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165,浦东三元宫坤道院
三元宫坤道院位于高科西路2119号。从三林渡口上岸,沿浦东滨江转到耀华路,接浦东南路,到高科西路右转,约3.5公里到三元宫,在路北侧,再往东200米是锦绣路。
浦东三元宫是上海地区(也可能是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坤道院,坤道指的是全真派女道士,相对于称男道士的乾道。全真派与正一道并为道教两大派别。金代王重阳创立,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即以“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
据金庸大师的射雕三部曲记载,中原武林的顶级高手有五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王重阳就是中神通,他在小说中从未出现,但大家公认他武功最高。
王重阳在山东传道时,度化了七位弟子,即全真七子,其中丘处机在金元之交时,将全真派发扬光大,后世称其为长春真人。
中间为丘真人,左为车神奚仲,右为火神祝融
雷伟平博士的论文《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研究》,第三章为《官方主导型的复兴与发明》,副标题是“以上海浦东三元宫坤道院为例”。文中说:
1978年后,政府全面落实宗教政策......帮助恢复宗教团体的活动,开放宗教活动场所,落实归还被占用的宗教房地产。
对于三官文化来说,1989年恢复的三元宫坤道院是官方在上海恢复的唯一一座三官文化实体,后来因2008年的上海世博会三元宫易地重建,到2007年6月5日至7日举行三元宫神像开光暨监院升座仪式。在这恢复重建过程中,均是在官方主导的模式下完成的。在这两次过程中,官方借助承载记忆的媒介如文献资料以及权力主导了三元宫的重建,民众也凭借对三官神话与信仰的记忆参与其中。
被占用的宗教房地产指白云观和清虚观。白云观在大境阁东面,现为上海道教协会所在地。清虚观在大世界对面,庙产收回后,道教协会将其出租。全真道众经过多方争取和努力,道教协会将庙产清晰的川沙周太爷庙作以修复,作为全真坤道弘道的场所。
文献指的是《严桥镇志》以及引志书的《浦东老地名》,其证据都是周太爷庙内的石碑《重建除疟庙记》:
三元宫原名周太爷庙,位于新民村,前身是三官堂。清雍正年间,有黄氏从浦西苏州河郑家渡口太仆祠移来周中鋐塑像,废三官堂,名社庄庙,俗称周太爷庙。清道光元年(1821年)重建,庙内有石碑一块,《重建除疟庙记》记载其事。
三元宫主神为天地水三官,中间天官赐福、左首地官赦罪、右首水官解厄,以此带来泰和
周太爷俗名周中鋐,浙江山阴人。自幼好学,聪明超人,才气横溢,精通医术。雍正年间,历任祟明县丞、华亭知县、松江知府等职,任上十三图民黄依敬与沈姓发生诉讼,在审理时黄依敬疟发作,语无伦次,周知府替黄治好了病,审结了案,黄氏胜诉。黄感恩,遂成莫逆之交。
周知府奉命开拓吴淞江遇阻,1728年农历三月二十九,周亲赴陈家渡口指挥筑坝时落江殉职。清廷封赠其为太仆寺少卿。当地士民感其恩德, 于陈家渡口建周太仆祠,立庙祭祀,后被奉为奉贤县城隍。
黄依敬闻知周中鋐殉职后,即到本村三官堂内供奉,被当地士民阻止。经协商依祠中原像重塑一尊小的塑像,供奉在本村三官堂内,改称除疟庙,俗称周太爷庙。
这个故事略有奇怪之处,陈家渡口的士民感其恩德,但黄依敬所在的十三图(今新民村)士民似乎不太买账。总的来说,周中鋐应该是个好官,放在今天也是值得大家尊重的好官。
周太爷与文昌帝君并坐,在三官东侧,其八月初二圣诞、三月二十九日升仙
雷博士说:
浦东三元宫是在官方主导模式下恢复的上海唯一的一座三官文化实体。在纳入官方体系后,因其唯一性而备受关注,是三官文化在当代复兴的代表。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神话叙事中的仪式叙事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恢复时期的社会状况决定了仪式简单化,不过在恢复之后,三元宫正式成为官方体系内的道观,有利于三 官文化的复兴和流传......复兴与重建促进了三官神话与信仰在上海的发展,三元宫坤道院也因此成为三官文化的展演基地。
正是因为唯一性,在并不很大的三元宫内挤进了大量的道教神祗,在周太爷、文昌君对称位置的是龙王与关公。
关公地位如此高,本殿财神由赵公明担当。
正月初五记得来拜财神
与财神殿并排的有吕祖殿与清正殿(祀杨火神),在大殿东厢一楼。
东厢二楼有观音殿、斗姆殿和慈航殿,慈航真人是观音菩萨在道教中的代称,好像是同一个神仙,斗姆是北斗七星的母亲。
西厢二楼是花神殿、刘王殿和月老殿,刘王指的是刘猛将,吴中地区另一个很常见的神祗,本地到处能见到猛将庙、或者刘猛将神像,比如颛桥向阳村野三官堂供奉的就是刘猛将。
西厢一楼是福德殿与城隍殿。
最后,雷博士总结说:
三官神话与信仰在官方主导模式下的复兴与发明是以传统的复兴为核心的,与复兴相比,发明处于次要的地位。而且三官文化复兴的实质是神话思维传统的回归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