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讲义(21-30)

二二、若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仁」。

厚朴、杏仁的量和桂枝一样就可以了,杏仁可以加多,李子和杏子的果仁都可以用。喘家,

就是本来就有咳嗽,喘包括咳,咳久就变喘。只要是主证是桂枝汤证,有咳嗽或气喘。就先想

到桂枝汤加厚朴杏仁。如果得到桂枝汤证,就是太阳中风、有恶风、有汗、头痛,开桂枝汤吃,结果病人喘气,咳

得很厉害、就代表这人本来就是其它问题,这时候就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为什么这样?

这病人的中焦素有湿热,这湿热是平常累积起来的、就像喝酒的人一样,不用「葛芩连汤」,

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也可以。所以舌苔很黄就是很热,热就是发炎,舌苔很厚,口水很多

黏黏的,就是湿,平常就有这种病的人,得到桂枝汤证的时候,桂枝汤喝下去。病人会喘,这时

候的处方要同时开「去湿」、「去热」的药,有会喘就是肺有问题,所以这热一定是热在肺上面,

咳嗽痰黄黄浓浓的,舌苔黄的,就是肺家太热了,这时候加「杏仁」,杏仁的功能在【本草】上

写它可以去肺热,   二能够化痰,   三润肤,杏仁会使皮肤变得很光润,因为肺主皮毛,皮肤毛

孔的润泽是靠肺来的,杏仁润肺,所以杏仁是很好的保养的药。去湿药「厚朴」,厚朴能去脾

脏的湿,脾本身就主湿,脾有一定的湿度,湿太过了,用厚朴去收敛它。张仲景的意思就是,如

果这人有桂枝汤证,吃了桂枝汤,桂枝汤证清除了,变成咳嗽有点气喘,再拿桂枝汤给他吃,里

面加厚朴杏仁,就可以了。反过来说,如果有桂枝汤证还有气喘咳嗽,且咳黄痰,就吃桂枝汤加

厚朴杏仁,如果喝完酒回来,得到桂枝汤证,就是酒客病。于此可见仲景之治病,注重新病,其

旧恙则兼及之而已。如果本身的旧病没发现症状就不管它,以新病为主,吃药后发起来了,就

顺便治。所以有「主证」、「兼证」同时出现的时候,以「主证」为主就好了。

二三:凡吐家,服「桂枝汤」,其后必吐脓血也。

吐家,没事会呕吐的人,常常会恶心呕吐的,肠胃不好,没事吃完东西会呕酸的人,不要开

桂枝 汤逆,因为吐家可能是胃破了,桂枝汤一下去,桂枝芍药发阳的力量很强,血液循环会加速,本来只是胃溃疡的小洞,变成大洞,就吐血出来了,所以桂枝汤不要吃。有胃癌、胃溃疡者,

其平素会有胃痛欲吐之证,所以没事胃隐隐作痛、恶心想吐的人要小心注意,不要给桂枝汤。

随证二治四之:「太阳病」,发汗、逐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

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这些都是桂枝汤的变证,如果开药量太过,或喝太急,应该二小时后才喝   二剂,造成汗

