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敢言的直臣,却差点毁了开元贤相姚崇的灭蝗大计

前言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为了自荐,给当时的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写了一封信,即《与韩荆州书》。也因为托李白的福,韩朝宗的知名度得到了大幅加成。

事实上,韩朝宗和另一位诗人孟浩然也有很深的渊源。

有一次,韩朝宗想向朝廷推荐孟浩然,于是约他见面,但是孟浩然为了朋友的酒局,放了韩朝宗的鸽子,事后也毫无悔意。然而,这并不能说明韩朝宗在孟浩然心目中毫无分量,后来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4年),韩朝宗因获罪被贬为洪州刺史而离开任所襄州时,孟浩然就作了一首诗《送韩使君除洪州都曹》送给他。

孟浩然和韩朝宗的交情,可以从韩朝宗的父亲韩思复说起。

早期仕途

韩思复是贞观年间的左卫率长山县男韩伦的孙子,早年丧父。他十岁时,母亲对他描述了父亲去世的情状,他伤心得呜咽起来,几乎断气。韩伦因此特别喜爱他,说:“此儿必大吾宗。”

韩思复好学,考秀才高中,并且继承了祖父的爵位。

原本韩思复除了才学以外,还有一样羡煞旁人的天然优势:他家里很有钱,金玉、车马、古玩应有尽有。但是,他毫不吝惜。到了唐高宗永淳年间发生饥荒的时候,这位富家子已经穷得两三天才有一天的粮食了。京兆人杜瑾好心送给他一百匹绫让他拿去换钱,他也不拆封。

这段亲自沦为灾民的经历,让他对灾民的生存状态感同身受。后来他被调任到梁州府当仓曹参军时,遇到大旱,他就开仓赈济百姓。州府责怪他时,他说:“与其让他们沦为盗贼,还不如救活他们。”州府不能责难。

韩思复又调任汴州司户参军。他为政宽恕,不实行杖刑。后因母亲去世,他离职守丧三年,因为已经没钱了,只能靠卖柴度日。

宰相姚崇知道了他的事,很是赞叹,提拔他做了司礼博士。

圣历年间,吏部郎郑杲任韩思复为太常博士,制定南郊祭祀的仪注(制度),元希声为京兆士曹,说:“今年我吏部选了韩、元二人,不负朝廷了。”

能言善治

女皇武则天的堂侄建昌王武攸宁为母亲办丧事,请求鼓吹(仪仗乐队),韩思复坚决拒绝了。他排挤奸邪小人,守大体,为国家所倚赖,自己也升迁为礼部郎中。

神龙二年(706年),唐中宗驸马王同皎获罪被杀,韩思复因曾受王同皎推荐,被贬为始州长史,又迁滁州刺史。

滁州有铜矿,百姓铲凿很费劲,韩思复将铜矿卖到了边境,省下了很多的费用。滁州衙门五次长出了黄芝,百姓以为是祥瑞,刻碑歌颂韩思复的政绩。

韩思复又改任襄州刺史。

唐睿宗景龙年间,韩思复回到朝廷,累次迁官至给事中。睿宗要建造景龙观,韩思复上谏,认为刚平定韦后之乱,不宜大兴土木,但未果。

随即又爆发了中宗子谯王李重福图谋夺位的政变。左散骑常侍严善思因被李重福任为礼部尚书知吏部选事,也被牵扯进来。大理寺弹劾他任汝州刺史时就素与李重福有来往,后来奉召入京的时候也只奏称“东都有兵气”而隐瞒了李重福的计划,所以论罪当处绞刑。

韩思复反对:在韦后之乱中,严善思早就投靠了相王即现在的睿宗皇帝了,他和李重福来往也是为了推翻韦后,朝廷下诏要抓他的时候他就投案了,显然心里没鬼啊。这事应该交给刑部由百官共商,慎重量刑才是。

当时的言官也都觉得严善思应该被赦免,但有关部门仍然坚持要处决,韩思复只能继续和他们唇枪舌剑,终于说服睿宗赦免严善思一死,配流静州。严善思知道韩思复的坚持是为了原则而不是为了自己,所以没有对韩思复道谢,时人称赞他为长者;而反过来,韩思复也没有以其恩人自居。

