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30)五行肾(水)代谢失常
人体的“水”循环代谢失常,直接关系到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而水液代谢则是由多个脏腑相互协作来完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水液代谢必须保持平衡即进入体内和排出体外的水液在数量上应相对平衡,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
在人体中的动脉形成正压,静脉形成负压,水进入胃、小肠和大肠后,会通过肠胃的静脉毛细血管被吸收到血液循环当中去,人体内的阳气越充足,动脉的正压就会越足,血管的弹性就越好,静脉也就能形成足够的负压。水在肠胃中也就很容易被吸收进入静脉毛细血管,而进入血液循环当中。反过来说,如果阳气衰弱,水分就不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喝进去的水也就不容易被身体吸收和利用,导致水液在身体的局部沉积,形成水肿,这就是中医讲的“痰饮”。
导致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最常见原因是感冒。一旦感冒引起肺气的闭塞,人体血液循环速度会下降,氧气的生成会下降,血液循环系统对水的吸收也会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多余的水分沉积。因此在感冒的某个阶段会出现尿少腹胀的症状。当没有被吸收进循环的水逐渐被污染,沉积在肺部就会变成痰饮,沉积在胃部形成腹胀失去胃口,沉积在小肠、大肠会造成小腹部的滞胀。
人体的主要水处理单元是肾,当污水积存在肾脏就会引起超负荷运转,西医就会得出肾炎的结论,刚开始人体只是水液代谢失常,肾本身没有问题。如果肾脏长时间承载过重的负担而得不得解决,肾脏本身就会出现损伤。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水液代谢失常体质,有两种比较典型:一是不爱喝水,喝水就感觉到胃胀、腹胀,水进入体内象总也排不出去,这种现象是肠胃阳气不足导致的胃肠虚弱,因为水是通过胃肠道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如果胃肠道的静脉动力不足,水就很难被吸收进入血管。
这种体质容易导致水液积在肠胃而感到胃口不好和身体沉重,由于水不能进入血管从而导致血液水量不足,产生皮肤老化,导致五脏六腑容易沉积“污浊”。这种体质症状的病人治疗方法是:加强肠胃的“阳气”和加强肝系统的宣发,让水能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第二种现象是喜欢喝水,但总感觉到口渴又多尿,这种体质是水能有效的通过肠胃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但肾和膀胱的“汽化”能力偏弱,当膀胱经不能有效“汽化”水液时,津液就产生不足,进入血液的水就不能被有效利用,过多的尿液被排除浪费掉,所以很多肾虚的体质经常感到口渴,但体内又无能有效储存水而出现尿频现象。
在治疗当中,除了《麻黄汤》证,还有寒邪、水邪阻滞背部《足太阳膀胱经》造成的颈椎部位的脖子发紧和落枕所对应的《葛根汤》证,小便不利和口渴的《五苓散》证,胃虚水停的《茯苓甘草汤》证等。在《伤寒论》的太阳篇,有一半的组方机理与水循环代谢失常有关。
在人体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中,离不开肾水的汽化功能和升降出入运动,应当指出,在人体水液代谢的调节过程中,肺、脾、肾、膀胱、三焦、肝等脏腑的生理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尤以肺的宣发、肃降,脾的运化传输及肾的蒸腾汽化。对于水的清浊升降起着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