流太多止不住,汗一直往外流,这病人有恶风,因为表虚,毛孔都开着,小便难,小便少了,因为

水都被汗排掉了,所以病人脱水,津液不够了,造成四肢微急,因为四肢都靠水份血液来营养

它,一旦不足,就会有抽筋的现象,所以难以屈伸者,这时就用「桂枝加附子汤」。

附子就是「玄武」,这里的附子是「炮附子」,附子本身是在中药里最黑最咸的药,附子

是乌头的根,平常三年采收的就叫做附子,附子是非常阳热的药,所以叫附子为「玄武」,附子

入肾,生附,就是附子采收后,用明矾泡一下、晒干就入药;附子有毒,因为附子的表皮上黑黑

的毛会黏在气管,造成一直咳,所以要刮皮,或用棉布包住。「生附子」是通经温里寒的,此经

指的是全身的血脉神经的经,一吃下去,全身的血脉神经都会打通。「炮附子」专门温肾阳的,

肾阳不足,小便就会很清白、腰酸、遗精、脸色白黄得很虚弱。肾阴不足,就是肾水不够,精

子就不是很好,肾和膀胱相表里,膀胱经是人身体中主「表」的最大的一条经脉,所以炮附子

除了温肾阳还能固表,所以一吃下去,皮肤毛孔马上收起来,一滴汗都不流出去,汗会马上止

掉。但是单吃炮附子是不行的,必须加在桂枝汤中,靠桂枝的力量把炮附子带到皮肤表面,才

能发挥固表的作用。破八片大约三钱,这是救逆的,平常两钱就够了,像十岁小孩五分就够了。炮附子就是生附子皮剥掉切片,直接在铁锅上面干炒。二四条这人就是发汗太过了,表里两虚,汗流不止恶风,就是表虚了,小便难,四肢微急,

就是里也虚了,这时可用桂枝汤加附子。

临床上有一种情形,从北方寒冷地区来的病人,天生毛孔腠理比较密实,结果开了麻黄汤给他,他不会发汗,

一直在小便,这个时候我们不必硬要发汗。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六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若一服汗止,停后服。

适寒温。等温了再服,若一服汗止,停后服,吃完一服后,汗停了就不要再喝了。

二五:「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观其之脉。证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张仲景说「太阳病」就是「太阳中风」,就是「桂枝汤」证,发表就好了,如果医生开错

了,开成攻下的药,造成病人脉促,胸满者,促脉就是搏动数时一止,就是一下跳得很快,突然

没了,脉摸不到,过一下又回来了,胸满,因为攻下的药一下去,身上的血大量往下走,往腹腔

走, 回流逆的力量会增强,一回流到心脏的时候,   一个会胸满,就是心脏有胀满的感觉。为什么

脉促,因为下去的速度很快。而心脏的血来不及喷,下面的血已经走了,这时候中间有间歇性

的停下来,所以脉会跳跳跳很快,突然停一下,遇到这种情形,病人桂枝汤证还在,就把桂枝汤

的芍药拿掉,否则静脉流回来的太快了,心脏喷出去的力量不够,所以桂枝去芍药汤,用桂枝

加强心脏喷出的力量,拿掉芍药让血回来慢点,整个平缓下来。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方

中加附子汤」主之,如果病人除了刚刚的现象还有点怕冷,怕冷代表阳虚了,阳就是人身上的

活动力,新陈代谢的力量、生命力,这恶寒,是从里面冷出来的,病人身体里面一阵一阵冷,就

是心阳虚了,因为攻下,津液伤太多了,这时候加些附子下去、补心阳的药,所以心脏病的药里面绝没有芍药,只要有胸满的症状,张仲景一律去白芍。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若一服恶寒止,停后服。

若一服恶塞止。停后服,吃完一服后,恶寒停了就不用喝了。脉法:

一、胃:病人的脉摸上去,如何知道病人的胃气,就是消化系统好不好,正常的脉一息四

至,代表有胃脉,不管摸到表面或骨边胃脉都是要一息四至,像癌症的病人脉一息九下十下,

急数壮热,就是胃气没了,所以   一要有胃脉。 二、神:就是脉弹起来要有力,脉管是中空的,摸下去弹起

来要有力量,摸脉的表面上就

是摸「气」,摸脉就像摸水管,要压压看,摸到脉里面就是知道血足不足,如果摸到芤脉,感觉

就像摸葱,扁扁的中空的,就是贫血了,所以脉的弹性就是「神」。三、根:摸脉的时候,寸脉关脉都没了,

尺脉还有一点点,就还有救,病人还不会死。

正常的脉,要常年的一息四至,冬天,如果摸到弦脉,而且是一息六至,肝有问题,弦脉多

胃脉少,就是肝有问题,如果摸到毛脉,轻飘飘的轻按才有,重按就找不到了,像羽毛一样,肺

有问题了。如果摸到洪脉,很洪大速度很快,或一息二三至,心脏没有力了,心脏有问题的时候,

寸关尺的脉会变得很洪,脉形变得很大,但是如果是夏天摸到洪脉,且一息四至就是正常的。

如果摸肾脏的脉,它是沉脉,结果春夏秋冬都沉在骨边,如果跳的速度很缓,表示已经没有胃

气了,如果一息四至,代表肾脏功能很好。如果一息六七下,肾脏有问题了,肾结石,尿毒…。

二六:「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

观其人脉不呕证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逆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得到一段时间以后,如疟状,就是忽冷忽热的现象,发热、恶寒、热

多、寒少,发热,又会怕冷,热比较多,寒比较少,就是这人的抵抗力比较强,其人不呕,清便欲

自可,病人不呕,且大小便很正常,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言及病在刚开始的时候,所得的是太阳

随证病,治如果之病进入少阳的时候,病人马上会产生呕,病进入阳明的时候,病人会便秘或燥渴。所以

如果有呕。病就是进入少阳了,如果口渴,大便有问题了。就是进入阳明了。所以其人不呕,

清便欲自可,就是这个病不在少阳,也不在阳明,病还在太阳。一日二三度发,有的时候一天两

三次发,突然发热,突然发冷,如果脉微缓者,「脉」慢慢缓下来了,本来脉是浮弱俱紧,现在一

息四至,为欲愈也,表示这人快好了。望诊上可看眼睛的眼白,某一段开始黄,就是身体要恢复

了,黄是脾胃的颜色,胃气回来了,只有一点点黄,就不用吃药,让他慢慢恢复;如果脉微而恶

寒者,此阴阳俱虚、脉跳的很弱,一息二三至,跳得很慢,代表身体的内脏功能消弱了,而且感

到身体里面一阵阵冷出来,这是阴和阳都虚,身体虚掉了,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发汗、或攻下, 或用吐的。

面色反有热色者,就是脸色发红发赤,这病还没有解掉,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因为不能得

汗出,所以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此条说如果要用汗法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病人有

足够的津液,体力很够,才能去发汗,病人脉很微弱,代表病人津液都没了,本身身体很虚,再

去发汗,他会更虚弱,面色反有热色者,还有热就是感冒还没完全去掉,代表还需要服药,为什

么不能得小汗出,就是汗已经离开汗腺,但是还没离开皮肤表面,停在皮肤下方,风吹一吹,皮

肤毛孔封到了,就开始痒了。所以洗完澡或平常没事,风吹皮肤会痒的,其实在痒的时候,发微

汗就可以了。张仲景设计「桂枝麻黄各半汤」,此汤发汗的时候,不会把正常的津液发掉,只

把皮肤下面的多余水排掉,所以会用到桂枝麻黄各半汤的,一定有发痒的现象,就是表汗没有

发透,光用桂枝汤,力量达不到皮肤,这是就把麻黄拿出来了,所以是桂枝麻黄各半汤。有时候

我们也用发汗的方式来利尿,就好像用吸管吸水,一旦把上端放开,下端的水就流出来了。发

汗的时候都是用热药,更热的药例如说硫磺,消水肿的力量更强。麻黄又名「青龙」,麻黄在药房中,拿出

来是一节一节细细的,像牙签一样,青色的,麻黄

有节枝的,麻黄的节可以止汗,节要拿掉,麻黄的枝可以发汗,所以用于发汗的时候,要去节,

像当归一样,当归的身补血,但是当归的须是破血的。所以怀孕的人吃当归身事补血,吃当归须是堕胎。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一两         生姜一两         甘草一两         麻黄一两去节

大枣四枚         杏仁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

六合。

先煮麻黄一二沸,因为麻黄太强了,吃下去会阳亢,把上面的白沫去掉,上面的沫就是安

非他命的来源,再把其它药加上去,现在不用先煮去上沫了,白水煮服,取微汗。

观其脉煮取证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就是分成三次喝。平常我们可以剂量加重一点,然后让病