不久,韩思复自己也做了大理卿,也犯了错误,被权臣弹劾,幸好有给事中崔沔为他脱罪。又转任中书舍人,数次上疏陈说政事得失,多被采纳,成为了当时直言之臣的榜样。

《旧唐书》称赞韩思复“吐忠谠之言,补朝廷之失,有犯无隐,不愧古人,有唐之良臣也”“韦(凑)、韩谠言,医国之病”。

但是,很快大家就会发现,有一种国家之病,不是韩思复的直言所能医治的。

几误灭蝗

唐玄宗开元初年,韩思复任谏议大夫。这时,曾欣赏提拔他的姚崇已经是名满天下的“救时宰相”。开元二年(714年),姚崇受任为持节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北伐突厥,韩思复被任为兼行军司马,合作愉快。

但是仅仅两年后,他们之间就出现了裂痕。

开元四年(716年),山东蝗虫大起,姚崇奏请遣“捕蝗使”分别去河南、河北诸道,把那些蝗虫杀了埋了。

这样的措施在我们现在看来当然很科学,但在崇尚天人感应的古代,蝗虫这样的天灾被视为是皇帝的德行还需要改进,不是人力所能消除的。而且十六国时期的汉国君主刘聪就曾经试图人力治蝗,结果蝗虫越来越多,算是一个反面例子。

姚崇虽然拿“圣朝德政胜伪朝”一边承认德政的作用一边否决了刘聪的反例,并且拿自身的官爵为此次灭蝗行动立下了军令状,但仍然要面对反对者们的阻力。而其中的一份阻力,就来自韩思复。

韩思复上疏建议唐玄宗悔过自责、派使者宣慰灾区,为了人心安定,也别派什么“捕蝗使”了。而且玄宗看了他的奏疏还觉得很对,拿给姚崇看。

姚崇当然不服,请求派韩思复去山东察看受灾地区都被蝗虫糟蹋成了什么样子。韩思复回来以后奏以实情。

至于具体什么个实情,史书也没说。灭蝗是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如果灾情不够严重,蝗灾损失低于组织灭蝗的成本,就没有必要。

姚崇原本可能希望韩思复此去可以明白自己的苦心,转为支持自己。但他又请求派监察御史刘沼去复查,显然韩思复令他失望了。

刘沼当然心里有数。他不惜鞭挞百姓,终于得出了不一样的调查结果,姚崇也终于可以如愿向灾区派出“捕蝗使”推行自己的灭蝗大业了。

不论谁是谁非,灭蝗这件事,姚崇实现了结果正义。他得以被后世誉为贤相,有一部分就是灭蝗有功。姚崇之后,唐朝再无“捕蝗使”。

姚崇成功了,就证明韩思复是错的。他被姚崇贬出中央,历任德州、绛州刺史。

晚年

后来,姚崇去世了,韩思复又回朝为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

开元十一年(723年)春,玄宗北巡,以韩思复为行在巡问赈给大使,还命他起草祭祀乐章,又任他为御史大夫。

但是,韩思复除了受限于唯心主义以外,还有一个缺点。他年轻的时候时曾和他一起游玩(他的钱是不是这么花完的?)的太白山隐士郑仁杰、李无为就曾说:“你识清貌古,可惜做不到宰相。”

他性格恬淡,爱好谈玄,主张实行仁道、亲行正道,像御史大夫这样担任纠察官员的职务,他实在难以胜任,不久就下课了,转为太子宾客,进爵县伯,累迁吏部侍郎。

不久,他再次担任襄州刺史,政绩闻名天下,很快又被代任回京,仍为太子宾客。

开元十三年(725年),韩思复去世,享年七十四岁。玄宗亲自题其碑“有唐忠孝韩长山之墓”,谥号“文”。

有两个人在石岘山为他立碑——其中一个是他的故吏卢僎,而另一个,则是襄州本地人——著名诗人孟浩然。

IOS系统打赏通道: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说姚崇是唐代369个宰相中屈指可数的贤相?

    作者:赵心放 姚崇本名元崇,陕州硖石人,从小智商高且十分喜欢学习,在当地很有名气,成年后顺利地通过各种考试到朝廷当官,曾先后在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任宰相兼兵部尚书,是唐代著名的贤相,其事迹流芳于 ...

  • 杨栩生:李白生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再探讨

    李白生平研究中 幾個問題的再探討 楊栩生先生 摘 要:一.關於李白<冬日歸舊山>詩的作年.論者認爲是開元十二年李白即將告別 "舊山"的產物.本文辯其對李白此詩理解有誤, ...

  • 李白是小迷弟,王维是好基友:一天官都没当过,他却拥有盛唐顶级朋友圈

    加掌柜微信ck1397130,领取新书福利! 后台回复苏轼.李白.杜甫,读精彩文章 诗词世界 关注诗词世界,每早六点读诗词 38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知音天籁 音乐: 巫娜 - 龙源之声 开元年间,大 ...

