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鉴定:鉴定古瓷教你古瓷胎釉干湿鉴别!

鉴定古瓷教你古瓷胎釉干湿鉴别!

现在的收藏者,其实很多还是比较愿意收藏瓷器,特别是对于古瓷和和高古瓷都是非常喜欢的,一个是因为瓷器保存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而导致破损,存世比较少,另一方面来说古瓷可以作为摆件来装饰房间,装饰投资一举两得。

古瓷虽好但是收藏过程中想遇到一件好的藏品也是非常困难的,古瓷又分为很多不同的品类有官窑有民窑,有摆件有实用器很多,官窑就是古代专门提供给官府皇宫使用的,所以存世量更是少的很,但是收藏价值非常的高,瓷器的收藏官窑价值远高于民窑,而摆件又远高于实用器,这些器物正是因为收藏价值很高,所以市面上就会出现很多的假货,藏友一不小心就会着道打眼,所以一定要注意。

鉴定古瓷时藏友最多的是去看器型和底足,因为每个时期的器型和底足都是有很大差异的,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特点,所以从器型和底足的特点就能看出一件藏品所属的时代,也就是行内所说的断代,大概断代之后还不算完,还要看新老,就像前几天粉丝提问所说的鉴定时看胎足干老,小编个人的理解实际上是胎和足干的藏品为老。
什么叫做瓷器的干老?
古瓷器胎足末上釉部分显得干老,实际上说的是古瓷发展中早期胎体的粗砺干涩。由于当时釆用的瓷土并非景德镇优质的高岭土,瓷土中杂质较多,尤其是含铁造成胎体烧结后发暗红色。所谓金丝铁线与铜口铁足都与此息息相关。而现在的仿品反而无法寻找古时的瓷土,大部分中低仿靠上色来遮掩,并不难于分辨。其实古瓷鉴定并不一定局限于气泡.开片.或出土使用痕迹,审视古瓷是一件综合的美学欣赏。古人制作瓷器不是大机器生产,即使是同类型器皿也有细微的差距,存在着手工制作的痕迹。他们不存在赶工,每一件都用心来完成,我们今天看古瓷就会发现,每一件都有神魂,有天人合一的境界。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自然.协调.多一分肥,少一分瘦,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出乎其类拔乎其粹。而单单凭一两项标准断老,往往会误人误已走到邪路上去。真正大家看古瓷是与古人神会,在精神层面互通交流而产生的明悟。
有古瓷有着独立表现形态的结晶体,就是化学成份在漫长的结构调整过程中按照“物以类聚”的自然法则进行有序排列的结果。这种瓷器本质变化自然表现出来的胎釉老化特征,与人为的伪造结晶有着明显的差别。
伪造的结晶形态单一,几乎都是如同霜状的银白色结晶,而且几乎都在釉体的浅表层或者在开片纹处,有些在釉面微有磨损处形成灰白色条块状,类似于自然土碱,但都有明显的人为痕迹。伪造的老化状态有一个规律:釉面受损失去光泽,人工痕迹明显;自然老化的釉面光泽莹润,毫无人工痕迹。

