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鸿氢能刘志祥博士:“两条腿走路”,市场、产能与成本协同发展
2021年上半年是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期。随着全国碳交易所明确7月上线、示范城市群申报调整结束,以及部分龙头企业IPO进程加速,显示了国内氢能产业市场发展的拐点即将来临。这个时间段也恰逢国鸿氢能成立6周年,这是一个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时间节点。正如国鸿氢能副总经理刘志祥博士说道:“企业6岁以后就开始进入少年时期了,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性格以及做事的风格。”
国鸿氢能6岁生日与产业拐点交汇,这是一个巧合,也是一种缘分。在过去六年中,国鸿氢能从无到有,在一片荒凉之地上建立起国内知名的燃料电池龙头企业,“高铁模式”应用、万台电堆产线建立、电堆市场占有率第一......可谓成绩斐然。
“企业史一定程度就是产业史。”分析重点企业,对于了解产业发展历史、预判产业发展趋势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氢云链对国鸿氢能刘志祥博士进行了专访,就国鸿历史、未来发展规划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度探讨。
一、忆往昔:国鸿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三个交汇点
刘志祥博士是国鸿最早一批员工之一,属于国鸿发展的缔造者和见证者之一。在国鸿一系列的成就中,刘志祥博士认为有三个事件尤其令人欢欣鼓舞,代表了国鸿这个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第一件是在2016年9月28号,佛山开通了全国第一条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线路,这是真正开启中国燃料电池车辆走向产业化、商业化的标志性事件。
第二件是在2017年7月1号,国鸿燃料电池电堆的生产线正式投产,推动了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
第三件是在2020年的10月18号,国鸿正式推出自主研发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并首次将燃料电池产品价格拉入“千元机”时代,正式掀开了整个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时代的序幕。
刘志祥博士说道:“这三个事件是国鸿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关键,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氢燃料电池逐步走向商业、产业化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在中国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产业化进程中,国鸿是一个重要的推动者。”
国鸿氢能在商业化示范运营、燃料电池产品高品质规模化生产等方面都走在了国内前沿,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是国鸿取得突破的关键。国鸿的6周年,又恰逢目前中国燃料电池产业的拐点时期,这更加深了国鸿与氢能产业之间的缘分。
二、放眼当下:燃料电池前景广阔,产业化重点在于“补氢”而不是“补车”
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已有20年历史,但政策仍然是市场和产业发展的指挥棒。眼下产业内最关注的莫过于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何时出台。针对产业政策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刘志祥博士表示了一定的理解,“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初期都会有个特点:优势和劣势都特别明显。这个时期在各个产业里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非常多,这就给高层的决策者制定政策带来困难,做决定需要慎之又慎。”
刘博士认为,真正体现国家思路的是能源安全问题,氢能和燃料电池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大势所趋。“政策固然十分重要,但对国鸿和其他企业来说,既然选择了,难度大、没有政策也要坚持下去。如果利好政策出来,那可能会有更多的新起点或可能性。所以我认为,相关政策的落地只是时间的问题,氢燃料电池未来还存在着很大的市场,包括解决石油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等。”
同时,结合纯电动汽车产业从“补车”到“补电”的发展经验,刘博士提出,各地方的具体政策也应当将补贴从购车端转移至消费端,从“补车”变成“补氢”。“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氢能产业商业化,促进商业模式的发展。”
三、继往开来:国鸿市场、产品、应用领域的发展规划
对于即将来临的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项目和即将开启的市场化大幕,刘志祥博士表示,国鸿已经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准备。
1、市场业务方面:重视发展节奏,产能与成本协同发展
目前在氢燃料电池行业中,即便是头部企业的资金也都不是特别充裕,因此全国布点并不是十分现实,这在地区布局中就要有所取舍,这也考量了企业对于市场发展战略的把握。
目前,国鸿在东部、中部、西部,包括部分非示范城市群地区也提前进行了布局。刘志祥博士认为,一旦公布了未来示范城市群,会激励没有进入示范城市群的城市加大力度发展。“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技术和商业模式要真正成熟。在市场发展起来后,我们可以利用全国布局的点去迅速构建产能。产能起来了,成本也就下降了,才能更好地形成良性发展。”
2、产品方面:国鸿将坚持“两条腿走路”
市场上关于电堆商、系统商和主机厂商的定位与关系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产业发展初期尚能紧密合作,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三者的关系会发生微妙的变化。电堆是国鸿产品线的核心,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为何去年又正式推出系统产品品牌?这是否会导致与下游合作伙伴的直接竞争?