  • (1)李白与孟浩然交游

    与孟浩然交游   李白与孟浩然在唐代诗坛上享有盛誉,他们有着深厚的交情,他们的交游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传为一段佳话.李白在与孟浩然交游过程中写给孟浩然诗歌主要包括:<赠孟浩然>.<春日 ...

  • 名人的尴尬——往事知多少之孟浩然

    公元708年春,20岁的孟浩然第一次出游三十里外的鹿门山,为山中景致所迷恋,心生隐居之意.三年后,23岁的孟浩然与好友张子容一起隐居鹿门山.第二年秋末,张子容赴京科考,一举中第,而孟浩然依旧隐居山中. ...

  •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皆喜,唯有一人低头痛哭,一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朝代,也是世界认识中国的开始,至今,海外华侨的聚集地就叫做唐人街. 唐朝的强盛体现在方方面面,政治上有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明君治世,文化上有李白.杜甫等赫赫有名的大诗人, ...

  •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李隆基,双面人生带给唐朝幸福与悲伤的君王

    历经苦难的少年李隆基 垂拱元年(685年),李隆基出生于洛阳.出生时其父李旦为大唐皇帝唐睿宗,母窦氏为德妃.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值唐朝宫闱多事之秋.此时的大唐帝国,被李隆基的祖母武则天所控制.他的父亲 ...

  • 唐高宗贤相张文瓘:公平的法官,敢言的直臣

    前言 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尚书郎张仲瑀上封言事,请求改变选官制度,不让武官们成为上品清贵官吏.结果激起了武将哗变.这场哗变没能杀死张仲瑀,却杀死了他的父亲征西将军张彝和兄长尚书郎张始均.执政者胡太 ...

  • 中唐宰相岑羲之死:一个敢言直臣的陨落

    翻身 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女皇武则天要宰相们推荐官员担任各部员外郎.宰相韦嗣立推荐了广武令岑羲. 岑羲是宰相岑文本的孙子,父亲岑曼倩是公爵,他自己又是进士出身,有文采,<全唐诗>收录 ...

  • 端午合辑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溪云斋·端午合辑 xi yun zhai chu pin 作   本 期 作 者 汤慧 言诗凡 水云间 清谷天 李彩云 丰桦 沛彧 夫子鱼 韩锋 唐琎 曲士文 唐秋元 梁乃惠 欧阳雄东 甜沁 潘传孝 ...

  • 【简心诗苑】直臣千载含恨去——简心诗苑端午节组诗

    直臣千载含恨去 --简心诗苑端午节组诗 (一)端午祭屈原 楚江渺渺雾远天 汨水冤魂沉忠贤 直臣千载含恨去 唯有离骚传世间 (二)心绪平静 昨夜的雨冲凉了五月的风 端午的气息在空气中轻轻流淌 粽子和咸蛋 ...

  • 董家后塘:大明直臣宋良翰

    董家镇各村的村名很有意思,带"塘"字的村庄特别多,如满塘.塘下.大塘.湘塘.塘头.汉塘.金塘.密塘.连塘.茫塘.季塘.兰塘.城塘.福塘.后塘等,粗算一下有十数个之多.大约董家地处丘 ...

  •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 清·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到了,总要读几首端午诗词,不然也对不起历代诗人,对不起这个节日,况且还放了一天假呢. 在浩如烟 ...

  • 初唐直臣王义方:海南教育第一人

    前言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先主因为觉得侍御史张元达能整肃奸人,给他改名张义方,因为他想到了唐高宗年间的王义方. 但是,唐高宗和王义方的君臣缘分,一点也不像唐太宗和魏征那样美妙. 唐高宗曾在被监察御史魏真 ...

  • 2021.08.20《神仙尉赋》《折栏旌直臣赋》

    神仙尉赋 以"吴市门卒,昔尉南昌"为韵 顾元熙 汉成哀之间有隐君子者,侨于会稽之域,栖于阖庐之都.为监门之隶卒,沾微禄于胥徒.睹襟期兮萧旷,询官阀兮模糊.胡弗同曼倩俳谐,为郎佐汉: ...

  • ​折栏旌直臣赋

    折栏旌直臣赋 以"修述折槛,深旌直臣"为韵 李纲(宋) 士有敢谏,君当体仁.爰修饰于折槛,以表旌于直臣.收电回霜,已宽斧钺yuè之戮:葺隳(qìhuī)因阙,更瞻轩陛之新. 唯汉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