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七)
政治队长(七)
种黄豆和种玉米一样,种谷子和种高粱一样。其它粘高粱、糜子、绿豆、小豆、土豆、地瓜、花生、罗卜、白菜等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就不在这里一一细说了。
很快就到夏锄季节,大田开始铲地了。
头遍地最不好铲的是蹬高粱苗.高粱由于是用点葫芦点的种,所以,沿垄台上不规则地长出密密麻麻的高粱苗。蹬高粱苗就是用锄头的一个尖,把要留下的高粱苗,按半尺间距一棵留好;其余的高粱苗全部锄掉。
假如恰好留高粱苗处只有一棵苗还好办,如果留苗处有一大撮高粱苗的话,就很难清理剩下一棵苗了,这就需要熟练的技术了!
一般的做法是,先用锄尖慢慢地把苗后面的多余苗向后锄掉,再用锄尖清掉苗两侧的杂苗;最关键的是最后清理苗前多余的杂苗;就是前面讲的“蹬”苗。
先用锄尖把要留的苗放在锄尖的后面,把要清除的苗轻轻地分开放到锄尖前面,然后,把锄尖沿着分开的地方慢慢地压到土里去,这时把锄尖向前使劲的一推,就是关键的向前一蹬;垄台上就只剩下要留的那一棵苗。
蹬高粱苗说起来感觉时间很长,其实连续操作起来,动作也就一两秒钟。你要十分钟才蹬一棵苗,一亩地你就得蹬到明年去了。
三遍地一铲完,生产队就开始挂锄,这也就是农村的农闲时节。一般劳力就可以请假,干一干自己的家务活。你要上工也可以,生产队零活有的是,你只要一早晨上工前来到队部,你就能分配到工作,挣到一天的工分;这段时间大约一个多月左右。
每年一到挂锄时节,村里最大的工程就是盖房子和苫房子。
常我们叶家村里几乎就没有盖房子的。因为村里社员家的房子,全都是泥坯墙和草房顶;所以,每年队里总要有一两户社员苫房。苫房就是防止屋顶漏雨,把房上的旧稻草换成新稻草。
但是今年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叶家村三队一下就有三户盖新房的社员。
村里的社员住的房子,成东西走向排列,一共有三排房子。最南边的一排房子的西头,有一块小队的菜地。东西大约60多米长,南北40多米宽,这是小队一年种植蔬菜的一块宝地。黑黝黝的土地,不用上粪就会长出绿油油的蔬菜。
今年,队里的这块菜地却不能再种地了。原因是大队部已经把这块地批给了个人做了房基地。一共批给了三家:
1、叶家村大队长李万山。
2、叶家村小学校老师李青山。
3、叶家村大队部公安委员、叶家村第三生产队政治队长刘士忱。
大队长李万山和李青山的房子,好像没费什么事就盖好了。
而刘士忱的房子盖得就慢了一些。原因是没有房梁、没有檩子、没有椽子也没有做门窗的木头。只有人工做好的土坯。
大家不禁要问了,没有木头就买木头呀!你说对了,但是刘士忱钱也没有。那什么都没有还盖什么房子呀!问题就出在这里,虽然什么都没有,可房子最后却全部盖好了!
木头哪里来呢?没有钱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偷”,只要有办法偷到木头,盖房子的问题不就全部解决了吗!
于是,叶家村大队公安委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找来了叶家三队的六条壮汉。其中就有我们队和我一起起牛圈王地主的儿子,名字叫王亚轩,还有在八棵树北大沟粮库扛袋子的刘玉彩等人。
刘士忱和这六个棒劳力,又找了一卦马车,利用晚上时间,去西丰县昊岗的山林偷伐落叶松。晚饭是每人一斤炉果(一种点心)一瓶水果罐头。砍下来的树木,连夜在现场砍去树枝、刮掉树皮后,全部抬上马车,当夜便拉回叶家村刘士忱的房场,用玉米杆盖好藏起来备用。。(未完待续)
清风细雨(赵雨祥)
2012年9月14日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1、叶家村三队知青蒋英臣,沈阳铁路中学初中一年级,回城后定居在沈阳!照片是下乡后1969年在沈阳拍摄。
2、这张照片是我在1968年10月份下乡插队前在沈阳照相馆拍摄的,外面灰色的小翻领上衣和里面的白衬衫都是妈妈缝制的!当年我19周岁!那时我的胡子还一次也没刮过!下乡插队后开始刮胡子,结果就是每天早晨洗脸时刮胡子就成了必修之课!直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