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馆藏宋代龙泉青瓷器,粉青釉,梅子青釉,还傻傻分不清?
转自 长物鉴玉藏 2021-05-29
龙泉青瓷,创烧于两晋时期,鼎盛于南宋,衰败于明,结束于清,是中国制瓷史上流传时间最长的窑系,历时长达1600年。龙泉窑烧制时间长,工艺精湛,以青翠肥润的釉色见长,在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是宋元时期是最重要的外销瓷之一。
早期龙泉窑受周边越窑欧窑的影响较大,器物带有周边窑系的风格,薄釉,釉色青中泛黄或黄绿色,黄色,优劣不一。到了南宋,由于北方窑工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青瓷制作工艺,使龙泉窑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受到汝瓷的影响,开始烧制出釉汁乳浊肥厚,发色青翠,使龙泉窑声名显赫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瓷。
粉青釉,色如天青,质如美玉,莹润温婉,被誉为“青瓷之花”。在馆藏的龙泉窑器物中,下面这件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之粉青釉莲瓣纹碗,可算是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器物的代表之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莲瓣纹碗可以说是南宋龙泉青瓷的经典造型之一。这件龙泉窑青釉莲瓣碗,圆直口,口部包镶金属,在宋代,碗口包金工艺在一些优质的瓷器中比较常见,各类窑口都有出现;筒腹圈足,外壁刻划莲瓣纹,刻花线条斜刀状,莲瓣纹以刻为主,花瓣自中央起脊出筋, 由中脊坡向两侧,立体感很强。烧成后,中间起脊薄釉处色泽清淡而斜刀刻线处釉色沉积浓重,花瓣层叠刻画和釉水的浓淡变化,形成丰富的立体层次感,花瓣瓣面丰满,瓣脊出筋挺拔,粉青釉色,晶莹光润,柔和静雅,恰如一朵盛开的青莲,给人沉静温婉的清雅之美。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器内一色粉青,光素如春水微澜,纯净清透,底足露胎,胎色灰白,见火石红,俗称朱砂底。火石红形成的原因据说是因为瓷胎含铁量高,一种原因是在烧制的时候,铁元素随水汽逸出,在露胎处形成火石红;还有一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瓷胚中的铁元素缓慢的逸出,在露胎处形成火石红,火石红的现象在龙泉窑,景德镇窑这类浅胎色瓷中比较常见,宋元明清瓷中都有出现,现在也可以直接烧制出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梅子青釉,碧绿如翡翠,温润如春水,洁净莹泽,四川金鱼村窖藏出土的梅子青釉荷叶形盖罐,就是其中典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梅子青釉荷叶形盖罐分两部分,荷叶形盖,盖边沿作荷叶卷曲状,线条流畅起伏,弧顶,中央有一蒂钮,方便拿捏。丰肩鼓腹,罐身敦厚饱满,足胫处略内收,圈足圆整,足端可见明显切削修整痕迹,胎骨厚重。除口部和圈足处露胎处呈火石红色,通体内外施梅子青釉,釉色青翠,浑厚滋润,釉面光洁平整,与浑圆精巧的器形完美交融,真正达到了远山晚翠,浅草如春的理想境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代表了龙泉青瓷釉色的最高水平。宋元时期龙泉青瓷产品远销海内外,当时欧洲人对釉色青如美玉的龙泉青瓷更是情有独钟,贵族以拥有龙泉青瓷为荣,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可见龙泉青瓷的身影,影响不可谓不深远。