人用九碗水煮成三碗,如果是治疗表证,隔三小时一碗,   一碗还没发汗,才吃   二碗,依此类

推。如果内科病,就早晚各一碗。然后   三碗隔天早上喝。 这是桂枝汤里面加两味药,麻黄和杏仁,桂枝比

芍药多。桂枝三,芍药二。因为要加强心

脏动 脉逆喷出的力量,因为要发汗,麻黄和芍药的量是一样的。如果处方开给胖子桂枝用三钱,

芍药两钱,麻黄两钱,麻黄和芍药的量相等,杏仁四五钱都无妨。

桂枝和芍药是一组,麻黄和杏仁是一组,麻黄入肺,在【本草】上写麻黄可以宣肺,麻黄一

下去,肺的气管全部打开,肺是诸阳之会,所以心脏的力量会加强,因此麻黄有兴奋剂的作用。

为什么加杏仁,麻黄宣肺,因为肺主皮毛,所以麻黄下去直到毛孔,毛孔打开的动能是靠肺。如

随证果光治用之麻黄没有杏仁,肺会干掉,太热,所以加杏仁把不足的津液补足。桂枝汤是解肌的,入脾

脏的,入肠胃的,所以加生姜大枣来补津液,作为后援部队,所以皮肤没事会痒的人,可用桂枝

麻黄各半汤,会微微的发汗。如果反着开,麻黄重,桂枝少,汗会大量出去。有没有汗,在治病的时候很重要

,例如治疗肾脏病,我们由五行知道,必须先治心火、再治

肺金,肾脏的功能就会渐渐恢复,汗为心之液,由能否正常流汗,可以判断心脏的功能好了没

有,所以肾脏出问题的人,因为影响到心脏,所以再怎么走路、天气热的时候,也不会流汗。

二七:「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如果太阳病,开桂枝汤吃,没好,结果病人反成烦躁,先刺「风池」、「风府」,再给桂枝汤

就好了。为什么会烦躁?因为病人本身就是虚的,虚在心脏,吃了桂枝汤之后,桂枝是发表的,

结果发表的力量不够,就停在这地方,头是诸阳之会,所有的阳都会在头部,身上所有的阳气、

动能出来的时候、一定先给头部,到头部之后,才会灌到四肢上去,到头部的力量不够,就停在

胸口,扎「风池」、「风府」,就是通关活络,让它能通上去、让桂枝汤能发表。

汤剂内服,每见有烦、或闷、或眩、或惊惕、寒战等现象,有两种情形:一、为药不对症

而引起之变病。二、为服药而起之「瞑眩」现象。所谓药石不「瞑眩」,厥疾不瘳,此种「瞑

眩」症状,为正邪相争之现象,药证相合。所以如果处方开得好,药吃下去,头不「瞑眩」,病

不会好的,感冒,吃完药,胃气大多在白天恢复,如果是阴证,病人「瞑眩」的时候,大多在晚上

半夜的时候,半夜胃气恢复,「瞑眩」就像针灸引起的「晕针」,这种状况出现时,表示一次就

好了。

二八:服桂枝汤,不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服了桂枝汤之后,没有流汗,脉反而洪大的,这就是桂枝汤的力量不够,病人心脏的力量

不够,要发发不出来,力量发不到肌表,还在胸腔里面,脉管变大,血一直往外冲,遇到这种病

人再给他桂枝汤吃,如果出现如疟,就是忽冷忽热的现象,就是风寒都有了,桂枝汤证是不会

有忽冷忽热的现象,桂枝汤的症状是有汗、恶风、头痛、日再发者,一天发一次的,汗出必解, 这时用桂枝

二麻黄一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如何区分:

观其脉如证果病人发热发冷的时候差下多,发热一个小时完就开始发冷一个小时,就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如果病人发热的时候比较多,发冷的时候比较少,代表病人的元阳很足(免疫系统足),这时桂枝加重,麻黄减少,所以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三,芍药二,麻黄一。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

