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战经验后,我终于明白前辈说的:“遇...
中医实战经验后,我终于明白前辈说的:“遇到手脚发凉、不温症,只会升阳补气血的必是庸医!”
中医是一个传承的过程,他的知识不只在书本,在于经验的累积。
记忆非常好的人不一定能学好中医,他更需要的是融会贯通,简单来说就是对症。
千人千症,一个方子治不了百种人。
好比如,手脚发凉那就一定是体寒了吗,一定就是阳气虚弱了吗?再或者是气血不足?
当然,我最初初学成出来的时候,也是这么下药的,终于在误治几个患者后,别人吵上家门时,我的老师给我解了围。
当时,那个患者吵上家门时,我的老师刚好也在,我的老师在当地挺有声望的,经过好说歹说,终于同意再次治疗。
再诊,手脚发凉、畏寒严重,但是晨起口干口苦、尿黄,尿频。特别是吃了我的温阳热性之药后,嘴上还起了口疮。(到底是年轻啊,经验不足)
再看舌脉发现,舌苔黄腻,脉滑略数。
我的老师心里就有数了,写下一个方子:藿香 防风 栀子 生石膏 黄连 生地 木通 竹叶 甘草。一共15剂,水煎服。
当时,我一看方子就傻了眼,这怎么会是清湿热泻火的啊。
我的老师跟我解释,这人本就是外寒内热,阳不达四肢,是因为阳热困于脾,才导致的内热外寒。中医里叫做热厥。
“你看他脉滑数、苔黄腻、尿黄尿涩、口疮、口苦口干,哪些不是热像,你就让一个肢冷畏寒蒙了眼睛,这怎么行,我教你的辨证用药去哪里了。”老师非常痛心地说:“你再看看我的方,把原理思路都说出来。”
其实,这方子我知道,是泻黄散和导赤散的化裁。泻黄散(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可以泻脾胃之火。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是导赤散,加上黄连,可以清热除湿利尿。
我的老师听到这点了点头,他接着说:“阳气为什么会困于内,其根在于脾,脾主四肢,是血气运输的根本,阳热就可以随之分散出去到四肢。如果热邪过盛,脾的运化输布能力减弱,脾就处理不过来了,阳热就无法分散,聚在一起成了热毒。这时候四肢冷,但又热气上火。”
听到这里,我就明白了。
感到非常羞愧,老师这时又说了一句:“中医重辨证,像这种情况,如果只会升阳补气血,你这一辈子只会是个庸医!”
后来啊,这位患者也有过来,带着他女儿看感冒。只是非得要我老师出手,我在旁边也很无奈。
是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我把这个故事分享出来,希望大家要吸取教训。中医是非常严谨的,容不得半点马虎。
像平时有些粉丝在后台私我什么的,实在没办法回答,因为,他们所说的虚或者寒、热,不知道是真像还是假像。
只有一些真的描述的非常详细的,我才会试着指明。通常我也会跟他们说,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再用药。
另外,中医啊,更要开拓思路,死心眼,一条道走到黑的人真的不适合。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