瓷器胎釉干老的鉴定方法

古玩界的朋友常在“玩”中鉴别瓷器,古瓷和其它老东西一样,经过漫长的岁月,受到周围环境和物质的影响,特别是它的表面层,或多或少起了各种各样的变化,留下了自然造化的痕迹。古瓷表面受其他物质影响,起变化了,一时看不到本来面貌。这种不开门只是真相被暂时掩盖了。“古玩”中的“玩”字可大有文章。比如一件青花瓷,起初是不“开门”的,玩着玩着就“开门”了。道理其实很简单,在不断的擦洗,浸泡过程中,渐渐揭去了旧气的包裹,釉面的老化质变现象—油润的釉层就可以清楚展现了,而且,青花料的层次感非常明显。当然,这是指这件东西本身确实是一件古瓷。如果是一件仿古的新的瓷器,那你不管怎么玩,也是玩不出来的.
1、轻重感
瓷器的轻重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因而需要大量的上手实践和感知揣摩,才能形成既贴近客观真实又有个性差异的“轻重感”。瓷化度的高低、胎体或釉层的薄厚、器皿的大小等任何细微的差别,都足以导致瓷器轻重的变化。
我们只有通过尽可能多的上手实战,并不断自我感知、体悟、对比、修正,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用来区分新旧好坏真假仿赝的轻重感。而一旦形成自己的轻重感的系统和体系,对于不明瓷器的断代以及区分窑口、品质、品位和新旧、真假、仿赝等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提示】手感尽管很重要,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不可替代性,但由于其具有必然的模糊性、差异性和含混性,不可量化、复制和对照,因而也往往作为观感目鉴的必要补充性的辅助手段来使用,很难独当一面、一锤定音。
2、干湿感
有一种说法:“古瓷会出汗。”瓷器的年代不同,衣服也不同。因此,在相同的温度和湿度下,握在手中,干燥和潮湿的感觉会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来说,瓷器的年龄只有200岁以上的人,但800岁以上的瓷器却也少有出汗的湿润的手感。
瓷器不到200年,其手感干而涩、干而滞、干而燥,反复揉搓瓷器表面或者呵气摩挲釉面会发出干涩、钝滞、刺耳的摩擦声;超过800年的瓷器虽然相对干燥,但却具有滋润,滑溜和凉爽的感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干燥和刺耳的摩擦声。
所谓涩,停滞,干燥和湿润,湿滑,每一个字都是一个世界,每一句话都是经验,汗水甚至眼泪的结晶!要品尝真正的意义,深刻的意义和独创性,必须重复数千次,试图弄清楚,总结,简洁和净化。
其次,瓷器的敷料,即珐琅质,也决定了瓷器是出汗还是出汗。总体趋势是,透明釉料比乳浊釉更容易出汗,玻化度高的比玻化度低的易出汗。
【提示】在瓷器断代时,干或湿的手感只是辅助的手段。所谓“古瓷会出汗”和干湿的手感,都是一种手上的感受而已,并不是真的有可见的汗液或汗滴出现;另外,瓷器干湿的手感与你是否汗手无关。
3、软硬感
软硬感是一种极其微妙、精细的手感,只对个别瓷器品种如越窑、定窑、耀州窑等具有一定的区分和标识意义。
瓷器手头的软硬感是一种综合了视觉的线性刚柔感、触觉的锐性利钝感的复合性感觉,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质地刚性的软硬感。越窑瓷器无论是釉色、廓线还是纹饰相 较于其他任何瓷器品种都有一种冷硬、生硬、挺硬感,定窑的阴线刻画与耀州窑的阴地刻花工艺,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刚硬的特性。
【提示】硬感是一种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和表述的犀利感、尖锐感、鲜明感、独特感的复合体,复杂、混杂而微妙,惟有反复上手、揣摩、分析、比对方可略见端倪。
4、生熟感
生熟感是手感与听觉紧密结合的产物。
瓷器也像瓜果一样,由于烧成温度不同而有生熟之分。烧成温度低,在1150度以下,则其声若瓦,为生;烧成温度稍高,在1200度左右,则其声类硬木,为半生;烧成温度再高,在1260度左右,则其声如石,略有回声,为半熟;烧成温度若在1320以上,则其声像金,回声悠长,余韵悠然,为熟。
与瓜果的生熟状况正好相反,瓷器越生其手感就越轻,也越易破碎,反之瓷器越熟则其手感就越重。熟悉了瓷器的生熟感,
也就基本把握了宋代五大名窑的烧成温度的主要特征,当生者熟或当熟者生自然都不对了。
【提示】所谓瓷器的生、半生、半熟与熟,既不是瓷器品质好坏的分水岭,也不是瓷器成败的试金石,而是不同瓷器品种、不同釉层釉质的客观特殊需求,是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智慧和能力的最高展示。
5、粗细感
瓷器的品种窑口不同、历史年代不同、保存环境不同、脱玻程度不同,都会导致瓷器釉面粗细感方面的巨大差异和不同。
古代民窑的瓷器,往往简易、粗糙、率意,其粗细感最为粗糙;古代官窑瓷器,尽管技艺水平和用工选料方面为历代之最,但终究逃脱不掉历史自然衰变的法则,所以其手感并不如近现代的新瓷那样精细,反而略显粗糙。
【提示】古代官窑瓷器却往往寓巧于拙、驭精于粗、御美于陋,简约而不简单,朴素而不普通,平凡而不平常,这是值得把握的。
6、凹凸感
凹凸感对甄别、鉴定元代和明代中期以前的青花、釉里红的真伪意义重大。
明中期以前的青花瓷器用的都是低锰高铁的苏麻离青进口青花料,所以在青花着料略重之处,往往呈现明显向下凹陷和釉面有锡银光泽结晶这两大突出特征。
釉里红的情形与青花恰好相反,由于以铜为着色剂的釉里红对温度极为敏感,也极易流淌从而形成凸起,所以真正的明中期以前的釉里红瓷器往往都呈现出明显向上凸起和红色深浅不一有发黑、烧飞和绿苔点等突出特点,极易辨认且很难仿造。
另外,宋官钧窰所独有的蚯蚓走泥纹也有凸起、凹陷和平展的三种形态和手感。在民国以前,曾被作为判断钧釉的唯一标准。
【提示】瓷器凹凸感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很难仿制;而凹凸感所形成的特殊美感,则是别有味道。
旧器的胎脚因年代的风化,不同程度上会形成高低不平的凹凸小坑,整体呈现出一片自然、干燥、统一的色泽。新器的胎湿现刚出炉状,或因化学物的造假,变得太黑,太旧的状况,整体无法统一,呈现胎釉分开的“湿”感觉。
当然, 这些听起来似乎很专业,而实际上也很专业,不过,等大家真的不断地去判断、分析,对照图表加以区分,天长日久,自然就能成为行家里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