杏仁二十六个去皮尖及双仁         甘草一两二铢         大枣五枚劈

随证右七治味之。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再服  。

二九: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服桂枝汤以后,病人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就是由

太阳证进入阳明了,病人原是桂枝汤证,喝   一碗时,就好了,结果把剩余的药都喝了,可能炙

甘草、生姜、大枣剂量不够,造成津液丧失了,也就是服用桂枝汤过量,产生之后遗症;也可

能是病人太晚喝桂枝汤来发汗,结果病邪进入阳明而化热,或是病人来找你的时候,已经快要

进入阳明了,所以喝完桂枝汤,就转成白虎汤证。桂枝汤利用肠胃的津液来发汗,因为里面已

经用炙甘草、生姜、大枣来补肠胃中的津液,因此不会使体内津液耗损而产生白虎汤证;但

是如果是服用麻黄汤过量,或麻黄汤中的杏仁不够,使得肺中津液不足,就比较容易转化成白

虎汤证。阳明证分「经热」和「腑热」,经是血脉神经,腑是肠胃消化系统,如果力量过强于是发

汗发太多,造成血管里面的水不足了,便产生经热,就是「白虎汤证」,如果发汗的时候,把肠

胃里面的津液都发掉了,造成大便干掉了,就是腑热,也就是「承气汤证」。白虎汤的「白虎」就是「石膏

」,石膏是清凉润肺,阳明经热的时候,用来退热的,病人病

进入阳明后,病人显现的阳明症状一定是「但热不寒」,持续的发烧,不会有冷的现象,不管是

经热或是腑热,尤其是在黄昏的时候,下午三点到五点,病人开始发壮热,看舌苔黄黄黑黑的,

整个嘴巴干的、如果没有大便,就开承气汤,如果大便很好,就知道腑里面没有热,热在血里面,

就用白虎汤,所以血里面的水不够的时候,用白虎汤去滋润。由于人身体的体热在血里面,所

以手术失血的时候或大量失血的人,会发冷栗,一般状况,如果发烧、嘴唇干裂,白虎汤就好了,

烧就退了。

大汗、大烦渴、脉洪大,方书称为「阳明经病」;谓「阳明」主里,「阳明病」即主病在

里,且主实热。故以「白虎汤」清高热为主治,加「人参」防心脏之衰弱,补助津液之消耗。

「阳明病」有「经证」,有「腑证」。经证者,热在神经血液二系,肠胃未结实。经证以「白虎汤」为主方,本条是也。腑证者,病在肠已结实,则以「承气」为主剂。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里     甘草三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二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知母在在【本草】上写是除烦止渴生津,因为白虎汤证的病人,嘴巴很渴,血里面的水不

足的时候,喝水都没用的,这时候用知母来除烦,胸腔里面没有水气的时候,肺就像云,一旦云

没了 ,太逆阳直射,当然烦,这时肺整个干的,口会很渴,想喝冰水,喝下去的水一下就干了,根本来不及,白虎汤吃下去的时候,有个特殊的现象,烧一退的时候,病人也是流汗,这汗是把病人

的病毒排出来的。石膏是非常辛寒的药,寒凉的药一吃下去,马上进入血脉,把血的温度下降下来,当病人

随证怕热治、之壮热、高热的时候,用到白虎汤时,石膏就是至少一两以上。【本草】石膏微辛而寒, 于清

热中,具有散热之性,为退热之专品,惟宜生用。

炙甘草主要是健脾健胃,当脾阳不足的时候,就是脾脏的蠕动太慢,压迫到胃,胃口就没了,炙甘草能让脾阳恢复的很快。甘草清热消炎滋液。

粳米就是平常用的糯米,最主要是为了取它的黏液,肺上面有很多肺泡,在壮热的时候,

整个干掉了,取粳米的黏液来保护它,让它清凉下来,肺的津液靠粳米补足,肠胃的津液靠红

枣、人参。粳米、甘草滋润各组织之黏膜。知母、石膏、甘草、粳米,四味合用成为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之专剂。

