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人是如何学习的(二)
11、荀况的假物法
荀子直截了当地说:“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荀子是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提出来的。在他看来,大家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12、左思的抄录法
左思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他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许多书文、警句。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随时记下来。由于他长期坚持不懈,积累了大量知识,成绩很快提高了。经过10年构思,反复琢磨、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原先嘲笑左思的文学家,读了左思写的《三都赋》也极为叹服,而且也打消了他们写作的念头,不敢再写了。
从左思的抄录读书法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经过刻苦努力是可以提高的。采用抄录法重要在于读书时勤动脑、动手、动口,把读书、思考、抄写和记忆结合起来,这样,肯定是会提高学习效率的。
13、欧阳修的计字日诵法
所谓“计字日诵”,就是欧阳修给自己规定,每天读书,必须熟读成诵300字。看来不多,但做起来并不易。他的这种读书法是这样实施的:
精选书籍,统计字数。欧阳修根据自己学习和工作的需要,选下要读的书之后,便逐书数字数。他把自己要读的10部书,逐书数了数:《孝经》,1903字;《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周易》,24107字;《尚书》,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周礼》,45806字;《春秋》、《左传》,196845字,总计455865字。这就为他的“计字日诵”做好了准备。
规定进度,认真阅读。数好字数之后,欧阳修制定了读书计划,先读什么,后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一一列好,然后每天至少读300字。就此计算,欧阳修认为,一年下来,至少要读109500字、把上面的10部书读完,也不过3年半。
计字日诵,坚持到底。每天,欧阳修按计划读书,要求自己必须熟读成诵300字。他认为,经典著作必须背诵,即使是中等资质的人,每天熟读成诵300字也是毫无问题的。哪怕是记忆差的人,每天背诵150字总不成问题吧。那么这10部书有7年时间也能背熟了。
14、苏轼的八面受敌法
这种读书方法不仅要“求一”,还要“求索”,其步骤包括;定向阅读。即一次只围绕一个中心,一意求之,单路挺进;介入评价;援疑质理。阅读时用检测者的审视态度去寻疑找错,以期在深化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现。即从阅读中得到新的领悟后有所创见和创新。
在写给远方亲友求教读书方法的信《又答王庠书》中,曾对他主张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作过解释。其大概的意思是: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如果把各方面的知识比作“敌人”,可以说是“八面受敌”。人的精力不可能“八面出击”,一下子全部吸收,一口吃成个胖子。只能集中优势兵力一次次分割包围,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各个击破“敌人”。所以,他指出愿意学的人,每次只应集中攻读一个方面的问题。他以学历史为例,说比如想侧重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问题,那么就只从这一方面去读,不要考虑其他方面。第二次想要侧重研讨典章文物的问题,就再从这个方面去读……这个方法虽然有些笨,但学成以后,各方面都经得住考验,和泛泛而读而不作深入钻研大不一样。可见,这种读书方法是通过精读研究学问的。
15、王充的用心专一法
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说,“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也。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意思是说,伯乐为学到相马的绝技,终日苦心思考玩索,所见一切便尽成了马;庖丁为掌握宰牛绝艺,把周围的东西都当成宰了的牛琢磨,竟然3年之内不见一条“活牛”。王充于是得出结论:“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可见,读书用心专一“精至”,日思夜想,才能学之“精至”。这种“精至”境界,正是一种读书入迷成癖的境界。
16、张之洞的“三贵”法
清末文人张之洞主张读书“三贵”:“贵博、贵精、尤贵通”。他说明“三贵”的含意时,开门见山用了8个字:“通贯大艺,斟酌百家”,那“博、精、通”全融会其中了。“通贯”与“斟酌”,就既包含着博与精,又意味着通。这三者互为影响,互为作用,是谁也离不开谁的。“从善弃援,是之谓通”,为画龙点睛之句,这是“三贵”的结果,也是读书的目的。
17、顾炎武的“三读”法
顾炎武在学术上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除了他一生都在博览群书,勤奋写作外,是因为他很会读书,很讲究学习方法的结果。他的“三读”读书法是“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三者结合得非常实际的读书方法。
复读法。顾炎武对他读过的书采取了多种复习法。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他还采用“纠错”重读法。在每次复习时,他面前放一本书,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他边听边默记。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马上查书,立即纠正,再复读几遍。
抄读法。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这种学习时即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能大大地提高学习能力。
游读法。顾炎武笃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方法。他从45岁开始了大规模的游学生活。到了山东、山西、河北、辽宁、陕西、甘肃等地,游历名胜古迹,跋涉名山大川,往来行程两三万里,所读新书又达1万余卷。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学以致用。
18、唐彪的“五类”、“四别”法
清代学者唐彪读书,把书分为“五类”。即“有当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考之书”。他认为分类读书有利于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这种分“五类”的读书法,与古代有些学者提出的“四别”读书法是相通的。“四别”指的是分出“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看而且要背),必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研究),手治之书(不仅看、背而且要摘其要而写下来)”四种别类。
19、张溥的“七焚”法
张溥的读书方法是用多次抄写、多次阅读、多次焚烧的办法,来加深理解,熟读精思的,所以叫“七焚法”或“七录法”。
张溥的“七焚法”分三步:
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
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
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
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以上,直至把文章彻底理解,背熟于心为止。
张溥非常赞赏这种读书法,他把自己的书房叫做“七焚斋”,也叫“七录斋”,还把自己著的文集命名为《七录斋集》。
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溥的“七焚法”并不是让人们每学一篇文章也去抄七遍、焚七遍。因为这样做太苦太笨了。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知识不断更新,信息量与日俱增,单凭“抄录”是不行的。但是,张博的“七焚法”仍有积极意义。
20、焦循的深思知意法
清代学者焦循一生勤奋好学,在学术上有着多方面的成就。他不仅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的研究,而且精通数学、文学以至于戏曲。他说;“学贵善用思。吾平生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学有辍时,思无辍时也。食时、衣时、寝时、行路时、栉沐时、便溺时,凡不能学时,皆当即所学而思之。”这段话,也包含了“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具体内容,可以说,勤奋读书是谓“好学”,反复进行由表及里的思考是谓“深思”,完全融会贯通了所学的知识是谓“心知其意”。
21、徐霞客的游历法
徐霞客的游历读书法是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游历中对照书本考察山川地形,风土人情,验证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另一方面处处收集奇书阅读,丰富知识,扩大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