对此刘博士表示,这个问题无论是系统商还是电堆商都是一个两难选择。主机厂会向系统业务发展,与系统商形成竞争;系统商为构建完整的核心竞争力,会向电堆业务延伸;而对于电堆厂商而言,没有自主系统能力就意味着失去市场生命力。因此关键在于产品、客户的定位和产品生态的构建。
国鸿将“两条腿走路”,一是向产业下游提供优质的电堆来支撑产业链的发展。二是通过各种层级的开放模式推动系统业务发展。
“基于这个考虑,国鸿未来就是两条业务线。系统产品由鸿力氢动生产销售,国鸿给鸿力氢动配套电堆。国鸿也可以把电堆供应给业界的其他企业,即产业链下游的企业。鸿力氢动作为一个独立的平台去运营,也会有相应的优势。”
由鸿力氢动生产的鸿途G110系统,配套国鸿氢能鸿芯GⅠ电堆
3、应用领域方面:继续向新领域拓展
国鸿已经在汽车、轨道车辆、基站电源、应急电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刘志祥博士介绍,国鸿还将在燃料电池发电与船舶领域持续投入精力。“这两个行业的市场也非常大,能够支撑企业去发展相关产品,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刘志祥博士说道。可以看出,市场规模依旧是燃料电池厂商考虑是否进入该领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国鸿的规划具备一定的代表性:与各地区合作,对确定的市场主动出击,同时也静待潜在市场的爆发;构建更全的产业生态链,建立更深的技术和产品护城河;选择具有特定优势和一定规模的应用领域进行拓展。
3月18日,国鸿氢能携手5家头部企业组团入渝 | 打造全球领先的氢能科技产业园
总结:对产业发展的期望
刘志祥博士从事燃料电池产业研发工作超过20年,可谓见证了中国燃料电池产业的起步、低谷与新兴的全过程。对于中国燃料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鸿氢能的崛起,刘志祥博士感慨万分:“从我个人感悟来说,我感到非常幸运,一直在这个行业里从事相关的研发工作,现在还能赶上这个行业的黄金发展时刻,这真的很不容易。”
尽管前景广阔、发展迅速,但行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行业发展之后出现的各种乱象以及一些恶性竞争,部分企业可能使用超常规发展的手段,会引发行业的安全问题。光伏产业、纯电动汽车产业都已经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应当吸取教训,有所规避。
针对这样的情况,刘志祥博士对产业发展提出了4点建议:
政府应该看得近一点。看远一点是政府的习惯,但政府也应看到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一些政策在出台之后会导致的一些问题。政策应该要贴近市场,引导社会发展。
企业应该看得远一点。要以技术为基石,把产品真正做到尽善尽美。关注国家的发展战略,制定好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而不是紧盯着政府补贴。
资本应该看得宽一点。对于氢燃料电池这种还处在发展初期的产业,不能抱着今天投钱明天赚钱的想法。投资氢能产业是一个需要长远规划和静待发展的过程。
技术应该看得严一点。氢能产业最该重视的是安全问题,即便是寻求快速发展,也需要经过完整的技术验证才能推到应用上。
编辑:氢氢我心 校对:风氢扬 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氢云链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微信号:qingyangq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