张仲景在用人参时,都是肠胃不好的时候,所以人参是最好恢复肠胃功能的药,人参很贵,

可用党参、花旗参取代,现在的高丽参不纯,是浇硫磺长大的,张仲景用的是野参,【本草】写

人参是甘苦微寒,味道一点甘一点苦一点寒,人参是比较凉的药,所以白虎人参汤是生津止渴

的专剂。有一种糖尿病,渴饮千杯不能止渴就是白虎人参汤证。所以上消糖尿病用白虎人参

汤,所以大汗、大烦渴、脉洪大,方书称为「阳明经病」;谓「阳明」主里,「阳明病」即主病

在里,且主实热。故以「白虎汤」清高热为主治,加「人参」防心脏之衰弱,补助津液之消耗,

当小肠火足够,将大肠里的水气化上去到肺,才能够生津止渴,否则光是喝很多水不够的,这

就是人参与粳米的作用。病人发高烧的时候,但热不寒,大便正常,我们用白虎汤退烧,不用人

参。

石膏胖子五到六钱,重用的时候用到一两以上,石膏若用五钱,知母用三钱。粳米一汤匙,

也就是两三钱就可以,因为有粳米,所以白虎汤容易酸坏,所以一次开的份量,三碗熬一碗,每

次喝每次熬,人参一二钱即可,党参可用到五六钱。北派有个说法:「麻不过三,桂不过五」,那是以前的药,以前的药很纯,现在的药都不纯

了,所以有的时候麻黄会开到五六钱。麻黄是青龙,石膏是白虎,附子是玄武,大枣是朱雀,容后详述。

三十:「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烦躁,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

平常感冒不会有烦躁的现象,烦躁是因为肺里面太热,肺藏魄,魄主静,所以肺阳很正常

的时候人很静,过热的时候,魄就失守了,病人才会有烦躁的现象。一般肺很燥热的时候,给的

处方就是石膏,石膏色白专门去肺热,肺热去掉以后,胸阳才能回头。而且这种烦躁的现象,

都发生在半夜的时候,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表示病人有表证,脉微弱者,此无阳也,就是告诉

你,小心点,张仲景在开处方,给病人发汗剂的时候,一定先检查病人有没有条件发汗,本来已

经虚掉了,一发汗就更凶,如果病人有烦躁,脉微弱,就代表里面虚掉了,也就是津液不足了,

观其就是脉因证为津液不足,所以病人才会肺过热。肠胃的津液,土生金,津液就像云雾一样排到肺上

面,当津液少了,摸到的脉就会变的微弱。阳的作用在于固守阴,阳气要固而密,阴才会停在里

面,如果阳不足,又发汗,阳会丧失更多,会汗出过度。人的胃气不动,正常的脉一息四至,代表胃气很足,如果脉一息二三至,脉很弱,代表胃的

功能 没逆有了。代表肠里面的津液没了,上面的肺像太阳一样很热,很燥热,这就是无阳,不可以

发汗,在给病人发汗的时候,先看看舌头,很干燥的就不可以发汗,舌头的津液就是从肺上面

来的,此条辨就是病人里虚的状况,津液不够,又有表证的时候,就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是

「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变方。杏仁换石膏,「桂枝二越婢一汤」是麻黄和石膏在并用,石膏能

清肺热,让上焦虚热降下来,所以不会发汗。临床上看,会用到「桂枝二越婢一汤」的,还有一

随证种情治形之,忧能伤肺,心胸很狭窄,怕死,烦躁,嘴巴干的,查又查不出病来,因为心里有病,所以,一种是心里胡思乱想的人。

「桂枝二越婢一汤」前面是桂枝汤,麻黄少用些,桂枝用三,麻黄就不超过二。石膏可多

用些,能去肺热,这里的烦躁最主要是脾土不生金,所以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可以

解肌健脾阳,因为他的脾湿不够,所以病人如果津液不足,病人有表证,就可考虑「桂枝二越婢

一汤」。病人情绪烦躁,半夜不能睡觉,胡思乱想,就是标准的「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十八铢去皮     芍药十八铢

甘草十八铢     生姜一两二铢         大枣四枚劈

麻黄十八铢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囊 右七味,?咀,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二升,

去滓,温服一

升。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四八)

    麻黄是青龙,附子是玄武,朱雀是红枣,石膏就是白虎. 会用麻黄的人,常会用麻黄来止汗,有的又会用到麻黄来发汗,桂枝芍药知母汤里的麻黄用量不大,对于有汗的病人反而会敛汗. 我们的肺气要下降,肺主肃降,所以 ...

