让书籍发挥相应的作用,这在心理上就觉得好了许多。

我也安慰她,同时也像自言自语,其实这也是好事,人生总要向前,不能被过去绑住了手脚,总是没有变化,那是更可悲的状态。

------------------------

是啊,由此,我联想开去,一方面想着人生,另一方面则想着类似军队,政府,事业单位这样的机构。

对于人生的联想也许也是老生常谈,就是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很多舍不得的东西,感情,其实只是没有面对更艰难的选择,更硬性的制约。譬如毕业生面对学校清理宿舍的规定,譬如整个世界面对疫情,每个人面对传染与生命安危的风险。限制因素变了,一切都要跟着变化。

而人生最大的限制因素当然就是生死,走向死亡,万事皆休,至少很难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需要靠继承自己遗志的人来按照他们的理解来执行,执行是否到位,也只有天知道,死去的人是不知道的。

死亡是如此让人悲伤,恐惧,可是大贤庄子并没有过度悲伤,哪怕死去的是其妻子,他也能鼓盆而歌,并且留下对生死的莫大感悟: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

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还联想到龙树菩萨的《中论》,刚好听到黄向军老师的解读,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我们人类天生用时间,空间,因果的理性去认知世界,于是乎,整个世界呈现为时空中的因果缘起。这种呈现,世界真相基于人类认知模式的必然呈现,不能说是假的,但又不是真相本身,仅仅是真相的一种呈现。

譬如我们看到世间的五颜六色,而在狗的眼睛里,世界只有黑白两色。而整个世界其实充满了不同频率的光线,有些我们也感知不到。

所以,中论开篇就说: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我们受限于我们的生理构造,但思想也许有更多的弹性,我们相信什么,怀疑什么,应该并没有被打上思想钢印,还是可以调整的。

这就是变化,随着变化而变化,曾经重要的,慢慢不那么重要,曾经困难成为障碍的,回首发现已经成为成就。这种反思应该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安慰,跳出受到各种限制的现在,以更长远的眼光反观现在,而这种反观也许改变不了限制条件,但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想法,情绪,使得自己不必与自己过不去。

我想到我的儿子,两个一个上幼儿园中班,一个还没上幼儿园,总是相互打闹,争夺,而打闹争夺的原因,有可能只是因为刚好对方看重那件物品,这时候自己就不能落后,于是争执起来。作为大人,常常就觉得挺可笑的,那些有啥好争夺的呢?但作为大人的我们,忽略了他们心智的限制条件。而且反思我们自己,我们现在特别在意的,在更年长之后,在生死面前,在更大的尺度下,是不是也听可笑?但我们不一样很认真么?

至于机构,他们存在更长久,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大学送走了一批批学子,事业单位迎来一批批新的员工;政府部门迎来一届届领导。封建社会迎来一代代君王。

面对当下,当权者,当值者有他们的挑战,考验;

面对未来,他们有他们的想法与规划;

但同时要面对过去,过去造成的问题,

过去应对产生的副作用;

还有未来的接班人,未来的接班人能否传承?

传承什么?还是另一种思路?

这背后是路径依赖,是传统的制约,是现实的羁绊,是短期利益,长期利益的考量。

---------------------------

第二个接受捐书的感慨,与面对自己藏书的感慨一致:

就是太多的书想读,太多的故事想知道,所以才花真金白银买书,但最后还是没有读,很多书籍甚至没有开封。

太多的书我们不知道其存在;

太多的书我们知道其存在,也一点兴趣没有;

太多的书我们有兴趣到购买了回来,但从没有看;

太多的书我们哪怕看了,也没有看完;

太多的书我们看完了,也留不下什么印象;

太多的书我们留有印象,也达不成我们最初的期待;

太多的书哪怕帮我们达成了最初的期待,也改变不了我们的人生......

说说最后一点,我想我指的主要是致用类的书,在捐的书中有不少是指导处世,励志类的书,譬如《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前一本讲的是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后一本书讲的是如何化解忧虑问题的。

要是买了,读了,就能做到,那就太好了。当然世界没有这样的好事。温伯格在《咨询的奥秘》讲过果酱定理,饼子越大,果酱摊的就越薄。

自己亲身经历体验出的经验胜过他人的教导;

他人手把手的教导,针对性地辅导胜过开大课;

开大课感受到重点所在,胜过读其写的书.........

--------------------------------

第三个感受就是知道了一届届毕业生喜欢看的一些流行读物,在与同学交流中,他们也告知常常是同学的推荐,成为购买的理由。

像这样的书,有张嘉佳的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大冰的书,余华的书,路遥的书,东野圭吾的书........

这些书受欢迎,肯定有其受欢迎的原因,只是不为我知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