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干净教程:Photoshop人像调色系统教程第 1 篇
一、明暗关系
在印象派之前文艺复兴时期、古典绘画时期、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主要靠透视、明暗关系、规划一张画面 。明暗关系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三大面五大调子”;学院派比较注重的是明暗关系与写实(从最开的写实,到后来在写实基础上理想化)。
在讲光影的时候讲过这个问题。链接:修图要懂光影作用!详细讲解人像光影在美术中的变化

2015年客片 ----- 摄影师小明
像这张客片通过光影把做出了主次关系,这个问题再讲“修出干净皮肤” 时讲过,但我希望大家还是要在看一遍。
我习惯把这些东西看作为光区,亮面是先受到光的部位,称为“第 1 光区 ”按照受光的先后排列出顺序。

上图是正常黑白关系,我把上图改变一下黑白关系。

可以看到我在亮面点了很多比较暗的点,在灰色区域点了很多比灰色暗的点、在暗部点了很多亮的点,画面的黑白关系乱了。
我的意思是说,在亮的区域里面不该出现暗的点,亮的区域里都是亮度区域该有的亮度,这个黑白关系才是正确的,这个画面才会干净;同样暗的区域也是一样。
如果黑白关系错了,是因为影响的面积比较大,画面就会感觉乱。

在给本来暗的地方加点亮度会更乱

这就是给片子,降低高光,提高阴影,过度损坏了片子关系的结果,不是说不能提高阴影、降低高光,我是说不能过度。
公众号一直都在讲 “逻辑” ,艺术是建立在逻辑基础上的创作,逻辑也就是衡量专业的标准。
二、灰色的色彩
印象派在美术史地位高、出名、是因为打破了“学院派” 的理念,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奈放弃了明暗对比,放弃了结构的真实性,注重关系、光、色,莫奈把色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布格罗总结了鲁本斯与莫奈,从那以后西方艺术史开始一代不如一代;布格罗算是西方绘画最全面的画家,也是绘画最理想的状态,大家可以多看看布格罗的作品吸收一些经验。
像陈漫很多作品暗部加蓝色,是受印象派的梵高影响,当然跟视觉也有关系,也不一定是受梵高影响,可能是跟梵高的色彩理念一样,但我还是认为是在模仿梵高的处理方式。
大部人调色会让片子整体倾向一种色彩,或者高光、暗部偏向一种色彩。因为这样片子的黑白灰都会偏色,会让眼睛有一定的满足感,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这样做,但这种倾向,是偏色不是调色。
莫奈绘画的色彩不像古典绘画暗部的酱油色、黑色、看一下印象派的作品


尤其是梵高作品里的色彩,没有一块是真的“灰色” ,每一块灰色都有倾向性;像墙面上有偏黄的灰、偏绿的灰、偏青色的灰、有偏蓝色的灰。
也就是说画面里灰色不是单纯的灰色,让灰色有色彩倾向,画面就会干净。并不是色彩干净要把饱和度加的多么高。
下一期会接着继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