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骂人的话可以流行多久?齐威王:我不是随口说说
有没有想过今天挂在嘴上的经典脏话是从哪来?先人们除了仁义道德,难道就没有急眼了起来,出口成“脏”的时候?
NO!世有孔子,孟子,谁还不是个会爆粗口的凡夫俗子!( ・᷅ὢ・᷄ )
△清·佚名《仿苏汉臣婴戏》单页
凡人都食人间烟火,难免会“烟火”过旺吹胡瞪眼,文人骂最难听的话,武人打最狠的架。众所周知,“nmb”这句话是国人口中最流行也最难听的一句脏话,那么这句话打哪来?从谁口中来?这事儿还得从周天子驾崩那天说起……
话说,那年周天子病死,本天下同哀。按照《礼记》的规范,诸侯国应行“以其居他国,闻丧奔归之礼。”到都城参加天子升遐哀礼。奈何周王室如夕阳残照,君权日渐式微,国力强盛的齐国姗姗来迟。
齐威王失礼的行为引起了周显王的强烈不满,当着周烈王未寒的尸骨对着齐国使臣田婴破口大骂:“寡人手握四十米大刀,允许你先跑三十九米!”齐威王怒不可遏,当众大骂:“nmb!”
周显王本是周烈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在宗室尊卑等级严格要求下,周显王生母妾室身份导致他生来就是庶子的事实。从此周王室可以说是颜面扫地,至今仍被传为笑柄。
《战国策》:“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斫之!’威王勃然怒曰:‘叱嗟,尔母婢也!’卒为天下笑。”
注:古代有贱妾与贵妾两种,其中贱妾与奴婢无异。
△清·《花鸟册》册页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从未停止,随着时间的流逝,人身攻击依然存在。你绝对想不到“坟头的草有两米高”这句话其实是由来已久。
话说,那是公元前的一场雪,秦国大夫杞子悄悄派遣使臣回秦奏报:“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意思是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国门的钥匙,咱们里应外合,胖揍他个措手不及!秦穆公将信将疑,拿不定主意只好向蹇叔请教,咱打还是不打?
蹇叔作为一个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政治家,怎么能看不出是赤裸裸的圈套在等着秦国上钩,劝谏道:“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奈何秦穆公不但不听劝,穆公使臣还对着蹇叔大骂:“早死早超生,你坟头的树有两米粗!”
最终蹇叔只好哭着送儿子白乙丙和西乞术上了战场。
《左传》:“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清·《虚谷紫藤金鱼图》轴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有名的接地气,挥毫骂人那也是不在话下,不说坊间流传他与僧人佛印的互怼传闻,就讲讲他一首诗如何骂遍朝堂小人。
话说,北宋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和司马光守法闹得是不可开交,而苏轼也算是深受其累。北宋年间十二月二十八日,又是一个雪花飘落的冬天,被何正臣弹劾入狱后,苏轼在这个冬天出狱,继而被贬谪为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所谓“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被贬谪的苏轼没有改变自己的原则,更是在上任黄州团练副使时写诗大骂京中宵小媚上为“斗鸡走狗之徒”。
《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
宋·苏轼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
堪笑睢阳老从事,为予投檄到江西。
注:斗鸡典故出自贾昌以善斗鸡而得唐玄宗之宠,被封为“五百小儿长”,当时盛传一句谣谚: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
△清·《籐花乳鸡》轴
现代人的脑洞大开,一些说奇怪又合理的骂人的话层出不穷,广为流传的就是“尔父正植枇杷树”。本来是一个浪漫又悲伤的故事,生生被传播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脏话”。
如果归有光泉下有知,恐怕棺材板是盖不住了。
《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明·《枇杷珍禽》轴
当今社会的进步今非昔比,语言的艺术也在新的环境里有了别样的发展。有意思的网络用语,有意思的网络梗几乎年年推陈出新,丰富着网络。传统文化梗娱乐的同时不妨也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图片来源:
·故宫博物院
·中国艺术品收藏
#历史冷知识##历史趣聊##国学##传统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