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必读的4首诗词:少年不懂清明意,读懂已不再少年

作者:人间看海

来源:国学文化(ID:gxwh001)

生活就是五个字,珍惜眼前人。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寄哀思。”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总是被无数的文人雅士咏怀。

幼时捧着《唐诗三百首》,读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只觉得韵味悠长。

岁月流转,华发初生,几番经历。

才知道小时候背过的诗词,是长大后才能读懂的人生。

图片1|子非鱼780 ©
有一种思念,叫清明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中国人,总是很忌讳谈及死亡。

唯独清明节,这个关乎离别的日子,所有的愁绪和思念才敢肆意绽放。

这年四月四,细雨纷纷,乌鹊哭啼。

诗人见到来祭奠的人伤心愁苦的面容,叹息逝者在黄泉之中再难听到亲人的哭声。

这样的悲伤,相信你我都曾经历。

坎贝尔曾说:“活在活着的人心里,就是没有死去。”

小时候,我们害怕清明扫墓,觉得墓碑前总是萦绕着一股悲凉的氛围。

幼时的我们怎么也想不通,曾经至亲至爱的人,为什么隔着墓碑,就再也见不着了?

长大后,我们才懂得生死皆是人世的常态,没有人可以逃过。

但我们亦不再恐惧,站在那矮矮的墓碑前,和已逝的亲人讲述最近发生的故事,也追忆往日的美好。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离别并不可怕,因为记忆,永远是牵连我们的纽带。

清明细雨绵绵,春风拂面柔柔。

愿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都能在此时,小心轻放。

有一种眷恋,叫家乡

《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做清明了?

或许对每个只身在外的游子而言,清明,永远是记忆中抹不掉的乡愁。

此年清明,诗人憔悴卧病。

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却在这个节日氤氲的氛围中变得格外清晰。

他低声吟诵着诗句,眼前浮现的是远在天涯的亲人,是家乡的点点滴滴。

席慕蓉说:“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年少时,我们渴望背上行囊,离家远去,见一见外面壮阔的天地。

历经千帆,才渐渐懂得,无论走多远,心绪都牵挂着那片承载记忆的土地。

倦鸟思巢,落叶归根。

家乡,是生命中扎根的土壤,不仅是身来处,更是心来处,还是所有成长的来处。

清明时节,微风和煦,吹过你的耳边,仿佛在提醒你,是时候,该回家乡看看了。

有一种珍惜,叫好好陪伴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这一年,诗人送好友陈秀才回家省墓。

一路上,风雨飘摇,梨花满地。

对诗人而言,清明,带来的既是相遇的欢欣,也是离别的惆怅。

是啊,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总是随着时间渐行渐远。

只是这样的感触,总是在清明这一天才来得深刻。

曾经,我们也以为友谊会天长地久,直到各自成家,各自奔波,才发现时间是切断联系的一把剪刀。

曾经,我们也以为来日方长,父母总在翘首以盼,但每每回家,才发现时间早已经将两位老人蹉跎成两团小小的黑影。

北岛说:“人在的时候,总以为有机会。其实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就少一面。”

每个人陪在身边的日子都有其定数,作为时间的游子,谁也不能避免分开。

每一次相聚,务必好好珍惜;每一次告别,一定要用力拥抱。

多说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

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时间的渡口前,有些人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有些人失去了,就永远消失了。

生活就是五个字,珍惜眼前人。

好好陪伴,比什么都重要。

图|桑尼映画 ©
有一种智慧,叫活在当下
《清明日对酒》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一过,寒冷的冬天彻底挥手告别,北雁南飞,盈盈的春光正式进入广阔的大地。

有人问,清明为什么在春天?

大概就是,在最美好的季节捎去对先人的思念,也在最美好的季节开始新的生活。

生死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坦然地面对当下,过好眼前的每一天。

清明之际,四处莺歌燕语。不妨趁着这大好风光,与家人一起踏青郊游。

《清嘉录》中就曾记录道:

“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在古代,清明时节,往往阖家出动,赏春观景,还会一起放风筝。

很多人会在风筝飞到天空之际,剪断风筝线,让它飘到云端,以祈求带走所有晦气,也带来好运。

高翥说:“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怀远,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提醒自己:过去已去,珍重当下。

逝者已逝,生者给他们最好的安慰莫过于好好活着。

坦然地过好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负故人,不负春光,不负韶华。

有人说:“清明,其实是一场告别。

这一天,人们穿过山,穿过海,穿过一切,只为回来和离世的亲人们,再一次说声再见。”

但我想,清明不仅是追思过往的回眸,也是希冀未来的遥望。

所有的忧愁、烦恼都随着清明的细雨和风消散殆尽,留下的是万物清明、朗朗乾坤。

也许清明最美的意义,就在于放下悲伤,和过去释怀,用爱和希望去筑造每一个明天。

清明节,上一炷清香,敬一杯浊酒,愿已逝的亲人们一切安好!

