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掠影】郭伟民:一个作家的家乡情结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郭伟民:一个作家的家乡情结
苏小蒙
郭伟民近照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回老家新郑市郭店镇郭店街省亲。老家一位在文化站工作的亲友听说我在省会郑州一家报社当文艺编辑,平时也喜欢写点儿东西,就热心地告诉我说,咱们镇上的新郑第五职业高中有位教师,也是位作家,并问我想不想认识认识?因为那次回老家的时间有限,探亲访友的事儿太多,几乎难以抽出空闲,不得不婉言拒之。不过,我倒记住了这位作家的名字:郭伟民。
从此,我对“郭伟民”这个名字特别留意。我发现他不仅写小说,写散文,写诗,甚至随笔、杂文,十八般武艺件件拿得起放得下;而且还特别勤奋一一频频见到他在省会乃至全国的报刋以及各种新媒体上亮相。尤其是他写的这些作品,大都与我们家乡新郑市的历史渊源、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有关,这更增添了我对他的兴趣。
真正见到郭伟民,是几年之后的事。那时,他已在新郑市作家协会工作。有年,我应邀参加省会郑州市作家协会在新郑市召开的一次会议,才得以在会上与他认识。他中等个子,不是太高,不过也不是太低。那次,他身穿白衬衣,束在蓝裤里,稍如国字型的脸上架着一副近视镜,儒雅、文气。也许我是郭店镇人,他曾经在郭店镇有那么一段教书的经历,彼此一见如故。
开会之余,我们或躲在客房里漫无边际地聊天,或沿着大街小巷来来回回散步。我们谈文学,文坛的八卦新闻和最新资讯;我们谈家乡,有关新郑从古到今的轶闻趣事……这时我才断断续续地了解了他的经历一一
他1974年出生于我们新郑市辛店镇具茨山下的一个农民家庭,凭着自己的努力,小学、初中、高中,最终上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后来又自学考试河南大学取得中文本科学历,而且一直读到郑州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硕士。毕业以后回到家乡新郑,一边在新郑第五职业高中担任教师,一边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创作。一部24万字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郑国春秋》,被时任新郑市委书记张春香“伯乐识马”,把他调到市里,给他创造了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广阔天地,当时他才27岁。
《郑国春秋》这部小说描写的是我们新郑一一春秋时期郑国四百多年历史。郭伟民在占据、参考大量史料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描写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三代君主继往开来,带领臣民艰苦创业,扩大疆土,战胜内忧外患,在这块土地上建立郑国并最终使郑国强大起来的故事。
众所周知,我们新郑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8000多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闻名世界的裴李岗文化。5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一一轩辕黄帝就出生、创业、建都在新郑,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今作为新郑市作家协会的专业人员,用郭伟民的话说,这些都为他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他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也许正因为如此,家乡新郑一一在他的笔下,无论是什么选题、形式,都被他于不知不觉中赋予了某种与心灵深处的紧密相连的精神韵味,处处都透露出他心底对于这片土地的热情关注与挚爱,以不断寻求人生体验意义突围的理想主义精神,为我们构画了一幅幅新郑古老与现实相互交织的图景。
郭伟民的部分作品
这些年来,除了《郑国春秋》外,他还先后写出了《黄帝故里文化之旅》《具茨山文化故事》《新郑文化故事丛书(3种)》《轩辕黄帝》;主编了一套五册的《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乡土文化教材》,参与编著《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郑韩历史故事》《具茨天书》《黄帝贡枣的传说》《老城记忆》等书。其中独著正式出版各类文学文化著作12本、主编5本,参与编著作品13本,可谓成果斐然,引人注目。这些作品,可以说都是与我们家乡新郑的昨天、今天乃至明天息息相关,甚至在他平时有感而发的诗作中也不例外。
前不久,他还出版了一部诗集《南街》,就是以我们新郑市区一条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至今的繁华商埠一一南街作为书名的。
说实在的,我虽然身为新郑儿女,但从小就随父母出门在外,对家乡的一切可谓缺乏了解与认识。偶尔从父母那里听说点儿什么,由于他们文化水平的局限,只能是蜻蜓点水而已。而郭伟民的这些作品,却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他接受过一定层次的高等教育,具有较为渊博的学识,可以说是一位学者型作家,他作品中所反映的新郑故事,无论是历史的或者当代的,都能够与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哲学等相融合,在揭示新郑从古到今的岁月嬗变中提供给我多个视角,让我为我有这样悠久历史的家乡而自豪、而骄傲!
这就是郭伟民作品的独到之处,以及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力量与艺术魅力。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郭伟民笔下的家乡新郑这座小城,就像文学大家孙犁先生笔下的白洋淀,刘绍棠先生笔下的儒林村和墨白先生笔下的颍河镇……总有一种文字的力量吸引着人,让你向往、让你靠近!
现代文化地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文地域的历史资源和世俗民情,是凝聚这方领域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提升这一地方外在形象的基本也是重要的动力资源。作为我们新郑的一个本土作家,郭伟民从新郑的历史中汲取营养,并注入自己心灵的思索,从而使他的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本土特色,而且又具有历史的凝重和现实的活力。
在这里,借用一位艺术大师的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如今,作为新郑市文联办公室主任的郭伟民,不仅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还担任着省会郑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新郑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作为同乡,希望郭伟民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继续坚守家乡新郑这片热土,用自己手中的那支笔一一
让家乡新郑走向全省!
让家乡新郑走向全国!
让家乡新郑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男。1946年3月生。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人。1964年3月参加工作,曾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作品,有诗集《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记忆》、散文随笔集《走在文坛的边缘》和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问世。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长期从事职工文学创作的组织工作,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
现已退休。现为河南省阅读学会经典推广中心主任。
《河南文学》杂志是炎黄出版社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炎黄出版社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