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第670天

今来今天本想写关于团建的一些反思,但是思来想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思,都是人之常情,自然发生。即使再完美的计划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总体来说对自己的协调能力还是认可的。

关于疾病这个话题来源于《薄世宁医学通史讲义》,这个话题很难写,需要挑战一下。

疾病是人类进化的遗产,其实我认为疾病就是人类自身进步和医学进步的一个阶梯,就像失败是成功的阶梯一样。只有出现问题才会有弥补的机会,如果是100%的完美那也注定人类不可能进步,所以人类是不完美的。

疾病就是这个不完美的表现之一,所以我们不必“谈病色变”。要“因病情得福”知道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当然一些致命的疾病我们还是要积极治疗的。

这里讨论的人类与疾病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从个人身体的微观层面来说,生病是一种结果,首要的任务就是治病,立即减少病人的痛苦。比如切除一些病变的器官组织,而症更像一种过程,它的产生是缓慢的,甚至是不被人类自身所发现,比如常见的慢性病。这更多是一种身体的信号,循证医学循的就是产生疾病的早期症状。

症更像是病的嘴巴,一种身体不好的信号,比如打喷嚏、结实、中风等等。当然症的另一方面就是反应过度,比如过敏,俗话说的大惊小怪。

也许症的前期对人们来说没有什么威胁,但一直硬扛最终会发生疾病的,所以我们要多关注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

症状更多的表现是一种慢性病,之所以会产生慢性病,其实就是一种组织和器官产生病变或衰退时,对人产生的影响并不一定是致死的,很多都能忍一忍扛一扛,当然达到了临界点就会产生病了。

当一个部位受到损伤时,身体的其他部位会代偿,发挥它并不擅长的功能,但也能凑合着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代偿更像一种对疾病的妥协,我们也知道一味的妥协早晚会出问题,因为代偿部位也会承受不住那么大的压力。

当然如果我们能早发现,及时的不用代偿部位,身体一样会好转。所以还是说回了那句话,万事万物都有双面性,有好就有坏。

细菌在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干净,但我们人体也是充满细菌的,而且每个组织器官都会形成一个特定的细菌生态,所以细菌和人类是一个共生的关系。只有细菌的生态发生改变时,疾病才会产生,比如最新的阿尔兹海默症研究发现,引起牙周炎的细菌和引起口腔溃疡的白色念珠菌,可以一同进入大脑,这些细菌通过复杂的机制就可能引起阿尔茨海默症。

我们对细菌也应该是有包容的态度,最不应该的就是过度清洁,恨不得身体从内到外都要杀菌一遍,反而可能打破原有的共生关系,比如关节炎。

这些病本质上就是免疫功能发生了紊乱,要么是免疫系统无法认出“坏人”,要么是“冤枉好人”或者是打不过“坏人”。

总体来说对疾病的认知性不够,因为没有把今天的知识完整的串讲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