  • 《伤寒论》太阳病上篇学习摘要

    辩太阳病脉症并治法 上篇 伤寒论的第一篇,太阳篇占整个伤寒论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五运六气,十二个时辰分六个气,病情恶化会传经,往内传,则是由太阳进入阳明或少阳:若进入阳明则不再传,停在阳明:若是进入少阳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十)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柔痉栝蒌桂枝汤

    [原文]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 栝蒌桂枝汤主之. 栝篓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生姜三两.桂枝三两.大枣十二枚.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十六)

    石膏称为白虎因为他是白色的,麻黄称为青龙,因为他是青色的,很多人认为麻黄是发汗用的,实际上,在少阴证上也会用到麻黄,桂枝麻黄这两位药从太阳一直用到厥阴,所以,麻黄不一定是只有发汗,关键是看你用在什么地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一)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刚痉葛根汤

    [原文]太阳病,无汗,小便反少,气上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芍药各二两.麻黄三两,去节.生姜三两.桂枝.大枣十二枚.甘草炙.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三升去 ...

  • 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四)

    我们在治疗痛风或者是一般性的风湿的时候,手上游走的风湿,经方里有一个很有名的甘草附子汤,桂枝20克,白术12克,炮附子12克,炙甘草12克,如果病人会抽筋,炙甘草可以用到20克或者是25克都没问题,抽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281-397)

    二八一:若已吐.下.发汗.温针,「柴胡汤证」罢者,此为观其坏脉病证: ,以法救之. 本来是柴胡汤证,结果被吐.下.发汗.温针,就没有柴胡汤证了此为坏病: , 此为庸医误诊,造成病情传变,看他到什么阶段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261-280)

    二六一: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阴则绝. 芤脉代表脉是中空的.中空的脉又代表失血,所以病人开完刀或大量失血的时候,摸他的 脉,脉会变的很大,然后按下去中间是空的就是芤脉.脉浮为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241-260)

    二四一:「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这人本来津液就不够了,渴就代表津液不够了,猪苓汤是利水的,水再利掉会燥热.发烧, 因为汗多胃中燥,所以汗的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201-220)

    二〇一:「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就是太阳证,呕不能食,是少阳证,如果只有这样子就是「太阳」「少阳」 兼证,现在反而流汗出来很多,病人又感觉发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181-200)

    一八一: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随证气治上之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寸关尺所代表的脏腑(四圣:原文无,为了索引方便增加的.)寸上寸--喉咙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161-180)

    一六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感冒六七曰以后,病人发热微恶寒,代表还有表证,支节烦疼,关节疼痛,心下支结,胃里面 梗到的感觉,吃不下东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151-160)

    一五一:「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重发汗.而复下之,就是用很强烈的发表药,津就伤到了,然后又攻下,好狠: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141-150)

    一四一:「太阳病」,以饮水多,小便利者,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太阳病本来表热很盛,病人会想喝水,但是太阳病是表热不是胃热,喝水太多没办法消化 掉,一部份小便排掉了,一部份水会停在胃上面,所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131-140)

    一三一: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对皮肤表面上的脓头,可以用火罐拔掉,有的脓头在肌肉很深的地方,在过去的脓疡科, 把针烧红了 ...

  • 倪海厦伤寒论讲义(121-130)

    一二一:「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只有阳明证才会有发谵语的,谵语代表阳明证,阳明就是胃,太阴篇   一个主证就是腹满, 所以腹满代表太阴证,太阴就是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