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害怕太阳晒吗?他们想防晒怎么办?
身为现代人,我们早已深知紫外线带来的危害,并能熟练运用各种防晒方式。
而缺少对紫外线认知、又没有现代防晒用具的古代人是怎样防晒的呢?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古代防晒的话,我们现在就带你研究!
古代遮阳帽
最便捷高效的防晒方式,当然还得是携带移动遮蔽物。现代的遮阳伞、遮阳帽都是这个路数。
古人也是戴遮阳帽的,遮阳帽有席帽、帷帽、油帽等,种类繁多。
晋人崔豹在《古今注》中提到了“席帽”,席帽因“藤席为之,骨鞔以缯”而得名。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来源/辽宁省博物馆藏品截图
帷帽则是装了薄纱的防晒帽,防晒效果升级的同时又可防尘。
唐宋时期,帷帽尤为流行。
唐朝的泥俑与宋朝的画中均能看见帷帽的形象。
唐代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泥俑。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品截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来源/故宫博物院藏品截图
《续通典》盘点明朝各帽时直接提到了“遮阳帽”一词,并补充“明初士人贡举入监者许戴之”。
遮阳帽,明初士人贡举入监者许戴之。
——《钦定续通典·卷五十六·礼十二》
《坚瓠集》中也介绍了“遮阳帽”,说明朝的国子监高材生入学满日后“许戴遮阳大帽”,而明朝的遮阳帽其实就是唐朝的席帽。
明制。士子入胄监满日。许戴遮阳大帽。即古笠。又唐时所谓席帽也。
——《坚瓠集》
那么,明朝的遮阳帽为何与士子们渊源颇深?
这就要提到太祖朱元璋了。
有一次,朱元璋见诸生立于烈日中,怕他们中暑出事,便赐遮阳帽。此后,遮阳大帽(亦称圆帽)便成为明代举人、贡士、监生的正式首服。
这样说来,遮阳帽亦是明朝学子们的学士帽。
唐寅在后人画像中就戴着明制学士帽。
作为曾经乡试第一的学霸,唐解元戴此帽确实合适。
清代顾沅辑《吴郡名贤图传赞·唐解元像》。来源/网络
此外,据《明史》记载,不同的遮阳帽会装饰不同数量的天鹅羽毛,用以表示身份等级。
尊贵的遮阳帽给三根羽毛,次一点的只有两根。
古代遮阳伞
提到古代遮阳伞,那必然不能忘了遮阳伞的战斗机、真正的帝王级防晒伞——华盖。
华盖,大部分情况下指帝王车驾的伞形顶盖,是一把巨大的绸伞。
身为皇帝用的遮阳伞,自然是高贵奢华,与凡伞不同。
《汉书》曾载过一顶“高八丈一尺,金瑵羽葆”的华盖,其拥有者是王莽。
《出警图》则用图像的形式描绘了明神宗所用的华盖。
明《出警图》(局部)。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截图
当然,对于帝王而言,华盖作为防晒用具的功能是顺便的,作为皇权的象征才是最重要的。
更实用些的则有官员出行时的遮阳扇、伞等仪仗;一些店铺门口放置的遮阳棚;宁采臣等众书生背的多功能带防晒伞书箱……
这些才是古代最普遍的防晒伞。
清郎世宁等 《万树园赐宴图》(局部)。来源/故宫博物院藏品截图
古代“遮阳伞”。来源/电影《倩女幽魂》截图
古代防晒衣
我国古代制衣常用丝帛作料,纱、罗等均属丝帛一类。
纱和罗都是表面有细密孔隙的面料,透气舒适,适合在春夏穿着。
明代《酌中志》载,三月穿罗衣,四月穿纱衣。
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四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
——《酌中志》
而纱因为质量小、轻薄,尤其适合制成夏衣。
鼎鼎大名的素纱襌衣便是由纱做成,质量只有49g,十分轻薄。
西汉素纱襌衣。来源/湖南省博物馆藏品截图
纱衣外穿,轻巧又防晒,这不就是现代防晒衣的思路吗?
美貌与实用并存,怪不得纱衣能够成为古代名媛的夏日必备单品!
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来源/辽宁省博物馆藏品截图
当然,纱衣是比较昂贵的,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穿得起。
而葛衣,同样轻薄却便宜许多,是纱衣的完美平替。
早在先秦时代,许多人就会穿葛衣过夏。
先秦大名人墨子就曾多次给葛衣带货,他认为,夏日穿葛衣,清爽又凉快。
夏则絺绤之中,足以轻而凊。
——《墨子·辞过》
古代防晒粉
古代化妆的第一步便是敷粉,而且敷的量不少。
敷大量的粉除了能提亮肤色,也能够通过物理遮盖起到一定防晒作用。所以,从功能上说,古代的美容粉更像是美白防晒二合一的BB霜。
熟悉宫斗剧的读者都知道,古代高档脂粉的主要成分是铅粉。铅粉既能让皮肤细腻光滑,又有防晒美白的功能。如此多效合一的防晒霜,风靡各朝也是意料之中。
但是铅粉有致命问题,它有毒,而且长期使用会伤皮肤。
宋影青粉盒,苏州斜塘琼姬墩南宋景定三年墓出土,
宋影青粉盒,苏州斜塘琼姬墩南宋景定三年墓出土,吴文化博物馆藏。来源:动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