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资治通鉴》这么难“啃”,却令很多人痴迷?不读实在太可惜

为什么要读史书?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说:“我们对历史的无知使我们诽谤我们自己的时代,人们总是如此。”

这或许便是我们普通人了解历史的意义。

当然,无论是因为你想增长知识、学识,还是出于兴趣,

说起史书,史学爱好者们不容错过的,必是国史学的不朽巨著“史学双璧”

——《资治通鉴》和《史记》

如果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一笔写尽历史传奇,

那么《资治通鉴》则是一部“惊世之书”——“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

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斗不止。

但是,比起《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难“啃”得很,

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

据说当时参考的史料,就已堆满了两间大屋子

司马光等人历经19年才完成这一巨作。

这部《资治通鉴》之所以难啃

不仅在于卷帙浩繁、语言晦涩难懂,

还在于这是一部以时间为顺序的“编年体”史书。

在《资治通鉴》之前,

如《史记》之类的二十四史,通篇都是以“人”为主线的“纪传体”史书

突出的是重要人物的事迹,

而《资治通鉴》却是以战国时期“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为开端

一直记载到北宋建国前,

按照年、月、日的顺序将重要的历史事件记录下来,

但是这么排列有个问题,有些重大事件没有具体发生的日期,那怎么办?

司马光将这部分记录在了全年最后的部分,

这样就容易变得凌乱又零碎,普通读者就需要在翻阅《资治通鉴》的同时,

需要翻阅其他史书来了解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但是,《资治通鉴》非常值得一读再读,

因为没有史书如它,将一千三百多年的重大历史事件连贯记载下来,

也就是这部书名的“通”字的含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汉书》写的是汉史,《三国志》写的是三国史,

虽然《史记》从“五帝”写至西汉,但记载的多是人物事迹,

比如秦国一家子如何了,到了汉朝刘邦一家子又如何了.......

有点写谁“包装”谁的意味

唯有《资治通鉴》以“事件”为中心,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

司马光抛去了前面几部史书的“蜡”

讲述的是哪些事是怎么发生的,参与者有谁,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后果......

谈的是一共1362年、横跨中国16个朝代的“兴”与“衰”。

不仅宋宁宗君臣,一读便读了19年;康熙皇帝也读了大半人生。

为什么君臣肯花如此之大的功夫去读《资治通鉴》呢?

其实从《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开篇就能看出来。

关于“三家分晋”,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认为的:

灵公既弑,其后成、景致严,至厉大刻,大夫惧诛,祸作。悼公以后日衰,六卿专权。故君道之御其臣下。固不易哉!

司马迁认为,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太过分严厉、苛刻,

因此大夫们害怕被诛杀,所以祸乱兴起。

而司马迁对于周威烈王,在韩、赵、魏三家之后,将他们任命为诸侯的行为,'

没发表任何看法。

……………………………………一条分隔线……………………………………

司马光却在《资治通鉴》中,严厉地指责周威烈王:

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司马光认为,晋国的三家大夫欺凌蔑视国君,还瓜分了晋国,

作为天子的周威烈王不但没有派兵征讨,

反而还对他们加封赐爵,让他们列位于诸侯国君之中,

这样做就使周王室仅有的一点名分到此丧失干净!

这也是司马光为什么以春秋末期的“三家分晋”为开篇的原因,'

他认为周幽王、周平王时期,君主的名分已经快保不住了,

后代子孙不想着怎么恢复,到了周威烈王是彻底没了,

对于司马光来说,这是一件重大事件,也就是周王室真正“衰”了。

若没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我们或许认为“周王室本来已经衰弱了,哪能跟强盛的三大家族抗衡”,

但是,司马光说“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他认为即使三家强势,他们要是不顾天下指责公然反抗周天子的话,

又何必跑去讨个“名正言顺”?

作乱的三家能位列诸侯,怪就怪周天子自己先把祖宗礼教破坏了,

反而让别人想拨乱反正,都没有说法了。

孙庞斗智、苏秦合纵、燕昭求贤、张仪使楚

……

这些历史事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幕后“推手”

暴风雨前的宁静之中,又有什么暗流在涌动?

遭遇困境,如何“反败为胜”?

鹬蚌相争,渔翁如何得利?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以“臣光曰”体,

通过各种事件,历数1362年年里,16个朝代浮沉,“以史为鉴”,

警醒后世,要居安思危,要善用权谋智慧,便是《资治通鉴》中的“鉴”。

这就是《资治通鉴》为古往今来倍受钟爱的原因,它过滤了历史中虚浮的部分,用极其犀利的视角,解读得失。

那么现在的普通人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

它过去是皇帝的教科书,如今职场精英的枕边书。

一书囊括“做人”和“做事”大智慧。

宋末元初胡三省说:

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清代学者王鸣盛: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清代曾国藩说:

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毛主席说:

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

你说: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物极则反,器满则倾。

看吧,其实我们与它很熟。

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与权谋之术,你不懂,就太可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