也愿现世安稳,所念之人,岁岁安康,长乐未央!

作者:人间看海
作者:人间看海,国学文化作者。来源:本文系国学文化原创(ID:gxwh001),读国学文化,品人生百态。
(0)

相关推荐

  • 有没有一瞬间,你忽然读懂了一句诗词?

    陆游有一篇名作,叫<临安春雨初霁>. 小的时候,喜欢"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觉得极美极好:长大后,却更喜欢"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q ...

  • 王维的少年成名作,首句最经典,让人拍案叫绝,广为流传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无数个文人墨客脱颖而出,除了我们熟知的李白.苏轼.杜甫等人,王维的诗词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读他的诗词总有一种淡泊名利,雄心壮志之感. 不过相对来说关于表达节日情感的诗词, ...

  • 我用遍野的油菜花抒发怀念

    我用遍野的油菜花抒发怀念 作者:张明儿 "寒食节"先于"清明节"而来,传统的"寒食节"还是那么静穆.肃然,带着雨水的忧郁和铅一样沉的云.这样 ...

  • 清明感怀

    清明时节思故亲, 细雨纷飞似泪痕. 柳色婴花仍依旧, 阴阳相隔梦晨昏. 六十风雨春秋度,往事如烟酒里尝. 杨柳新枝发垅上,桃花旧梦落西窗. 年年脑北清明祭,夜夜心头眷念藏. 时态炎凉知冷暖,蹉跎岁月一 ...

  • 年少不懂《西游记》,读懂已不再少年

    如果从量化统计的角度来看,<西游记>无疑是四大名著甚至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成功且最受欢迎的作品,没有之一. 在电影电视艺术诞生以前,西游记的故事通过皮影戏等传统演艺形式代代相传:而在光影艺术诞 ...

  • 少年不懂黄家驹,听懂已不再年少,你可好?我相信其实你一直都在

    前段时间还在朋友圈分享他的光辉岁月.这几年也真是有所经历也慢慢成长了,每次下班的时候听家驹的歌总是有无限动力,相信你的精神世界一定会感染很多人不分年龄和界限!你一直活在大家心中! 听的家驹第一首歌是真 ...

  • 白居易自谦为狂放之言的一首诗,含义深刻,读懂已非少年郎

    白居易是唐代出产最高的诗人.据不完全统计,白居易一生共留下3840首诗,而李白只有900多首,杜甫1400多首,李商隐.杜牧.王维等人留下的诗歌作品也都是几百首.由此可见,白居易的创作能力很强.有一种 ...

  • 少年不懂荀彧,读懂已是中年人

    荀彧,这个名字常常被人念错的三国谋士,一生不遗余力地辅佐曹操,堪称德才兼备,最终却郁郁而死. 过去看<三国演义>只觉得荀彧的人生很憋屈,与曹操共事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守自己心中的信 ...

  • 年少不懂《女儿情》,读懂已不再少年

    2017年4月15日,86版<西游记>导演 杨洁因病逝世,享年88岁 从此,世间再无<西游记> 年少的时候,看<西游记> 总喜欢看里面降妖除魔的片段,盼望着 师徒四 ...

  • 年少不懂父爱深,读懂已不再少年

    作为"国庆献礼三部曲"的最终篇章,<我和我的父辈>于今年国庆节前夕上映,这部影片将视角聚焦在我们的父母先辈身上,有家国情怀,更有静水流深的父子.母子之情. 影片的四个故 ...

  • 少时不懂宋青书,读懂已不再少年

    文/迈克尔乔峰 列位看官,大家晚上好,在下迈克尔乔峰这厢有礼了,闲话不多说,我们略过前戏,直奔主题吧. 今天的话题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此人颜值出众,被很多读者和观众认为是金庸笔下第一美男子 ...

  • 《西游记》最残忍一幕,读懂已不再少年

    文 | 苏沫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推荐 | 读者新语文(ID:duzhexinyuwen) 年少不懂西游记,读懂已是中年人.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部西游,一路走一路不同的心 ...

  • 《西游记》中真实的唐僧,读懂已不再少年

    网上有人问:<西游记>里,你最讨厌谁? 不少人回答:唐僧.说他胆小懦弱,不辨忠奸,说话啰里啰嗦,办事糊里糊涂. 与凌霄宝殿上大闹天宫的美猴王相比,唐僧显然逊色得多. 然而,历史中真正的唐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