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利丨“我爱我”的力
“我爱我”的力
作者:徐全利
新时代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语”也多不胜数。我每每按“老观念”出牌,没有想到5月25日就是“我爱我”。待知道其寓意,是时过境迁之后,当天的“525”让它轻飘飘地飞逝了。
飞逝的是日子,“我爱我”的意义永存。知道它的寓意前夕,看到一篇文章:5月25日,在这样寓意十足的日子里推出了一组海报,向社会宣告着“我爱我”,认为“真正爱自己,才有余力爱别人”。
这让我想到一篇关于“新青年”的调查报告,提到对待新青年的关键,是不要以一种刻板目光捆绑他们,而是要了解这一代年轻人的个性。他们关心自己,尽情展露个性,同时也关心着这个世界。从时序上说,“525”在时间上虽然过去了,但我感到了“我爱我”的力。
“自力”为本。五、六十年代的我们,对“自力”深有体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就是这代人的标配。那时的国家,“不欠外绩,也不欠内绩”。可见,自力就是指尽自己的力量;自食其力;靠自身之力。5月28日上午,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自己对于科研工作的看法。“突破科技创新方面的瓶颈,我从不指望国外,要靠自己。”由“自力”而“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需依赖他人,能自持自守,自强不息,不为外力所动,由“自力”展示“实力”。
生话的摆钟由“自力”摆到现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虽然有人被世俗禁锢,但更多的是肆意洒脱。他们对于新兴职业的兴趣非常浓厚,更认可“以圈会友”,更愿意为兴趣付费,也越来越注重“表达自我”。“把兴趣玩成事业,我不玩虚的”,“敢赚敢花,我为自己的快乐买单”……这不是一句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他们眼里有光,胸中有火。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们能看到每个个体,也能看到一个群体。他们有着时代的深刻烙印,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表达自己:他们注重自己的内心,也更加自信。所以,在“525”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他们“爱自己”,我就是我,我属于我自己,不再瞻前顾后,以“自力”为本,凭“自力”而生存,而奋斗,而奉献。
“借力”为辅。当我们感到无能为力时,可以聪明的借用他人的力量,以帮助自己完成必要的工作。《韩非子·五蠹》:“故羣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於从衡之党,则有仇讎之忠,而借力於国也。”这种借力,不只是面向“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亲人”,有时候你的竞争对手也是很好的借力对象。如孔明巧借东风,孔明借箭,这样突破“我”的局限,世界才会更宽广。
“借力”是为了助我,它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都是“为我所用”,犹如输血,融入自我,扩大自我,强化自我。善于借力,就为理想插上翅膀。有了力量,就能展翅高飞,鹏程万里。
“助力”为翼。助力意为帮助、援助。《汉书·孔光传》:“其弟子多成就为博士大夫者,见师居大位,几得其助力。”就是孙中山,也得益于助力。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十:“聪明的孙中山看到了这一点,得了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助力,把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再看哪吒这个故事,他是一个超级个体英雄,代表的是一个千禧一代的时代到来,而且这个时代的一个自我意识的复苏、一个关注自我、实现自我的典范人物——哪吒,让爱心飞翔,很快就深入人心了。
人们常说“助一臂之力”,如果连自己也无力,那是无法助人的。能助人者一般有“余力”,他们一旦“出马”,大都能“四两拨千斤”。如果你有能力,并敢于把“四两”的力用出去,就如人们常说的“身大力不亏”。这样,先爱己再爱人,就是只有我们具有爱自己的能力,才有能力去爱他人。一个人倘若连自己都不爱,那么如何构造正确的思维认知去爱他人?
“我爱我”的力,就是“自力”、“借力”和“助力”的“综合力”。爱他人,是爱的外化。最终爱自己还是根本和首要的。尼娜·拉里什—海德尔在《爱自己》一本书中写道:“如果你要过一种清醒的生活或想变得幸福,你必须爱自己。”
文/徐全利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徐全利,男,1956年生,湖北作协会员,退休公务员,已出版杂文集系列“谭”。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